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概念、關系作為名詞,大家一定不陌生。但是,作為思考方法,大家都是很陌生的,可以說基本上都不知道怎么運用。
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大家平時所使用的思考方法,都是基于語言的思考,就連我們熟悉的邏輯思考,也是基于語言的,而且,大家從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也都是語言性的教育??梢赃@么說,不經過訓練,大家都只會用語言思考。
那么,問題就來了,「系統思考」、「概念思考」、「關系思考」這三種思考方法的思考過程,都不是語言思考,而是超越語言的「意識影像」思考。
我們現在對「系統」的理解,還停留在感官能感覺到的系統上,比如,就拿一個人來說,人是一個獨立的系統,其中包含了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神經系統、運動系統,每個系統中還包含了很多元素(器官、組織),元素之間存在著關系,子系統與子系統之間也存在著關系。
但是,對于「系統思考」、「概念思考」、「關系思考」來說,「系統」并不局限在人的感官感覺上,而是超越感官感覺的獨立存在,我們感官所感覺到的現實,其實都是「系統」運行的投影!(這句很重要,要重點理解一下)
這才是我們所說的「系統」。
要認識、理解這種「系統」,依靠語言思考是根本沒法認識到的,想要認識到,只有依靠「意識影像」思考。
可是,「意識影像」又是什么東東?
關于什么「意識影像」,如何進行「意識影像」思考,悟空在心智玩家的文章中,已經寫了很多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之前的文章,這里就不贅述了。
這里重點講一下,我們要學會用「意識影像」思考,需要從哪幾個方面開始入手?
首先,要明白「系統思考」、「概念思考」、「關系思考」既不是我們認為的方法論,也不是我們平時的思考狀態,而是一種全新的思考方法與思考狀態。
其次,要學會在思考中擺脫對語言的依賴。
最后,要學會在思考中擺脫急于獲得答案的心理。「系統思考」、「概念思考」、「關系思考」這三種思考方法,都能給人帶來全新的發現,而不是有答案的搜索,所以,要用嬰兒一樣的空白、無知、好奇的心理狀態去思考,這種嬰兒的心理狀態就是真正「玩」的狀態,我們在前文有過介紹。
有一定職場經歷的人,一般都有過進入「審視」思考狀態的經驗,假如自己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周邊的資深職場人士身上,也會有這種思考狀態存在,我們可以通過認真的觀察,了解這種思考狀態。
在學會「意識影像」思考之前,先要學會進入這種專業的「審視」思考狀態。
在這種思考狀態中,人能夠突破事物的表面現象,去感受事物內部的元素、關系、結構、節奏。
元素、關系、結構、節奏這被認識到的時候,也都不是語言的,而是屬于在意識中出現的影像。
所以,在職場中,想要從語言性思考轉變到用「意識影像」思考,學會進入專業的「審視」思考狀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職場是練習這三種思考方法非常好的場所,在職場中,要避免想當然的思考,而是要學會在心里“看”。
把在職場中所遇到的人、事物、問題,都在心里仔細“看”,用心去體會。習慣了這種“看”以后,自然就能明白用「意識影像」思考是怎么回事。
我們在最近的文章中,向大家提出一個建議,就是要把自己的思考當做一種儀式那樣來對待,每天給自己設定一段時間,專門用來進行高質量的思考。
在儀式中,一個人才會一本正經、精神內斂,意識內守,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這樣思考儀式中,“看”人、“看”事、“看”問題。
不知道大家是否感覺到,絕大多數人的思考,不是太隨意,就是太焦慮,所以需要有一個像儀式一樣的思考過程來提升思考質量。
悟空最近在文章中與大家玩過兩次「概念分析練習」的游戲。
第一次是分析「非法行醫」的概念,婦產科醫生在火車上為人接生,是不是非法行醫。
第二次是分析「原創」的概念,墨子的學說、韓非子的學說、老子的學說、如來佛的學說、孔子的學說,那些屬于「原創」?那些不是?
這樣的練習,可以結合生活、工作以及社會熱點,經常練。當然,在練的時候,還要結合「批判性思考」一起使用,具體的方法,我們也不在這里贅述了,大家可以去看前文,悟空在最近的文章中也有過論述。
相信大家在職場實踐中,按照上述五個方面做,學會用「意識影像」思考只是時間的問題,學會用「意識影像」思考,自然就能學會「系統思考」、「概念思考」、「關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