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律師的助理,小文。
最近和婆婆聊天的時候,才知道公公遇上了煩心事,他的親弟弟,來搶我們的房子。(具體情況后面說哈)
其實生活中有好多這樣的事,今天我想把這件事分享給大家。
你們在生活中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呢?
1
當年,老公的爺爺奶奶生了4個孩子,大伯、姑媽、公公還有三叔,公公是家里的第二個兒子,排行老三。
大伯因為胰腺癌,不到40歲就去世了,那會還是婆婆發現大伯有些不對勁,沒干個啥就是滿頭大汗,臉色蒼白,整個人沒勁。
公婆很擔心,就陪著大伯去醫院檢查,跑前跑后地照顧,可還是晚了,胰腺癌晚期了,沒治多久,大伯就去世了。
大伯去世3年后,大伯媽又組建了新家庭,那會孩子也18歲了,也不太需要家里人照顧了,現在已經結婚,有了自己幸福的小家庭。
2012年,我和老公結婚時,大伯已經不在了,我沒有見過他。
只是聽婆婆說,大伯是個好人呀,特別本分,勤勤懇懇,對家里人好,可惜了。
大伯的去世讓整個家庭好長一段時間都死氣沉沉的,很壓抑,直到姑姑生下第二個孩子,家里才有些改變。
說說姑姑的情況,從結婚開始,就一直住在爺爺奶奶家,生了兩個孩子,都是爺爺奶奶幫著帶大的。
姑姑和姑父的單位效益也一直不好,都是靠爺爺奶奶幫助的。
我公公在外地工作,一周回來一次。
我婆婆是火車列車員,跑廈門、南京那些地方,跑四天車休息四天。我老公也是在爺爺奶奶家吃飯。
三叔是家里最小的兒子,雖然和三嬸沒有離婚,但是自從三嬸生了孩子之后,沒多久,兩個人就過上了分居的生活。
只有家里聚會的時候三嬸才會出現,來了也不太說話,只是低頭吃飯,玩玩手機。
平時三叔就和爺爺住在一起,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爺爺今年4月份去世。奶奶是2009年去世的,我也沒有見過。
每次婆婆休假回家,都會從外地帶好多好吃的給大家,也會給大家做好吃的改善伙食,雖然很辛苦,心也是暖的。
我老公小時候,家里的小孩子加上大人,將近有10口人都在爺爺奶奶家吃飯,其樂融融的,老公和公婆很為家庭的和諧而自豪。
但這一切,都從爺爺去世后徹底改變了。因為房子和錢,家人鬧翻了,親情不復存在。
2
為什么會鬧翻,我還得先說說三叔這個人,這次事件的男主角。
在過去,我一直覺得三叔,特別老實,話也不多,早早和三嬸分居,孩子一年見不上幾次,還挺不容易的。
可是在后面幾件事的相處中,我覺得還真不是那么回事,看人不能只看外表,知人知面不知心呀!
事件一
給我公公打電話說:
“哥你快回來,咱爸不行了”
有一次公公婆婆帶著我兒子Allen去內蒙玩,畢竟要去十多天,公公有些放心不下爺爺(自從公公退休后,每周都會去爺爺家看看,給爺爺帶點吃的,陪爺爺聊聊天)。
在準備出門之前,公公專門又去看了爺爺,還給三叔打電話說了這件事,讓三叔有啥事隨時和他電話聯系。
三叔雖然是和爺爺住在一起,但是退休后又自己找了個事做,白天都是不在家,爺爺吃飯什么的,都是自己弄。
三叔滿口答應著沒問題,讓公公放心去。
結果,公公剛走沒有兩天,我老公就接到了公公的電話,讓我們趕快去醫院看看爺爺。
要現在、立刻、馬上。公公急得半天說不清發生了什么事,只說了哪個醫院,哪個病房。
我和老公急忙跑到醫院,走到病房門口,就看見爺爺一個人吃著飯看電視,爺爺見到我倆,詫異地說:“你倆咋來了?”
說實話,我倆也不知道咋回事。
老公反應快,給爺爺說:“我爸這不帶娃出去了么,說讓我倆來看看你,你是哪不舒服,咋突然住院了?”
爺爺說,你爸出去這事我知道,我沒啥事,老毛病了,過幾天就出院。
我一直沒有看見三叔人,陪爺爺聊了一會天,就問爺爺,三叔呢?
原來,三叔在爺爺打完針后,早回家了。
從醫院出來,我們趕快給公公打電話,說了爺爺的情況,這時,才知道事情的經過。
三叔給公公打電話,說爺爺的病情很嚴重,人就快要不行了,讓快回來見見,公公這才著急。
我大概猜測了一下,三叔這樣做的目的,公公出去玩了,他嘴上不說,心里很不舒服。
覺得自己在家伺候爺爺,而你在外面逍遙自在,我就要折騰你。
爺爺人沒事,這事就過去了。
事件二
給老公發消息
帶著你美麗的妻子
和可愛的兒子多回來看看爺爺
我們住的地方離爺爺家很近,走路也就5分鐘。周末沒事的時候,我會帶著Allen去看爺爺。
每次我帶Allen 回爺爺家,不是公公婆婆要求我去看,也不是老公專門囑咐我去看。
我是覺得,爺爺一個人在家,我們又住得近,這個時候,多一些陪伴有什么不好呢?
