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假,不少小記者都要完成各種各樣的閱讀任務,而讀后感則成為大家增強閱讀體驗、增加閱讀感受的有效方式,也是語文老師最青睞的假期作業之一。怎樣才能在完成閱讀后寫一篇較為成功的“讀后感”?今天的小記者課堂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關于讀后感的寫作方法。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后,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后感。
真實,是讀后感的第一要求。有什么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么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展開來寫,盡量像一篇文章,盡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聯想到了什么,對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寫讀后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開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完成一篇。
讀后感的寫作: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3)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一篇好的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
在“讀”與“感”的關系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因此,要寫讀后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一篇讀后感,不能寫出太多的感想或體會,需要加以選擇。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系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來源:讀后感怎么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