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先生說
這是發生在教室里的真實一幕。
瘦小的女老師正在上課,一個黃衣服的男生突然從座位上站起來,走上講臺,抓起黃色本本看了下,重重摔在地上。
然后把老師用力推向墻角。
可憐那個瘦小的女老師,壓根沒想到學生會如此對待她,猝不及防,頭部重重磕在桌子上,半晌起不來。
得虧這個老師還年輕,如果換成上了歲數的老師,后果恐怕不堪設想。
是什么原因,讓教育變成了這個樣子?
2
文先生說
有些家長,極其護短。孩子犯了錯,如果沒有證據,就百般抵賴;證據確鑿,就指責老師不對;老師沒錯,又狡辯“孩子還小,老師要多包容”。
有些專家,極其荒謬。說什么“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鼓吹愛心感化一切。自己不去感化問題學生,卻指責那些教育問題學生的老師。
有些網友,極其混賬。每當老師被打,他們就搬出個別極端例子,以此證明老師被打是活該。或者做有罪推定:老師如果沒有錯,學生會打人?
有些媒體,極其缺德。為了流量,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妖魔化老師。老師打學生,他們踴躍報道。學生打老師,他們視而不見。
有些教育局,極其軟弱。老師被打了,對內只會逼老師息事寧人,大事化小。對外只會宣稱,被打老師情緒穩定,我們會加強對學生的教育。
教育如果出了問題,全社會都應該反思!
3
文先生說
現在的教育活動中,老師幾乎只有責任,沒有權利。稍有差池,家長大鬧天宮,學校袖手旁觀,教育局重典嚴刑,媒體口誅筆伐,群眾謾罵不休。可只要是人干的事,誰能保證永遠不出錯?
如果我們還不反思,如果我們任由這種情況繼續下去,那么,二十年后,教育會不會出現如下奇葩的一幕?
一個學生打了老師,全校乃至全縣都要開展轟轟烈烈的師德師風整治活動。全社會都在批判:老師到底做了什么,讓一個學生情緒崩潰到如此地步?為什么老師沒有關注到學生的情緒波動并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可怕不?
教育如果走向極端,傷害的是國家的發展與民族的未來!
4
文先生說
以前是教不嚴,師之惰。
現在是教得嚴,師之禍。
以前是老師懲戒學生,社會認為老師有功。
現在是學生毆打老師,社會認為老師有錯。
以前是老師嚴格管教學生,學生不后悔。
現在是老師嚴格管教學生,老師會后怕。
如果學生不像學生,老師不像老師,教育還是教育嗎?
在家庭教育功能不斷弱化的今天,倘若再剝奪學校的管教權,那么,等待孩子的,將會是什么?
我們必須明白:能夠教育孩子的地方,只有三個:家庭、學校和監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