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長壽,先“腸”壽》 關鍵詞:腸道健康腸道微生態 菌群紊亂 克羅恩病 腸道潰瘍 腸癌 益生菌 致病菌 條件致病菌 酸奶
專家:李明松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
您知道人體的正常腸道總長度是多少嗎?主持人在節目現場帶領大家做了一個互動,測量了模擬的人體腸道,答案是——超過7米。而患者侯女士因為罹患嚴重的克羅恩病,危及生命,不得不通過外科手術截掉了大部分的腸道,只剩下一米。身患重病的她,從100多斤暴瘦到只有60斤,身體各項化驗指標顯示,肝腎等重要器官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肚子上接著造口,無法正常排便,生命游走在危險的邊緣。一個原本健康的人為什么走到“山窮水盡”?如今的她又能否在醫生的精心治療調理下“柳暗花明”呢?消化科專家李明松做客《養生堂》,為您講述:《要長壽,先“腸”壽》。更多內容請點擊: http://www.btime.com/btv/btvws_yst。
在我們的腸道內,數不清的細菌構成了至關重要的腸道微生態世界,主要由益生菌、致病菌、條件致病菌三種類型的細菌組成。而很多重大疾病的發生,都與腸道微生態的失衡直接相關。隨著腸道環境的惡化,體內哪些器官會出現問題?“健康先養腸,養腸先養菌”的健康之道如何做到呢?李明松教授提示您:腸道微生態有三怕,避免這“三怕”的發生,才是正確的健康之道!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養生堂》。
哪些情況的發生,預示著我們的腸道微生態已經悄悄出現了問題?如果您的身體已經發出了腸道微生態失衡的信號,應該怎么辦呢?調理失衡的腸道微生態,酸奶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一杯能“養菌”的好酸奶,需要具備什么必要條件?李明松教授指出,在我們的腸道內有一種最特殊的益生菌——格氏乳桿菌,它來自于母親的乳汁,是我們每個人腸道微生態的始祖,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后天飲食結構的變化,很多人“遺失了”格氏乳桿菌,造成了腸道菌群的失衡,進而誘發各種健康問題。所以您可以適當選擇含有格氏乳桿菌的酸奶。而另一方面,人們維持腸道的年輕態,除了適當補充益生菌以外,還要適當補充益生菌的食物——益生元,以及跟益生元相關的膳食纖維,含有豐富益生菌、益生元的酸奶才是最適合人體健康的好酸奶。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養生堂》。
【專家出診時間】 李明松——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教授門診:每周二上午、每周三下午。南方醫院門診大樓二樓消化科。名醫門診:每周四上午。南方醫院惠僑樓三號樓二樓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