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染上毒癮,我媽喂的!”毒品混在奶茶里,多名00后已受害
原本學習成績很好,在高一、高二時,一直是班級前五。但進入高三,由于壓力大,學習成績下滑明顯,班級排名跌出前十。望女成鳳的媽媽十分著急,找來了一種“聰明藥”讓女兒服用。女孩的學習效率更高了,成績突飛猛進,一下子考進班級前十。但沒過多久,她就開始嚴重掉發、失眠、頭疼、焦慮……直到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后才發現:這種所謂的“聰明藥”,其實叫“利他林”。「利他林具有成癮性,屬于第一類精神藥品,和冰毒同等級別。」女孩的媽媽怎么也沒想到,最初只是想幫孩子提高成績,讓孩子順利考上大學,卻沒想到把孩子推向了吸毒的深淵,毀掉了孩子原本光明的前程。近年來,“聰明藥”這種新型毒品流行于家長、學生群體中。他們將這種毒品包裝成在國外非常流行的一種藥物,并且舉出很多成功案例。表示某些學生都是通過服用“聰明藥”后,才考上名校的。廣州警方曾破獲一起販賣“聰明藥”的案件,繳獲了7000顆“聰明藥”。犯罪團伙交代,他專門把“聰明藥”賣給想變聰明的學生。服用“聰明藥”的孩子越來越多,而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痛苦和折磨。剛開始成績確實是提高了,但隨之出現了脫發、失眠等一系列癥狀。而且還多次想要嘗試自殺,幸好被家人發現,才沒有釀成大禍。近日,國外某知名大學有兩名女生為了準備期末考試,服用了“聰明藥”。兩人原本都有大好的前途,卻因為服用了劣質“聰明藥”,最終導致意外身亡。更過分的是,“聰明藥”還容易讓人成癮,對其欲罷不能。最后只會讓一些長期服藥的孩子產生耐藥性,從而吸上毒品。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因“聰明藥”上癮的患者中,大約有50%的人最后吸上了毒品。現在市面上還流出不少新型毒品,悄悄盯上了00后孩子。這種“咔哇潮飲”,制作原料中含有“γ—羥基丁酸”。犯罪分子將毒品混在烘焙原料中,制成可愛的曲奇餅干模樣。它是一種半人工致幻劑,是迄今發現藥效最強的精神藥品。還有偽裝成跳跳糖、巧克力、奶茶粉、咖啡伴侶等毒品。曾在某寶上搜索“笑氣”、“奶油氣彈”,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但輸入“奶油槍”,還是可以間接找到“奶油氣彈”賣家。《2021年中國毒品形勢報告》顯示:吸毒人員低齡化、多元化趨勢明顯。截至2021年底,全國累計發現登記18歲以下吸毒人員2.9萬人,18歲到35歲吸毒人員165.9萬人。在2021年新發現的48萬吸毒人員中,18歲以下吸毒人員1.8萬人,18歲到35歲吸毒人員接近7成。除了家長本身要提高警惕心,學會辨別新型毒品,更要教會孩子學會自我保護。除此之外,多看資料學會識別毒品,做好自身防范,別誤入套路。作為家長,務必及時了解孩子的生活、學習、交友情況,警惕孩子的反常現象,教導孩子遠離不良的朋友圈,遠離損友。KTV、酒吧、網吧等娛樂場所,新型毒品使用率較高。教育孩子遠離這些場所,一旦出入這類場所務必要保持警惕心。拒絕來路不明的飲料,不要叫別人幫看飲料、哪怕是朋友。一個缺少底線教育的孩子,容易被好奇心驅使、被壞人引誘,從而走上不歸路。因此家長一定要多給孩子普及毒品知識,告訴孩子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只有守住人生底線,孩子才能在正常的規則范圍內肆意成長,收獲燦爛人生。本文首發「家庭之窗」(微信號:edu683)。專注于家庭全方位成長的平臺,以獨特的視角剖析親密關系,感知家庭生活,奔向幸福之路!文章轉載授權請聯系「家庭之窗」(微信號:edu683)。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