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曾說過:“大多數人對吃苦的含義可能理解得太膚淺。”的確,生活中,總有覺得自己能吃苦,會吃苦,但為什么就遲遲不能成功。因此不免自怨自艾,開始責怪他人,將自己的不順歸咎到別人身上。其實吃苦并不是世人所理解的,身體之苦、或是貧窮之苦。這樣的苦,只是一種消耗,真正的苦,應該是收獲。
如同巴菲特所說,吃苦容易被狹隘化理解,我們應該明白,那些有出息的人,會遠離毫無意義的苦,不會自我欺騙,感動自己,有價值的苦,才能真正的改變貧窮。在《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中,就曾提道:“窮不是吃苦,能吃這3種苦的人,不會窮下去。”
腦力的苦
巴菲特說道:“與其勤奮工作,不如高效率工作”,這句話也說透了當前很多人的現狀。就是在工作的時候,總是孜孜不倦,非常勤奮的重復那些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工作,然而卻從不思考,這份工作的價值和意義在哪。只有當你真正從工作中尋找價值,經常思考工作額外的東西,人才能獲得成長,擺脫貧窮。
自律的苦
巴菲特:“拒絕拖延,果斷的人才能把握住機會。”我們現在的生活,都是過去自己一步步走出來的,當你有拖延癥,做什么事情總是習慣把:“再等等、待會做,”類似這樣的話掛在嘴邊,那么就很難獲得成功。當你連早起這種最簡單的自律都無法完成的時候,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會慢人一步。
學習的苦
巴菲特:“一旦你停止學習,整個世界將從你旁邊呼嘯而過。”人永遠無法賺到自己認知以外的錢,這是一句定律。因此我們只能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的大腦,武裝自己的本領,才能在未來獲得一絲成功的可能。但要是你如同巴菲特所說,停止了學習,那么世界是不會等你的,只會殘忍地拋棄你。
以上便是《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這本書中,所告誡我們的智慧,當你能夠明白文章中的道理,就能知道,不要去吃那些毫無意義的苦,而是應該苦中作樂,汲取養料。不過一篇文章想要說透巴菲特的智慧自然是不可能的,倘若你還有很多困惑,不妨閱讀《巴菲特給兒女的一生忠告》,能夠給你指點迷津,少走很多的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