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蠔好不好吃,好吃!龍蝦好不好吃,好吃!
“媽,天天這么吃,是不是會得痛風啊”“不會的孩子,咱家的經濟實力,不會讓你吃痛風的”。結果,18歲男孩,吃出了痛風石。。。
痛風
醫學上,痛風是因為形成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進而引發局部紅腫疼痛。患者出現嘌呤代謝紊亂或尿酸排泄減少等問題,進而導致結晶沉積,嚴重患者可出現關節破壞等。痛風的發生,根據每個人體質不同,表現及發病率也不同,男性更多患病,受遺傳因素,有家族史的要多注意。
也就是說,有人尿酸高,不一定會痛;有人天天吃海鮮,不一定會得痛風;痛風還是源于代謝問題,結晶越多沉積,疼痛就越是嚴重。同人不同命,不要跟別人對比~
痛風普遍的治療方法:戒口,少吃嘌呤高的食物(海鮮,啤酒),減少尿酸的累積及結晶的形成及析出;同時促進尿酸的排泄,加強自身的代謝(如喝水,2000ml/天,慢跑30分鐘運動出汗),利用滲透壓差,將比較小的痛風結石化掉。
當血液中尿酸含量低于飽和度,組織液中尿酸回流,當尿酸含量低于飽和點,尿酸結晶開始融化。 即尿酸低于360μmol/L結晶開始融化,300μmol/L以下不再形成結晶。治療痛風,需將尿酸控制在300μmol/L以下--《2017英國痛風指南 》
自身無法正常代謝的朋友,需要借助藥物的治療。一二線用藥:別嘌醇片,非布司他片;三線用藥:苯溴馬隆片。長期服藥對腎臟代謝功能是有傷害的,所以別以為吃藥控制就一勞永逸,特別是啤酒配藥,一邊吃藥一邊不戒口的朋友,你的肝真是傷不起。
骨科治痛風石
網上最多人問度娘的,不是痛風怎么治療,而是痛風應該去看哪個科的醫生?其實痛風很多科室都可以看,比如風濕科,內分泌科,骨科。醫生主要就是借助化驗結果及X光確診,合理用藥,調控藥量。對于出現痛風石的患者,可以到骨科進行治療。
比較小的痛風石,通過保守治療,有機會自己代謝消除,但對于直徑>1.5 cm的痛風石,一般已經很難自己代謝,考慮手術消除。同時,對于出現痛風石的患者,出現以下幾種情形,需要盡早手術取出:
(1)畸形:痛風石使關節及肢體產生畸形,比如穿不上鞋子(跟包子一樣大),更有一些破壞關節及軟組織,引發骨關節炎等。(2)潰爛:形狀過大壓迫皮膚,形成皮膚潰爛或在潰爛邊緣。(3)感染:主要變現為竇道形成,也就是有粉筆樣(牙膏狀)物質滲出或紅腫感染。(4)障礙:關節活動障礙,如不穩,影響行走,或擠壓到神經,出現卡壓,麻痹等。
有一些長在脊椎上的痛風石,還有引起癱瘓的風險。當然,痛風石最明顯的癥狀就是,疼痛難忍。
手術方式
抽吸:在急性期發作時,膿性痛風石,是可以針管抽取出來的。
關節鏡取石:關節鏡是微創手術,在創口小的時候,有良好的手術視野,能夠通過沖洗和切割,清除關節周圍的結晶石,患者恢復時間也很短。
痛風石切除及腱鞘切除:比如腳趾,通過切口,完整清除結晶石。
骨重建:對于特別大的痛風石,已經破壞關節及組織的,需要進行肌腱韌帶重建,包括趾骨重建,都有可能。
截肢:對于已經嚴重破壞骨骼,造成骨壞死的,需要采取截肢。(所以有問題千萬別拖到最后啊~)
術后仍需要進行降尿酸的治療,避免結晶石再次出現。
關節鏡取石
能不能用手擠?
在急性期發作時,有些溶解的痛風石,傷口潰爛或是扎破是可以擠出來的,跟牙膏一樣糊狀的,只是創面愈合困難(潰爛組織影響愈合),容易發生感染,千萬,千萬不要自己在家里操作(尤其是有強迫癥的朋友啊~管住自己的手啊)。對于更多的痛風石,已經硬化,自己擠是擠不出來的,必須去醫院處理。
手術取出來的痛風石
參考文獻:1.段小軍,楊柳,戴剛.關節鏡下行關節腔清理術治療痛風性膝關節炎的臨床研究.中華關節外科雜志,2009,3:192-196.2.倪磊, 呂厚山. 晚期痛風石患者的手術治療[J]. 中華骨科雜志, 1996(1):34-36. 3.《2017英國痛風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