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大多數人在內心深處都希望自己是無人能夠替代的,因為他們不想看到別人比自己強,這似乎是人的天性。
如果別人比他們的優點多,他們在忌妒的同時,也會對這個人虎視眈眈,如此一來,比他們優點多的人每天都處于被人忌妒,或遭受虎視眈眈的危險處境中,勢必不能安心地工作、生活。為了擺脫這種狀態,心理學家建議,這些人要學會“出丑”,也就是故意向對方暴露自己的劣勢,這樣對方心里的忌妒之情才能被化解。
在很多人看來,人的心態往往是不平衡的,總希望別人處處不如自己,內心才會感到滿意,因此,從這些人的這種心理特征人手,運用出丑效應,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為當這些人看到別人出丑后,心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潛意識里也認為別人不如自己,這樣他們的心理便平衡了,自然而然會與不如自己的人成為朋友。
擁有優點固然利于個人成長,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隨時隨地將自身的優點暴露在外,因為這樣可能會招致一些人的輕視。
人要敢于故意出丑。鑒于一些人心里存有“別人比我強,我就不平衡”的心理,他們會為了讓自己心理平衡,就故意在別人面前出丑。比如可以通過自嘲的方式說道:“我簡直太愚蠢了,竟然錯失了如此好的機會。”、“這下我該怎么辦呀? 誰能幫助我?”由于自己的故意出丑,換來了別人的心理平衡,所以別人會愿意自發地對其實施幫助。
出丑也是一種籠絡人心的有效方式。當一個人故意將自己的劣勢暴露給別人,別人內心會產生優越感,認為對方的處境要比自已差得多,內心就會感到滿足。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很容易達到龍絡人心的目的。
“憨豆先生”的形象被很多人所熟知,劇中的憨豆先生就是通過惡搞的方式將出丑效應運用得淋漓盡致,從而贏得了觀眾的喜愛,這不能不說是一種討觀眾歡心的最佳方式。因此,如果我們要籠絡到人心,就需要在對方心理上多下功夫。而我們只有將出丑效應有效地運用開來,才能有效做到收買人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