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癌癥已成為疾病死因之首,且發病率和死亡率還在攀升,對公眾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據統計,中國去年有280多萬人死于癌癥,平均每天7500人。
其中,肺癌是發病率最高的腫瘤,也是癌癥死因之首。胃癌、食管癌和肝癌是緊隨其后的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較高的常見腫瘤。
所以,癌癥離我們并不遙遠。
據2014年度北京市“健康白皮書”介紹,北京市戶籍居民惡性腫瘤發病率為315.8/10萬,從2004年至2013年,標化發病率年均增長1.9%。
其中,肺癌持續位居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首位;乳腺癌持續居女性癌癥發病率第一;甲狀腺癌高速增長等都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最新數據顯示肺癌男性發病率是女性的1.6倍。甲狀腺癌女性發病是男性的3倍。
誰是引發癌癥的兇手?
癌癥的發病因素各有不同,但是與不良生活方式有直接或間接關系。隨著醫學的發展,科學家發現,“惡性腫瘤是可以控制的”,世界衛生組織也把惡性腫瘤列為與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
煙草暴露、酗酒、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是致病危險因素。科學已經證明,在吸煙環境中肺癌的發病率顯著高于非吸煙環境。
而控制癌癥的最好方法永遠是預防。
頭號癌癥:肺癌要怎么防?
你是不是肺癌高危人群?
①年齡在40歲以上的吸煙者 ②尤其是男性 ③吸煙量達400年支或超過每日20支者
④ 如伴有痰血、刺激性干咳、胸痛或肺外癥狀與體征者慢性感染反復發作,尤其是相同部位肺炎反復發作 ⑤直系親屬有相關腫瘤史。
有以上情況的,就建議每年或是每三年到醫院做一下胸片或是胸部低劑量CT的檢查,輻射量在安全范圍之內的,來篩查一下有沒有得肺癌。
大量的研究數據表明,吸煙與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在因肺癌死亡的患者中,87%是因為吸煙,包括被動吸煙。
所以,戒煙是預防肺癌發生的最直接方法!
自2015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號稱史上最嚴的《北京市控制吸煙條例》就明確規定公共場所、工作場所的室內區域及公共交通工具內全面“禁煙”, 幼兒園、中小學校、體育場在內的室外區域也禁止吸煙。
二號癌癥:胃癌要怎么防?
你是不是胃癌高危人群?
① 一級親屬(父母、子女、親兄弟姐妹)中有食管癌或胃癌患者 ②長期反復有反酸或燒心癥狀 ③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 ④有慢性胃潰瘍病史者⑤有胃息肉病史者⑥胃部分切除者⑦胃腸上皮化生
如果您的年齡在40-69歲 ,且符合以上任何一項者,就屬于胃癌或食管癌的高危人群,建議每1-5年做1次胃鏡檢查。
而預防胃癌,現在就可以從生活中做起:
不吃或少吃煙熏和油煎食物
熏魚和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質,如3-4苯并芘和環芳烴。油炸、烘烤、燒焦食物和重復使用的高溫食油中也含有此類致癌物質,應盡量少食用。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若飲食不定時定量、暴飲暴食、進食過快過燙,對胃是一個損傷性的刺激,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的關系。同時,食鹽攝入量大,進餐時好生悶氣與胃癌也有關系。
不吃霉變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發霉變質的食品,霉變是由污染霉菌所引起,霉菌中有些是產毒真菌,是很強的致癌物質。同時某些食物在產毒真菌作用下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進入機體后在一定條件下,胃又可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而致癌。
不吸煙、少飲酒
吸煙與胃癌也有一定的關系,煙霧中含有苯并芘、多環芳香烴、二苯并卡唑等多種致癌或促癌物質,是食管癌和胃癌的病因之一。酒精本身雖不是致癌物質,但烈性酒會刺激胃粘膜,損傷粘膜組織,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如果飲酒同時吸煙,其危害性更大。因為酒精可增強細胞膜的通透性,從而加強對煙霧中致癌物質的吸收。
不吃或少吃腌菜
腌菜中含有大量的亞硝酸鹽和二級胺,在胃內適宜酸度或細菌的作用下,能合成亞硝胺類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很強的致癌物質。所以食品要新鮮,提倡冰箱冷藏。
保護食用水的衛生
因為被污染的水源中含多種致癌的金屬離子,所以一定要用正規的自來水,農村地區盡量使用井水。
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多吃含維生素A、B、E的食物,適當加強蛋白質攝入,以利保護胃粘膜。
總之,戒煙限酒,平衡膳食,積極運動,快樂生活對癌癥的預防和早期發現以及規范診療都有很好的幫助。
如果不幸得了癌癥,要積極面對,規范治療,現有的醫療技術和治療方案,可以使很多癌癥患者康復或者長期生存,只要患者堅定信心,積極配合采用正確的治療方法,部分患者是可以治愈的或者長時間帶瘤生存。
最后,健康北京衷心希望大家通過改變自身行習慣為開始,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防癌抗癌意識,增強自我健康保護的能力。
編輯:Lyn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