通過這次天津行實際測試,我對這兩款導航應用也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相比于地圖類應用,導航類產品更適合車主用戶使用,在一些專業性功能上它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元素,這些元素可以為車主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
下面,我總結了一下在這次實際測試中,我對這兩款導航關鍵性功能的看法,可能這些看法比較主觀,但這都是這兩款應用給我的實際使用體驗。
路線規劃能力
高德導航:高德導航的路線規劃能力非常強大,它可以幫助用戶選擇多條適用路線,即使你走錯路了,它也會迅速進行重新路線規劃,可以保證車主用戶不會迷路,并且也沒有出現路線規劃誤差等情況。
百度導航:除了在出發時,指引我從化工路上京津高速外,在市區內百度導航的表現是很不錯的,線路的規劃速度與能力都讓我很滿意,作為一款后起之秀,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不過在路線規劃能力上它還是稍遜于高德導航。
界面UI體驗
高德導航:相信高德導航的老用戶都會對它的界面有著一絲不滿,至少小編我對曾經的高德導航界面十分不滿,粗糙、不實用是高德導航之前的弊病,新版的高德導航看似給了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使用上,它為我們帶來的體驗還遠遠不夠,很多可以簡化的操作步驟依舊用復雜的方式呈現,很讓人不爽。
百度導航:從百度地圖到百度導航,它的界面UI一直給人一種清新、簡潔、實用的體驗,實際也是如此,相比高德導航的界面UI,百度導航確實優秀了不少,將大量操作簡化,讓車主用戶可以很輕松的實現各類功能,在界面UI上,百度導航勝出。
夜間引導能力
高德導航:夜間引導能力就是指HUD模式,在此前的高德導航版本中,HUD模式是存在的,而小編我更新過后,卻找不到HUD模式了,至少從主界面上,根本無法發現HUD模式的開啟按鈕,這一點讓我有些匪夷所思。
百度導航:百度導航的HUD模式就設置在主界面上,一眼就能看到,點擊直接開啟,非常方便。給我的使用體驗雖然算不上出色,但是絕對夠用了,如果能將信息設計的再全面一些就更好了。
道路口指引
高德導航:在道路口指引方面,高德導航做的十分出色,經過道路口或者高速出口等關鍵性位置時,它都會用立體化的形式為用戶展現行進方向,這一點做的十分不錯。
百度導航:百度導航在這方面表現一般,并不是每個關鍵性道路口都會出現立體化指引,有時會出現用路口指示牌做指引的情況,相比立體化,這個指引并不夠直接。
3D地圖體驗
高德導航:高德導航的3D地圖體驗非常出色,對于周邊建筑物的建模已經算得上是很完善了,對于地標性建筑物,基本上一眼就可以識別,絕對是路癡朋友的福音。
百度導航:百度導航所提供的也許只是三維地圖,都以白色模型作為標識,在識別率上基本屬于沒有。
總的來說,這些就是本次出行這兩款導航給我的直觀體驗。通過實際測試,小編我認為在路線規劃上,高德導航表現的更加出色,但是界面UI卻不如百度導航設計的更加易操作,其他功能兩者各有千秋。不過,百度導航作為一個后起之秀,如今能夠做到現在的水準,確實讓人敬佩,而高德導航作為導航領域的老大哥,也需要正視一些自己的薄弱之處,只有保持優勢補足劣勢才能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