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電商領域,不少小賣家都把阿里巴巴戲稱為“阿里爸爸”,凸顯了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重要性。同樣的在游戲領域,騰訊早已成為各大游戲企業的“騰訊爸爸”。如今在移動應用領域,騰訊利用微信的小程序,正賦能給越來越多的移動應用,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互聯網平臺擁抱微信小程序已經逐漸成趨勢。
服務搬上小程序“賺錢了”
“小電已經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此輪融資加B輪融資后總額超過1億美元,小電估值超過3億美元。目前小電科技已經實現盈虧平衡,大部分直營城市已經盈利。”對于外界并不看好的共享充電能夠取得盈利,小電CEO唐永波對外透露了背后的原因:“小電擁有3800萬的付費用戶,而通過微信小程序則是一個主要的渠道。”
雖然小電科技在共享充電領域并沒有先發優勢,但是憑借著通過微信小程序的便捷接入則實現了彎道超車。而在移動出行領域,希望向滴滴發起沖擊的嘀嗒也同樣選擇了小程序來撬動消費者。就在嘀嗒出行宣布推出出租車叫車服務后,“嘀嗒出行服務”微信小程序也同步上線,用戶只需通過微信就可以呼叫嘀嗒出租車,并完成支付。嘀嗒出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讓用戶打出租更加方便和快捷,后續還將推出一系列針對小程序的用戶福利,讓微信打出租更有趣。
在業內人士看來,移動應用紛紛將自己的服務搬上微信小程序無疑是一個最好的業務推廣方式,而諸如58到家、招才貓和安居客之類的線上到線下的服務場景則是小程序的優勢所在。“用戶不必下載APP就能使用相關的服務,而且還能提供更好的整體支付等體驗,無形中讓用戶更加樂意使用相應的服務。”
生意搭上小程序“更好玩”
據騰訊公布的財報顯示,如今微信月活用戶數已經超過10億,在巨大的流量面前,各個移動平臺也開始針對性地推出不同的玩法,讓小程序“更好玩”。
對于立足線下門店的餐飲商家來說,借助小程序功能將門店的品牌和位置導向微信用戶,讓其在5公里范圍內找到門店,并到店獲取服務,有效解決了傳統實體店鋪的服務半徑問題。餐飲連鎖品牌“莓獸”于2017年3月攜手微盟旗下智慧餐廳,迎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接入小程序,合作至今一年,40多家品牌門店接入智慧餐廳系統,并率先嘗試小程序和微信朋友圈廣告的投放,公眾號累計增粉16萬+,會員轉化10萬+。“莓獸”方面認為,小程序區別于傳統H5,無論在展示方式還是流暢度方面都更勝一籌。而智能商業服務提供商微盟近日更宣布將啟動第二屆第一季“颶風行動”,在包括廣州和深圳等50座城市開展與企業商戶零距離溝通活動,幫助他們全方位了解小程序。
“微信提供了藍海的市場,還有四五億人沒有被過去的電商們很好服務過,我認為小程序是幫我們觸達這些用戶,也是構建新的商業模式最好的武器和工具,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美麗聯合集團的CEO陳琪在談到電商和微信小程序的結合時認為,微信和電商結合裂變的過程在APP上面是比較難以實現的,甚至簡單通過APP分享到微信里面也都比較難實現:“因為客戶回流的時候要下載一個APP,這個成本實在太高了,但是如果用戶回流的時候直接打開一個小程序,這個閉環非常容易被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