直到有一天,老公回來給我說了三叔發的消息:帶著你美麗的媳婦和可愛的孩子多回來看看爺爺。
這讓我很不爽,明明我經常去看爺爺,他這樣說卻好像是我很久沒去了。
再說了,我每次去的時候,三叔白天上班都不在家,我沒有必要去看個爺爺還要大張旗鼓地告訴大家“我去看爺爺啦”。
我覺得三叔可以要求自己的媳婦和孩子經常去看爺爺,但沒有資格要求我。
這不是倒打一耙,暗示我不孝順嗎?
但事實上,他就表面功夫,實事一點沒干。
后期爺爺身體不好,經常住院的時候,三叔什么也不說,就往家庭群里發一張爺爺躺病床上的照片,就結束了。
公公的性格特別像爺爺,一輩子與世無爭,話不多,勤勤懇懇。
平常爺爺生病住院,公公總是第一個趕到,出錢出力,這時的三叔就說一句:“你在這,我走了。”
后來類似的事情,又發生了一些,一開始我也不太明白三叔要干嘛。
后來知道了,他就是想要表現自己最孝順,你們做得都不好,以此想要爺爺的房子和錢。
3
爺爺去世后,三叔跳出來說,我公公搶了爺爺的房子。
說說這個房子的情況,我和老公住的這套房子是拆遷房。
當時這塊就有房子,靠近主干道,為了美觀,政府拆了再蓋的,當時根據面積差補房款。
為啥這套房子和三叔扯上了關系呢?
這套房子最早是分給爺爺的單位福利房,30多平,公公他們幾個子女都是輪流住。
大伯當時結婚的時候沒有房子,就住在這個房子里,等買了新房搬走了,房子空下來,姑媽、三叔還有公公婆婆都住過。
后來單位政策改革,不再分房子了,而是需要單位職工買。
這個房子是可以買的,有房產證,不然就收回去。爺爺問大家誰買,這個房子就是誰的。
當時,大伯已經買了房子,也就不買了。姑媽一直住在爺爺另一套房子里,也不買。三叔一個人也是跟著爺爺住,自然而然地,也不買。
婆婆就買了這個房子,大家也都沒意見,房本寫的是公公的名字。
起初,這個房子一直出租,直到拆遷,事就來了。
多出來的平方,我們每平只花了2000多塊錢,現在房子總價150多萬了,并且雙地鐵口,交通生活都很便利。
三叔看到房子這么值錢,就心里很不平衡,在家屬院里,見人就說:“哎,我都沒有地方住,我哥占了我爸的房子也不給我,我一個人可憐呀!你看這房子,那還不是我爸的?我們兄弟姐妹都有份。”
總有那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見了公公說,你看你弟弟一個人多可憐,你還要和他爭房子,你也安心?
公公嘴笨也不會說,只能自己生悶氣。他自己掏錢買房子,最后卻成了搶房子的人。
這個時候,爺爺還活著,家里人都知道怎么回事,三叔沒敢當著爺爺和大家的面說這話,就在外面嘀嘀咕咕,這事就暫時壓下去了。
4
爺爺去世時,這件事又被扯出來了。
爺爺在世的時候,給了姑姑9萬塊錢,自己住的房子給三叔,死后20個月的工資給我公公(但政策有變,沒有那么多了)。
爺爺喪事的錢也從這里出的,辦完后,就剩1.7萬了。
這個錢在三叔那里,公公的意思,你只給我1.5萬就好了,這事就完了。
沒想到,三叔不但不給錢,還說我們住的房子拆遷了,得了大頭還賣乖,話說得非常難聽,說不顧兄弟情誼,惦記這點錢之類的。
這可把我公公氣壞了,自己付出那么多,到頭來還被埋怨,兄弟倆大吵一架。
現在三叔也不給公公錢了,兩兄弟現在也不來往,誰也不理誰了。
姑父去世后,姑姑就去上海給大女兒看小孩了,因為疫情,爺爺去世,也沒有回來。
姑姑的態度,你們鬧吧,我不參與。
我咨詢了楊穎律師,我們家的房子,房本上寫的是公公的名字,按照法律,和三叔他們半毛關系都沒有,他也搶不走。
讓人鬧心的就是,他在外面胡說八道,讓公公很生氣。
我和老公都勸公公,別人愛怎么說咱們也攔不住,不能因為誰說上幾句話,咱的日子就不過了,過好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有時間了,我們也帶著Allen經常去看看公婆,讓他們開心一些。
還有,這件事我們家一點都不被動,爺爺住的房子,沒有明確遺囑,按照法律規定,應該也有我公公的份,真鬧起來,就分他房子,告訴他什么才是真的搶房子。
公公還沒有爭什么房子,沒想到三叔倒惦記起我們的房子了,總是給外人展現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他過得不容易。
公公是不會要這套房子的,爺爺說給誰就給誰了,但卻可以利用這事做文章,不讓我們陷入被動。
如果爺爺的老房子(房產證寫的是爺爺的名字)要拆遷,或者三叔要賣那套房子,過戶等,需要公公配合簽字,這也很簡單,你把那1.5萬我們應得的給我們,我們再簽字。
我們不占你便宜,但也不能總吃虧呀。
目前,這事就先放這里了。
我和老公商量了,只要三叔不再鬧騰,這事兒就過去了,該怎樣處就怎樣處。
但是,如果三叔再鬧騰,我老公就出面找他談一次。
告訴他,再鬧我們就起訴分爺爺這套房子,一分錢也不會讓的,反正我就在律所工作。
對于三叔這樣的人,和他打感情牌一點用沒有,他要是重感情,也不會鬧到今天,就要讓他實際利益受損,他才有所忌憚。
*作者:楊穎,律師,自2009年入行至今,每年辦理很多各種類型的案件,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現在致力于更新“我是楊穎”公眾號,想要通過普法告訴大家,法律人也是有溫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