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陽氣?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講:“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p>
萬物生長靠太陽,人體離不開陽氣就像萬物離不開太陽一樣,陽氣就是生命的動力源泉。
人的一生中陽氣是有限的,從少兒時期到壯年階段,陽氣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下,而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陽氣會逐漸衰退、減少,當體內陽氣完全消散時,生命也就走到了盡頭。
陽氣的衰減是自然的生理過程,但生活中的一些不良行為,卻會在不知不覺中傷及陽氣,加快損耗進程,導致身體未老先虛。
01
“偷走”陽氣的5大惡習
● 早晨起床喝涼水
經過一夜的睡眠,人體會處于缺水狀態,晨起喝水可恢復身體代謝平衡,同時能夠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
但喝水這件事也是有講究的,有些人起床后直接倒杯涼水就灌下肚,久而久之會發現自己變得容易腹瀉、怕冷,這是因為早上是陽氣升發的時候,喝了冰涼的東西容易損傷臟腑陽氣。
所以,晨起喝水,要喝溫開水,而不能是涼水或者冰水。
● 久坐懶惰氣血堵
中醫有句話叫“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許多人上班一坐坐一天,下班回家后又總是躺在沙發上看電視或者玩手機,久坐久臥容易造成氣血經脈痹阻不通,陽氣不得升發。
● 過量運動出大汗
汗由陽氣蒸化體內津液而生,正如《素問·陰陽別論》中所說:“陽加于陰謂之汗?!?/p>
不少人追求運動后“暴汗”帶來的“爽感”,但倘若經常過量運動而造成人體過度出汗,會使得陽氣隨汗液蒸發而脫失。
● 晚上健身或夜跑
陽氣在一天之內也有運行規律,《內經》中就有提到:“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陽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
因此,跑步健身等運動最好在陽氣上升的白天進行,如果夜間很晚還運動,錯誤地調動本該潛伏休養的陽氣,長此以往反而不利于健康。
● 過度勞累常熬夜
中醫里有“陽氣者,煩勞則張”一說,“張”的意思就是往外散。
如果經常熬夜、操勞,使體力、精力都過度透支,晚上該睡的時候也不好好休息,陽氣不能歸根復位,只能慢慢耗散。
02
做好4件事,把丟失的陽氣補回來!
陽氣的損耗是日積月累的過程,以上不良習慣都會加劇體內陽氣的耗散。
一旦形成陽虛體質,還會使機體更容易遭受到外界水濕、痰飲、寒瘀等陰邪損傷,很多疾病都是由此引發的。
因此,要想防病祛邪、守護健康,關鍵在于振奮機體陽氣。
一、艾灸扶陽
艾灸用于扶陽古而有之,《本草從新》記載:“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
在人體經脈中,督脈被稱為“陽脈之?!?,機體的六條陽經都與督脈交會于大椎穴,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具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故有“總督一身陽經”之說。
經常艾灸督脈,能有效地調節體內諸陽經氣血的運行,溫煦和振奮周身陽氣。
二、運動振陽
動屬陽,靜屬陰,適度運動有助于暢達經絡、疏通氣血,使陽氣更好地升發。
鍛煉時間最好選在早上陽氣升發旺盛之時,可進行慢跑、散步等。
在運動時,達到微汗的程度就可以了。
三、飲食助陽
陽氣不足的人,宜食性質溫熱,具有補益腎陽、溫暖脾胃作用的食物。
如羊肉、雞肉、大棗、山藥、芝麻、栗子、核桃、花生、韭菜等。
那些容易損傷脾陽的冷飲、性寒瓜果等,則要盡量避免食用。
四、曬足太陽
所謂“日為太陽之精,其光壯人陽氣,極為補益”。
中醫認為曬太陽可以借天之陽氣補人之陽氣,尤其適合陽氣不足、寒濕偏重的人群。
每天抽出20~30分鐘的時間曬曬太陽,不僅可以通暢百脈、溫補陽氣,還有助睡眠、強骨骼等好處。
保護陽氣是健康之本,
在不過度消耗陽氣的基礎上,
我們還要懂得適度溫陽養陽,
以上養陽四大招,你都記住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