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杰去做上門女婿,不是因為窮,而是真的為了愛情,可他的岳父卻從心底看不起他,對他更是各種擠兌……
林杰的岳父姓李,我叫他李大伯。他有三個女兒,李春李夏李秋。
聽老輩人講,李大伯年輕時是個挺熱情善良的小伙,可一心想要個兒子的他在連生三個女兒以后,脾氣卻越來越暴躁了,似乎看啥也不順眼。
可他對三個女兒卻特別好,也許他也明白,這不是孩子的錯,自己年老以后,沒兒子可指望,還不得全靠三個姑娘?
隨著三個女兒越長越大,一個比一個漂亮,李大伯看在眼里,也暗自開心:“現在的女兒啊可比兒子孝順多了,我有三個女兒也算是我的福氣吧……”
一次和朋友喝酒,又說起生兒生女的事情,李大伯話里話外還有著對沒能生個兒子的遺憾:“女兒早晚都得嫁人的,到老了呀,身邊連個端茶送水的人都沒有。”
“老哥,你可錯了,還是女孩好啊,貼心,還不會惹你生氣。
再說了,三個閨女,你可以把她放在身邊一個啊,我們村里就有一家倆閨女招了一個上門女婿。人家生活的可好啦,親兒子對他都未必有那么好……”
李大伯一聽上了心,暗暗打起了小算盤:大女兒從小主意大,不好拿捏,留在家里恐怕自己以后都得聽她的,一輩子憋屈。
小女兒性格直爽,可脾氣卻比較火爆,平時和自己整天針尖對麥芒的,留在身邊,等于留了個炸彈,說不準啥時候就會原地爆炸。
要說合適還是二閨女合適,脾氣溫和,長得又好,關鍵的一點是她從小就聽自己的話。
自從有了這個想法后,李大伯對二女兒李夏更是格外的疼愛。
轉眼間,三個女兒都長大了,說親的人更是踏破了門檻。
李大伯對三個女兒攤了牌,明確表示要把老二留在家里,所有的家產都留給老二,其余倆姊妹一毛錢也別想帶走。
三娃集體傻了眼,尤其是李夏。
別看她平時溫溫吞吞的,可由于性格好,早就惹來一大群小伙子傾慕,其中鄰村的一個叫林杰的小伙子也入了她的眼。
林杰家兄弟倆,他是老大,性格穩重,長得也不錯。倆人是互相看對了眼,就等和父母點明請媒人上門了。
誰知道,李大伯當中插了這么一杠子。
李夏慌了,她知道父親說一不二的性格,更知道,也不能指望誰能說服父親。
至于母親,最大的脾氣就是沒有脾氣,什么都聽父親的。
她哭著去找林杰,林杰同樣是蒙的。上門女婿,他從來沒有想過,他可是家里的長子啊,既便是自己愿意,父母會同意么?他心里也沒底。
可分手嗎?看著眼前哭得梨花帶雨的戀人,他不舍得。
兩個年輕人大眼瞪小眼,誰也沒了主意。
李夏問林杰:“要不,你回家問問你父母吧,說不定他們樂意了呢!
我家里雖不富裕,可也不窮,有什么條件,我磨磨我爸,他準會答應。”
李大伯是一個好莊戶把式,更有祖傳的打燒餅的手藝,他打的燒餅,又酥又香,想吃的都得提前預定。
所以家底頗豐。
林杰愁眉苦臉地回了家,飯也不吃躺在床上,林媽媽著了急:“杰子,遇到啥事了這么想不開,和媽媽嘮嘮唄。”
林杰不吱聲。直到林媽媽真急了,他才甕聲甕氣地說:“說了有什么用,你又作不了主!”
“你說了,我也能給出個主意呀!”
林杰說了,林媽媽還真作不了主,林爸準不同意:
“別的事情倒能商量,但這件事情呀,你爸準不同意。你是咱們家的老大,再說了咱們也不是窮得娶不上媳婦的家庭啊,不行就算了吧,咱再另找一個……”
“誰我也不要,我就要李夏。你們要是不同意,我就打一輩子光棍……”
李夏回家也哭著求他爸:“林家就在臨村,下碗餃子端過來都能熱乎,爸,你就讓我嫁了吧。
再說了,能同意到倒插門的人不是家里窮的揭不開鍋就是人品不行,你忍心讓我往火坑里跳呀……”
“我不反對你和林家小子結婚,但必須倒插門,否則免談……”
他們的婚事停了擺。可兩個年輕人也上了拗,一個不嫁,一個不娶,轉眼便往三十歲上奔了。
林杰的二弟也有對象急著結婚,可老大的婚事還沒安排明白,怎么能把老二的婚期提前呢?
