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很出名,但是小伙伴們大多都不知道齊天大圣孫悟空竟然有老婆和女兒,她們究竟是誰?是不是懵逼了?及至看元雜劇才知道,請看官往下看,都有出處。
家庭情況
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圣、小圣通天大圣、三弟耍耍三郎。
孫悟空的妻子---金鼎國公主 (孫悟空的正室夫人,火輪金鼎國王之女,原文中稱她為“金女”)出自元代 楊景賢 的《西游記雜劇》說到孫猴子的妻子,她原是“火輪金鼎國王之女”,被孫猴子“攝”在這“花果山紫云羅洞”中.
金鼎國的公主被迫做了猴王的壓寨夫人,倒也并未尋死覓活,甚至還說“怕不有受用”(意指吃穿享受都沒的說),只是“不得見父母之面”,故此常常唉聲嘆氣:“好生煩惱人也”!
大概是為了哄這位嬌妻,孫猴子才有了“大鬧天宮”之舉。據他自述:“金鼎國女子我為妻,玉皇殿瓊漿咱得飲,我盜了太上老君煉就的金丹,九轉煉得銅筋鐵骨,火眼金睛,鍮石屁眼,擺錫臟頭。我偷得王母仙桃百顆,仙衣一套,與夫人穿著,今日作慶仙衣會也!”回山見到妻子,又說:“我天宮內盜得仙衣仙帽,仙桃仙酒,夫人快活受用!”
孫悟空的女兒,手中有一法寶【骷髏頭】,“人被他叫名拷了,三日內自死”。 華光敗于她手,但被饒過。
據《南游記》《 卷四·華光三下酆都》載:
即說大圣有一女,名叫月孛星。但見他生得目大腰寬,口闊手粗,腳長頭歪,腳聲似打雷。遇了不死亦七八。月孛星出來曰:“我也要去。”眾人曰:“你生得這等丑,去了給華光等取笑。”月孛星曰:“我定要去捉華光。”眾人無親,只得和他同去。一齊到離婁山,喊戰連天。卻言華光自從偷得仙桃與母親吃了,果不思量吃人,心中大悅。
忽手下人報說花果山齊天大圣領兵殺來,說天王不該變他去偷桃,累他受罪,要捉天王解上天曹。華光聞言大怒,即下山與悟空相見。悟空罵曰:“你偷仙桃,好變牛變馬去偷,為何變老孫本相去,連累老孫。快下馬受縛,與我解上天庭便罷。”華光曰:“我討仙桃與你何干?就變你本相亦所不妨。”悟空曰:“連累我,反說不妨!”便將如意棍向華光打去。華光亦丟起三角金磚,悟空口中一呼,出來無千無萬猴猻,拖住華光,來搶金磚,華光大敗。悟空趕去。華光丟起火丹,火光連天。悟空不能抵敵,便敗到東洋大海去。那月孛星見父敗走了,便將他的骷髏頭敲動,叫聲華光,華光即刻頭痛眼昏,走回山洞。那月孛星的骷髏十分利害,人被他叫名拷了,三日內自死。
“月孛即將骷髏把來削去了,乃向炎光曰:“女兒已削去拷處,饒他命矣。”
通天大圣,元代楊景賢的《西游記》中的人物,姓名“孫行者”,稱號“通天大圣”,法名“孫悟空”。齊天大圣五個兄弟姐妹之一,是齊天大圣的二弟。是明代吳承恩的《西游記》齊天大圣孫悟空的原型。
“齊天大圣”孫悟空是海內外華人熟悉的神話人物,而“通天大圣”孫悟空幾乎無人知曉。
角色紀念
齊天大圣和通天大圣合葬墓,位于福建省順昌縣縣城西北部的寶山主峰上。孫悟空兄弟合葬墓位于海拔1305米的寶山主峰南天門后。
雙圣廟始建于元末明初,建筑面積大約18平方米,廟內是一座并立著兩塊石碑的古代合葬墓,墓寬2.9米,深1.3米,如果是真的,李騰飛墓形呈八字形外撇。兩塊墓碑并立在高出地面0.43米的墓臺上,碑高均為0.8米。左碑上方橫刻“寶峰”兩個楷書小字,中間豎刻“齊天大圣”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裝飾;右碑豎刻“通天大圣”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花紋裝飾。
