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課堂改革以來,從“洋思教學”到“自主學習”課堂模式,從學案到“三段六步”的教學模式,前進的腳步雖然緩慢,但是老師們已在摸索中總結出各種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步驟,同時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以下是這個月我組的工作動態以及小結:
一.堅持集體備課,及時印發學案給學生,充分利用好“三段六步”的教學模式。老師們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教研會議,分年級討論修改導學案,意見統一后,提前一天或兩天印發給學生,提高上課效率。進度較快的老師使用導學案發現問題后能夠馬上與同級老師商量改進導學案,避免重復工作。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明確學習目標,我組討論決定每節課利用1-2分鐘讓學生自讀學習目標以及重難點,從而提高學案的利用率。
二.認真落實學校對課堂“重預習,重交流,輕展示”的改進意見,做好整改。首先是引導學生“真交流”。老師要深入學生當中認真聽學生的交流內容,避免學生的交流只是流于形式,敷衍老師。然后是讓學生注意控制音量。學生在小組交流時不能太大聲以免影響其他組成員。在全班展示時,聲音音量能讓全班清楚聽到即可,切忌用增大音量來壓倒其他組的氣勢。再者是注意學生點評的方向。學生點評時經常會偏離重點,只注意展示學生的音量,表情以及動作,所以老師要引導學生多注意發音是否標準,音調是否正確等方面。
三.繼續利用評價手段調節課堂氣氛,課堂穿插小游戲調動學生熱情。本階段學生的學習情緒有所回落,課堂變得有點沉悶。老師們積極想辦法,提高小組長的威信。授課老師在課前利用輕松的歌謠讓學生調整到最佳學習狀態,更是一致認為課前應當充分讓學生做好熱身運動,課堂中也應穿插小游戲調節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熱情,從而實現高效課堂。
四.5月份我校教學公開日,
五.加強同年級組員之間的互相聽課評課活動,課堂教學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以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為突破口,在語言知識學習的基礎上,重視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豐富教學手段和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45分鐘教學效益。加強信息技術和學科教學整合的研究,充分利用學校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來服務于教學,使課堂教學達到最優化。課后多反思。反思有實效,有價值。通過反思和及時交流,組員取長補短。
我們深知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還是比較多,需要加強改進的方面也不少,我們將繼續努力完善課堂的不足之處,加強訓練學生交流展示環節達到實效高效,更好的發揮小組長的作用,抓好“一幫一”幫扶學習等等,打造真正由學生主導的自主學習新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