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時間的科普,現在大家都知道要多吃粗糧。粗糧的優勢在于其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而且吃粗糧可以增加飽腹感,有助于控制每日所需熱量。
然而有種食物不僅含有豐富的可發酵膳食纖維,更能維持健康體重,還可降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某些癌癥的患病風險,這就是“全谷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日常飲食要以谷物為主,其中每天攝入全谷物、雜豆類食物50-150g。
什么是全谷物?
對全谷物與全谷物食品,目前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和標準,各國和地區對全谷物食品中全谷物原料的比例或含量也沒有統一的要求。
現階段我國有關機構也正在制定全谷物及全谷物食品相關標準以規范行業發展及方便公眾合理選擇全谷物食品。
根據對谷物加工程度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精制谷物和全谷物。
其中全谷物的特點是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和麩皮及營養成分。它既可以是完整的谷物籽粒,也可以是碾磨、粉碎、壓片等簡單處理后的產品。
全谷物是粗糧嗎?
并不是。
我們平時吃的玉米、紫米、麥麩以及各種豆類都是粗糧。而全谷物強調的是有完整的谷粒,或者具備完整谷粒的營養。
像我們日常吃的玉米渣,去掉了谷皮、谷胚,就只能叫粗糧,而不能叫全谷物。
3種全谷物食品
全谷物可以是獨立的食物成品,比如燕麥、糙米、大麥。也可以是用于食品加工的面粉。
(1)即食沖調(煮)谷物,比如即食燕麥片、混合谷物粉等。
(2)面制品,比如全麥饅頭、全麥面包、全麥面條。
(3)有些米飯也屬于全谷物食品,像糙米飯、雜糧飯等。
多吃全谷物身體好
(1)能量平衡與控制體重
由于每克谷物的能量相對較低,而且富含全谷物的食品比較容易產生飽腹感,因此多吃全谷物及含有全谷物的食品有助于減少脂肪及其他食物的攝入。
(2)遠離心腦血管疾病
用全谷物替代精制谷物能降低血液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膽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而且國外有研究發現,每日全谷物攝入量最高的人群比攝入量低的人群心腦血管疾病死亡危險率降低20%。
(3)減少某些癌癥的發病率
全谷物可促進排便,減少糞便中致癌物質在消化道的停留時間,且其中的膳食纖維在腸道中發酵可產生有益的短鏈脂肪酸,從而可以降低腸道癌癥風險。
除此之外,國外醫學雜志曾報道,每天增加90g全谷物食品,總體癌癥的風險降低15%。
其實也不用過分糾結于某種食品到底是不是全谷物食品,畢竟現在沒有對全谷物(食品)的確切定義。
粗糧也好,全谷物也罷,只要能夠均衡攝入對身體都是有好處的。
但是研究顯示,超9成的人因全谷物口感欠佳、烹飪麻煩而放棄全谷物食品。其實不要求大家天天吃,為了自己身體健康適當吃點。
要是感覺烹飪麻煩的話,可以在節假日有時間的時候做些全谷物粥或飯,不能一點都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