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學期,學校再次喊出了“打響教學改革攻堅戰”的大口號。教學管理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新規定,特別是在備課形式上再次創新,用大家的話說就是創新到“原始”——要求手寫教案,還是手寫詳案!這一舉措成為了近來老師們頗有微詞、憂怨不斷的一個議題!
從手寫教案到電子備課,再到手寫備課、電子教案并行的決定,反反復復,糾結難選,可能領導們也有他們的初衷!作為一個普通教師,我在尊重領導決策的同時,也有自己的思考,只是人微言輕,無人聽取的諫言,我只得借此地抒懷:
不容樂觀“哭笑不得”的備課現狀
備課是教學過程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教師實行優質教學的前提。然而,當前教師備課的現狀又如何呢?據有關調查,80%的教師表示,教案是抄襲的,完全是為了“應付檢查”。有人為此編了一首打油詩:教師工作真迷惘,謄寫教案最神傷,上課照著課本念,備課教案丟一旁,為了考核能順暢,教案抄寫日夜忙,字數不夠怎么辦,瞅空反思補周詳。從這種帶有普通性的現象,可以看出相當一部分教師的備課是低效的。那么,如何變“低效備課”為“有效備課”,讓備課真正為教學服務呢?改變理念,創新機制當刻不容緩!
樹立新的管理理念,改善評價機制
“抄教案”是現行教學八大常規之“備課”的代名詞,是上級或學校考核教師實績的重要依據,有了這一規定,我們的教師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勤勤懇懇地抄寫課時教案,大家成了“抄寫”機器,并且還時不時就要得一下檢查之前“趕教案”的流行病。這一“抄”一“趕”都是對現行備課管理的“有效”否定,備課成了教師“勞命傷財”的工作環節。事實上,很多老師內在的備課理念已經發生變化,并在教學實踐中發揮著積極作用,而外部的備課評估機制卻仍然不見實質性的動靜。備課、上課與評估仍然是“你敲你的鑼,我打我的鼓”。學校平時的備課檢查仍然以檢查備課的數量或者書寫規范度為主,而忽視對備課質量落腳點,即課堂實際效果的評估;既沒有對老師備課內容科學地分析,也沒有相應的激勵性評價,只是簡單地分個優劣,最多與獎罰機械掛鉤。這種形式主義的評估模式嚴重滯后于新課改的積極步伐,已成為推進整個課改的累贅。
要改變這一切,就應該將老師從傳統的備課模式中解放出來,逐漸建立符合新課改理念的備課模式。教育管理者應該順應改變,做出備課評估機制的改變,即從檢查備課的數量到評價備課的質量的轉變。
樹立新的備課理念,改進備課方式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課堂教學作為整個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和連續性,事先必須作充分準備,否則就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在新課改背景下老師們應該如何備課,以何種形式備課,才能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效益提高,這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必須深入思考的問題!老師們必須樹立新的備課觀念,備課不等于“抄教案”,要改變這種刻板單一、機械乏味的謄寫教案的備課方式,從課標、教材、學生、教法、學法等幾個方面入手,突出“整合”二字,從抄寫教案到整合“課件”的變革,使備課最大限度地起到為教學服務的作用。
端正教學工作態度,質量好壞不在備課形式
“細節決定成敗,態度成就一切” ,這是至理名言。一位教師能否上好每一節課,不在于其采取何種形式“備教案”。上好課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師的責任心!我認為,一個責任心強的教師即使課前不寫教案,也能上好課,因為“案”在心中!相反如果整天忙于應付,沉迷擺設,即使教案抄的再怎么工整,也不可能上好課!因此,我們的管理者不要著眼于“面子”工程,更要在怎樣激發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怎樣培育教師更大的責任感這些源頭問題上動腦筋、下功夫!!
發揮網絡共享資源,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傳統手寫備課一般都是“孤芳自賞”,而現代網絡備課“資源共享”的特性,是傳統手寫備課無法比擬的,也更能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世界是生存在矛盾之中的,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之分,在電子備課的運行過程中,的確存在著部分態度不夠端正的教師,懶惰成性,“拿來主義”盛行的現狀。但是從辯證的觀點來看,正像小平同志所說:“窗戶打開了,新鮮空氣進來了,同時蒼蠅蚊子也來了”!作為管理者,是否也需要反思一下,在教育管理過程中是否有所缺失,是否正是通過我們落后、簡單的檢查評估,讓“拿來主義”隨意滋生、放任自流!!
學校目前的辦公OA平臺、教學資源平臺、教育管理平臺等網絡平臺都已建立,一旦運轉成熟,將我們全校近600名老師集中到一個網絡空間,不僅能產生巨大的思維碰撞,也將獲得巨大的監督能量。如果真的可以那樣,我相信沒有教師會為了應付差事而抄教案“了!即使他想抄抄了事,他都沒有膽量,因為在這么大的一個開放的網絡空間中,所有的讀者都是“監督者”!而目前,我們斥巨資搭建的網絡平臺閑置未用,讓如此優質先進的資源和手段白白浪費,我們的管理依然停留在如此落后的階段,我們依然被如此傳統又低效的制度所桎梏,真是令人痛心,也讓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備受折磨!!
當我看著勤勤懇懇的老師們,被手寫詳案的規定折騰的苦不堪言;當我看著思想先進的老師因為教案不符要求而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當我聽課的時候感受著古老的理念、陳舊的教法、傳統的模式,看到那些頻頻打盹兒的孩子,作為一名教育人,我真心不想再沉默。我期待著教師能從繁重的文字書寫中解脫出來!我期待著更好的評價機制激發教師的主創性,加快專業化成長的步伐!我期待著教育的春天早點到來!
附:終結手寫教案的歷史結束了本學期的最后一節課,心情格外舒暢,遙望天空,啊、、、、終于可以喘口氣了。令我更加高興的就是備課組長的會議,下學期竟然不用手寫教案了,改用電子教案,采取集體備課的方法,分解備課任務,讓每個備課組成員在假期里進行合理分工,上交備課組長進行匯總,于開學前打印成冊,人手一份。而個人所做的就是在借鑒眾人智慧的基礎上進行復備,留下復備痕跡,并寫出自己的教學后記。
這是我校教案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這樣不但將個人智慧轉化為集體優勢,保證教學進度的統一,也能保障教學質量的整體提高,同時也為老師們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可以進行思考和反思,促使教師素質整體提高。(文/春天的暢想)
特
約
微
評
電腦手機,信息技術普及的社會大背景下,學校領導竟然要求教師備課用手寫教案,這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做出這樣決定的領導不管從哪個方面說都是不稱職的,是不適合繼續留在這個領導崗位的。至于為什么這么說,還是讓全國廣大教師們在這兒給這些領導們細細說道說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