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哪里都有區別對待,我們所能做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
靜心,只做自己!
第六季《奇葩說》的1V1對抗賽爆出了一個冷門,BBKing黃執中被新選手雷哥擊敗,最后不得要以參加車輪戰來求生。
黃執中和雷哥的辯題是:該不該給新部門同事發喜帖?雷哥之所以取得勝利,在于他抓住了黃執中辯論中的一個論點:差別待遇。
差別待遇,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職場,比如友情,甚至于愛情。
在職場上出現差別待遇,意味著不公平的出現;友情中的差別待遇,在于人際關系交往中的深與淺;而愛情中的差別待遇,意味著付出的變化。
陳云是經過競聘后走到新的工作崗位上的。得到這份新的工作,他是懷著一腔熱情看待他的職場和人生。
走上新工作的陳云很拚,他不僅找出他負責的,幾年前所有的帳目進行清算,還跑到現場進行核實。加班對于他來講是很正常的事情,工作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的。
可年底的時候,部門評先并沒有陳云的提名。
陳云想不通,他不愿自己的努力換不來周圍的承認。后來,有同事告訴他,職場上拚的不僅是個人的成績,還有資歷。沒有誰不想出成績,但不是付出便有收獲。
同事的一番話讓陳云陷入了思考。陳云雖然不贊成論資排輩這種做法,但陳云的同事也說得對,看一個人是否有能力,確實需要用時間去檢驗。
想明白了這一點,陳云不再猶豫,而是給自己制定的新的工作目標和計劃。
陳云好像遇到了職場上的差別對待,但事實也讓陳云明白,一個人的成長不是曇花一現。所謂的差別對待,對待的正是個人成長速度與能力。
這個世界是公平的,雖然有著差別對待,但最后衡量的永遠只是品行與能力。
陳云剛到新部門的時候,很想盡快融入新部門的圈子。于是,他對所有的同事都展示友好的笑容,恨不得在腦門上貼上一顆大大的紅心。
友情這種東西其實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太急于融入圈子的陳云早把這樣的哲理拋在腦后了。
陳云在新部門交了幾位朋友。這些朋友們談論的話題和陳云那個時候的人生目標是一致的,那就是發展與升職。
陳云工作的職場有一個怪圈,就是喜歡聽小道消息,仿佛這些小道消息決定了部門所有人員的命運。
一個人事任免的小道消息,陳云是最后一個知道的。這個消息最先從陳云覺得交情不錯的那個朋友那里傳出。
那段時間部門幾乎人人知道這個消息,除了陳云。對于這樣的塑料花友情,陳云是失望的。
陳云沒有想過,小道消息很有可能是傳聞和八卦。真正能幫助人發展的利器,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腳踏實地。
結果,任命公布下來后,根本就不是小道消息中傳聞的那一個人。
陳云終于懂得與其把時間花在圈子的建立,不如認真做好一件事情。
友情不是你好我好便是朋友,而是始終陪伴,關心成長的情誼。
好的友情,從來是溫暖而持久的,而不是繁華過后的孤獨。
陳云家的表姐和表姐夫兩個人又杠上了。
陳云的表姐結婚也有七、八年了,可是她婚姻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與表姐夫開杠上了。因為陳云的表姐覺得,自從結婚后,她的老公就像變了一個人。
戀愛的時候,表姐夫天天粘著表姐。結婚后,尤其是有了孩子以后,表姐夫就各種理由的消失。
愛情時間段的差別對待,其實只說明了一個問題:柴米油鹽的生活才是愛情的基礎。愛情落實到婚姻里就是過日子。
真相就是如此,但是沒有經歷過婚姻的年輕男女們,都會認為自己是特殊的那一個,自己的愛情是與眾不同的??蓪嶋H上,誰都要經過生活和時間的檢驗。
愛情當然不應該有差別對待。因為差別對待,是對自己的否定,也是一種逃避。
問世間,情為何物,許多年前就有人這樣追問過。
愛情如果如無根的浮萍,隨風飄蕩,那這樣的愛情是不成熟的。
愛情和一個人的性格與人生觀緊緊聯系,哪里有那么許多不愛和原因,在一個行動的后面,隱藏著的是一個懦弱而不敢面對真實的靈魂的自已。
沒有誰會喜歡差別對待,但誰都無法避免時時還是會遇到差別對待。
可是只要多一點真誠、多一點機會、多一點等待,多一點擔當,也許差別對待的距離會越來越小。
畢竟沒有誰真的喜歡差別對待。
立冬
周五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