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銀行向數字化、智能化、區塊鏈技術轉型是大勢所趨,無法回避。這幾條主線作者一再強調:線下向線上轉移,PC端向移動端轉移不可逆轉;過去是門面最貴,現在是流量最貴,未來是粉絲最貴的趨勢不可阻擋;金融征信過去是線下實地考察調查,目前已經進入大數據、云計算,未來是人工智能和區塊鏈;金融轉型的路徑是數字化金融-人工智能金融-區塊鏈金融,這個路徑已經凸顯出來。
把握住以上幾個大趨勢至關重要。新科技網絡、大數據云計算、AI公司和區塊鏈企業本身就在這個江湖里,同時這些新科技企業沒有傳統金融的理念包袱和窠臼,思想基本沒有禁錮一說。新科技企業從事金融科技,金融經歷一片空白反而更好。記得2016年6月在杭州阿里云總部與阿里巴巴當時的首席技術官王堅博士座談時,他竟然說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銀行金融不是一回事,是一個全新的東西。當時,作者理解不了,后來琢磨很長一段時間后才恍然大悟,徹底理解了。
傳統銀行向新金融轉型難度更大,但必須轉型,轉型是唯一出路,還必須快速轉型。目前中國商業銀行轉型總體形勢很好,起碼各個商業銀行緊迫感已經起來,一些銀行已經開始行動,開始投入,開始成立機構,組織精兵強將隊伍。據報道,截至2019年5月底,中國國內已有興業銀行、平安銀行、招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工商銀行共7家上市銀行成立了金融科技子公司。作者了解的招商銀行轉型目標準確,路徑選擇正確,特別是手機銀行正在趕超支付寶等成熟的新金融模式。給作者感受最大的是招商銀行正在采取AI技術獲取信用狀況,預防金融風險,深度開發智能投顧,并且吸引中國一大批著名專家、意見領袖進駐招行APP社區,通過專家、大V等帶動引流。效果非常之好,招行APP在“社區”欄目帶動下,流量大增,知名度迅速躥升。招行是個成功典范。
工商銀行金融科技轉型步伐也非常快。中國工商銀行通過附屬機構設立的工銀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北雄安新區正式掛牌開業。工行方面表示,未來還將成立“工銀雄安數字金融實驗室”,服務雄安新區建設數字雄安、智慧雄安。區塊鏈金融、智能金融、智慧金融是工銀科技的主要研發目標。
不過,大部分銀行的金融科技子公司脫胎于銀行自身的IT部門,新晉銀行系金融公司普遍缺少獨立運營管理的理念和經驗。怎樣從一個部門變成獨立公司,企業文化、組織架構、研發效能、交付體系建設如何轉變,都將是銀行系科技金融公司面臨的挑戰。
此外,與互聯網公司相比,銀行缺乏規模足夠大、用戶足夠活躍的客戶端產品,現有客戶端數據也多是消費數據與信用數據。用戶數據豐富度的不足,使銀行系科技金融公司在用戶畫像精準度上可能不及互聯網系對手。
最主要還不在技術層面,而在思想觀念。2016年6月中旬,在與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王堅博士座談時,他直言傳統銀行轉型新金融很難。主要是過去所有思維都在傳統金融上,而新金融與傳統金融又不是一個東西。在轉型中,傳統銀行自覺不自覺就會用傳統金融思維來設計定位新金融,結果弄個四不像。如果傳統金融機構沒有平地起高樓,另打鼓另開槍,重起爐灶的破釜沉舟決心,那么,轉型很難成功。
這讓我想起了沃爾瑪向線上轉型的步履維艱。沃爾瑪向線上轉型投入最大,決心最大,但是至今都不算成功。這與傳統金融轉型極為相似。不在技術,不在投入,而在思想觀念上。沃爾瑪轉型中不由自主就會用線下實體店思維來思考線上問題,結果謬之千里。專家給沃爾瑪開出的藥方是:成立一個獨立于現有實體店的全新線上公司,徹底撇開實體店思維運行。或對傳統銀行也有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