《南游記》又名《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南游華光傳》,是明代余象斗創作的中篇神魔小說,共四卷十八回。與余象斗的另一部小說《北游記》、吳元泰的《東游記》以及楊致和的《西游記》,合稱《四游記》。書中主要講述了華光三次投胎轉世,降妖伏魔,大鬧三界,尋母救母的故事。
作品簡介
如來佛身邊的妙吉祥童子,因殺死獨火鬼王而忤如來被貶,如來賜給他五通和天眼,投胎為馬耳娘娘的兒子,名三眼靈光。長大后的三眼靈光出游靈虛,因盜金槍,被紫微大帝困死在發曲珠內。
又投胎在炎玄天王家,叫作三眼靈耀,師事妙樂天尊,卻又詐取其金刀,煉為金磚以作法寶。接著鬧了天宮瓊花會,自號華光,反出天宮。玄天上帝用北方壬辰水降服他,因怕玉帝怪罪,華光走往人間,托生在蕭家莊,仍叫華光。其神通廣大,與神魔屢戰立有功勛,玉帝赦其前罪。
華光不知其母是魔鬼吉芝陀圣母,此時已被龍瑞王收押酆都,華光四處尋母,卻因失去金磚救母不便,欲騙取鳳凰山玉環圣母的寶塔,遂遇鐵扇公主,擒以為妻,又降諸妖,均所向披靡。華光仍思念母親,四處詢問,深入地府,又大鬧陰司。救出母親吉芝陀圣母,方知其為吃人的惡鬼。
為使母親改邪歸正,不再吃人,又幻作齊天大圣模樣去偷王母娘娘的仙桃,遂與齊天大圣惡戰一場,不料卻被大圣的女兒月孛用骷髏骨擊死。火炎王光佛遂出面議和,華光得以死而復生,被如來收回靈山,皈依佛道。如來將因果奏呈玉帝,玉帝封華光為上善五顯靈官大帝,永鎮中界。
北游記,又名《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北游玄帝出身傳》,余象斗撰,凡四卷二十四則,記述真武大帝下凡收妖的故事,道光十年(1830年)合成四游記。
《北游記》又名《北方真武玄天上帝出身志傳》,四卷二十四回,亦余象斗所編。小說寫天上玉帝見劉天君家有一“接天樹”,毫光燦燦,能聚諸般寶貝,命人索取不果。玉帝大怒道:“吾為一天之主,倒不及劉天君家有此樹,能生七寶,現光照人,妙不可言。”眾臣奏曰:“此樹惟有劉天君家子孫,方得管理享用。”帝聞奏,忽然失聲嘆曰:“如何能到得他家,做個子孫,得享用此物,孤心足矣。”布衣初以為,這玉帝倒是個性情中人,不知他心中只想那接天樹,并不愿受降生之苦。不料眾臣不答應了,說是圣上金口玉言,駟馬難追,必須改位投胎。
(對于一心追慕中國古代民主的人來說,這倒是樁有說服力的個案。)玉帝說,依卿之言,孤去后誰來做天庭的三個代表呢?眾臣又奏曰:“陛下三魂化身,當指一魂去降生投胎。”玉帝聞奏,不覺下淚。眾臣安慰道,功成完滿,依舊還原。玉帝雖萬般無奈,只得指一魂化身奔劉天君家而去,后又屢次改換門庭投生,收天將,降妖邪,伏神魔,歷盡風波,累世修行,終成正果。
《東游記》原為明代吳元泰的神話小說,又名《上洞八仙傳》、《八仙出處東游記》,共二卷五十六回,記敘了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作者為明代吳元泰。內容為八仙的神話傳說,記敘鐵拐李、漢鐘離、呂洞賓、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八位神仙修煉得道的過程。龍太子摩揭奪走藍采和的玉版,于是八仙和龍王大戰,最后由孫悟空大敗天兵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