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3時59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預定區域成功著陸,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致電祝賀:“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次實現了我國航天員中期在軌駐留,并開展一批體現國際科學前沿和高新技術發展方向的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進展。這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最新成果,是中國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最新成就。”
人-智能機器人聯合探測將是未來航天發展的趨勢,其人機高協同性的特點將對人機之間信息交互的層次性、信息量、普適性等提出很高要求。而近年興起的腦機接囗、意念控制等新型先進交互技術為實現航天員與機器人之間交互的自然性和高效性提供了很有前景的解決方案。
在此次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行任務中,由天津大學神經工程團隊與中國航天員中心人因工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合作,以腦機交互為切入點,針對三種主流范式,建立了空間腦機交互技術試驗系統,國際上首次在軌進行了腦機交互技術空間適應性測試。該系統巧妙利用意念控制試驗進程,有效解決航天員在軌自主測試難題;通過大量地基實驗深入揭示失重、噪聲、情緒等對腦電影響,實現了高識別度、高穩定性、適于空間環境的腦機接口自適應分類技術;建立了針對航天特征的實驗策略和訓練方法,大幅提高系統識別正確率,為有效開展天地差異對比建立了穩定基線。該系統的建立和成功測試為未來深入開展先進交互技術在軌適應性研究和技術應用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