終是林家妥協了。
林杰嫁到了李家。
按理說是皆大歡喜的結局了,可是李大伯的心里可不這么想,他覺得林杰一點志氣都沒有,你說好端端一個大小伙子能同意做人家的倒插門女婿,出門說起來臉都沒地方擱。
這種人,說的好聽是感情專一,說的不好聽就是沒骨氣。
說到底還是自家閨女生的好,否則的話他能眼巴巴地扒著不放手嗎?
話里話外的透著看不起。
剛結婚,他就把打燒餅的活交到了林杰手里,每天早上三點多鐘起來活面,成模,生火,他五點多鐘起來把面模入爐。
打出第一鍋來,就讓林杰放出去賣,一直忙到中午。
吃過午飯,他又倒在床上歇晌,可卻攆著在林杰下地干活。
李夏看不過去,要找她爸理論,林杰攔住了她:“爸年齡大了,不經累就讓他歇歇吧,我年輕抗燥,累得快歇得也快,沒事……”
李夏知道林杰疼自己,怕自己在當中為難,嘴上不說,日常生活中更關心林杰了,小倆口的感情越來越好。
李大伯看在眼里,心里卻更不舒服了,對林杰愈加挑剔。
多少面出多少成品賣多少錢,他算得死死的,林杰手里一分錢也沒有。
林杰也不在乎,反正吃喝拉撒睡都是李夏置辦,也虧不了自己。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他家二寶出生。
大寶是男孩,隨林杰姓。接政策,上門女婿安排二胎,又生了一個男孩,隨母姓李。
全家人都高興,李大伯更是樂得臉上都開了花,破天荒在二寶百日時擺了十大桌,請了全村的人。
可是,在二寶五歲那年,林杰的父母遭了難處:
老倆口騎三輪車上坡,為了躲一輛大貨車側翻到了溝里,林爸當場昏迷,林媽媽傷的輕一些,卻也骨折了。
送到醫院以后林爸是顱內出血,需要手術,弟弟哭著給林杰說,手術費要準備二三十萬,他付不起。
林杰頭一次知道了手里沒錢的難處。他厚起臉皮去向岳父借:
“爸,我弟是真沒這么多錢,您看能不能先借我十萬,我以后還您?”
“林杰呀,你要知道你是嫁到我們家里的,當初我們也付了彩禮的,按說你爸媽的事情就跟你無關了。
你要是出個3000 5000的,我無話可說,可一次十萬,別說我拿不出來,就算拿得出來,我也不能給你。
這錢那我得等著以后給小寶上學娶媳婦用的……”
其實岳父手中有錢,別說十萬了,就是三五十萬也能立馬拿出來了。這一點,林杰心里有數。
他本以為在岳父家當牛做馬的待了近10年,怕岳父對他再有意見,在這當口上也會幫他一把,沒想到岳父卻是這么的絕情。
林杰心寒了。
他收拾起自己的東西,李夏問他干什么,他說:“夏兒,這么些年我在這個家里,只要你對我好,我什么也不圖。
可是如今我的父母生死難卜,我是想借一些錢,這錢我還是會還的,但是你爸仍然不能理解。
可那是我的爸媽,我不能不管,哪怕是我去偷去搶去賣血,我也得先把我爸媽救回來。
我走了,回去用我村里的宅子貸款,以后還要出去打工還債,你和孩子一定要好好的……”
說完轉身就要離開。
李夏拉住了他:“我去跟爸說……”
李夏拉著林杰到了李大伯跟前,撲嗵一聲跪在地上:“爸,林杰是為了我才到咱們家的這么些年來,你一直不拿正眼看他。
我本來是要和你說道說道的,但是林杰攔住了我,他說不管怎么說你是長輩,不能拂了你的面子,他受的委屈沒什么,只要你高興我高興就行。
這些年他受了多少委屈你不知道,可我心里有數。他還總勸我不要跟你計較。
可是爸,我卻沒有想到你會這么的不理情敵,躺在醫院的是林杰的親爸爸媽媽,是我的親公公婆婆,是大寶小寶的親爺爺奶奶。
要是他還不管不顧,那么他還能算是個人嗎?要是他連他的親生父母都能做到無情無義,等你老了不能動的那一天,你還敢指望他嗎?
我們并不是非得在這個家里不可,只要你開口,我們立馬就走……
如今你做到這一個地步,林杰也不想在這個家待了。他既然不在這里,我和大寶小寶也會跟著他走的。
爸,你自己掂量著辦吧……”
結語:
最終,李大伯拿出了十五萬,林杰和李夏依然回到了家里住。
也就是從那以后李大伯把手里的活全部交給了林杰,自己領著小孫子送他上學下學,再也不多管閑事了。
村里有人說他是害怕,被閨女拿捏住了。
只有他自己心里明白,他是想開了,尊重是相互的,如果再不把林杰當成自己家的人,那么等老年以后,還真的怕林杰不管他……
雖然他知道,林杰不是那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