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是不是經常在生活中遇到孩子承諾了但完不成的情況呢?
一直以來,我對孩子要求都不高,因此孩子在家基本都是玩耍為主。直到去年,孩子馬上要開始上小學了,我覺得孩子天天這樣玩也不是事,于是跟孩子約定好,做了一個簡單的計劃:每天晚上跟一款學習軟件學習識字,學習完大概也就20分鐘,其余的時間還是她自由支配。
按理說計劃很簡單,孩子也覺得可以完成,于是簽字畫押,正式執行。
但是實際執行卻不是這樣,孩子經常玩的不亦樂乎忘記時間,因此總會把任務忘掉。一開始我還很有耐心的提醒她,但是提醒多了好像任務成了我的責任,于是我就有時候忍不住發火,教訓孩子:這任務是不是你同意的?任務很難嗎?這么簡單的任務你都完不成?你哄著我玩呢?
孩子還很委屈,有時候都忍不住哭了。
我相信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種情況,明明跟孩子說好了,孩子承諾完成的事,到時卻往往完不成。如果任務很難也就罷了,但是大多數時候都是特別簡單的任務,孩子努努力就可以完成的,卻因為孩子的惰性導致承諾沒有完成,這就使得很多父母惱火,就跟我一樣,覺得孩子是“爛泥扶不上墻”,對孩子特別失望,因此就容易發火。
我們要解決問題,就先要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那么孩子的承諾為什么總完不成呢?
首先,孩子完成承諾的動機不足
喜歡獲得孩子承諾的父母應該是尊重孩子的,他們不希望直接命令孩子去完成任務,而是希望通過跟討論的方式獲得孩子的承諾,從而調動孩子的積極性。
這本身是一種好的教育方式,但是盡管父母表現的是征求孩子的意見,很多時候這里面也不可避免的包含著父母權力成分,孩子會顧忌:如果他們不承諾可能就會受到父母的批評,因此他們的承諾表面上是公平公正自愿選擇的結果,但是事實上有很大一部分也是被迫的。
比如我們跟孩子討論看手機要看多久,如果孩子自愿選擇的話,他肯定是想看多久就看多久,但是當父母跟他們討論時,他們肯定會知道這種答案是不合適的,因此他們會揣測父母的心思,同時根據自己的需求給出一個合適的答案。
所以,孩子的承諾盡管表面上看是他們自愿選擇的結果,但是不可避免的帶有被父母強迫的成分,因此在完成承諾時就可能動力不足,有些抵抗情緒。
其次,孩子的自控能力差
造成孩子完不成承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自控能力問題,這也是我們通常認為孩子完不成承諾的原因。相對來說孩子的自控能力更差,他們更容易受自己的本能控制,因此孩子上一秒答應的事,可能下一秒就給改了。
比如孩子原本把玩具送給了別人,但是過一會他可能就不愿意給了,想要再要回來。
最后,孩子忘記了承諾的事情
在我看來,孩子大部分承諾做不到的情況屬于這種。
很多時候,孩子承諾的事情很簡單,隨便執行一下就可以完成,但是他們卻沒有完成,不是他們自制力不行,也不是不愿意去做,而是他們忘記了。
我曾經讓孩子設計過玩手機的計劃,每天晚上到時玩手機,但是孩子經常也是忘記,需要別人提醒才記起來去完成。孩子不喜歡玩手機嗎?肯定喜歡,但是因為孩子沒有時間觀念,玩起來就什么都忘了,所以他們很容易就把承諾的事情給忘了,當然也就完不成承諾了。
我們分析了孩子經常完不成承諾的原因,那么我們要促使孩子首先自己的承諾,就需要從這幾方面下手。
第一:如何激發孩子的動機
從理論上來說,我們激發了孩子越大的內在動機,孩子就越有動力去兌現自己的承諾。但是如何激發孩子的動機,這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我一兩句話說不清楚,我只說一說我教育孩子中總結的一點經驗。
首先,承諾越是孩子自己獨立做出的,動機越強。
假使孩子的承諾是自己做出的,沒有一點父母的強迫成分,那么孩子的動機就會越強,因此父母在提出承諾之前,應該盡可能的創造環境,因勢導利的引導孩子自己做出承諾,這樣孩子的執行力就會很強。
比如說要教育孩子自律,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看一個自律的電影或動畫,看完后激發孩子的自律心,這時提出自律,孩子便會有很強的執行信心。
總之,盡量減少承諾中的父母成分,讓孩子對自己承諾,而不是為父母承諾。
其次,把獎勵融入到承諾
這是我在培養孩子自律性中常用的一種方法。
我讓孩子自己設計日常計劃,一天中要干什么。計劃中不僅是有學習,還有玩手機看電視的。孩子肯定是想看電視玩手機,所以他對計劃就有了強烈的執行動力。而在具體執行的過程中,他肯定不能光完成玩手機看電視的任務,這樣他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了。
第二:如何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力
這個我沒啥好說的,自控能力一方面是受孩子的生理影響,隨著孩子的大腦發育逐漸提高,另一方面,自控能力的提高是通過生活中方方面面來教育影響的,不是單一的一次承諾活動中就可以提高的。父母要想提高孩子的自控制力,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要處處著手,引導孩子自我控制,不要說等到最后臨時抱佛腳。
第三:如何讓孩子記住
我在給孩子制定計劃,即使很簡單的任務孩子也經常完不成,一開始我沒有意識到是孩子時間觀念問題,就覺得這么簡單的事情,孩子都記不住,因此特別容易發火。直到后來我給孩子買了個計時器,設定上鬧鈴,到點提醒,孩子就基本上再也沒有忘記過完成自己的任務,兌現自己的承諾。
所以如何讓孩子記住其實是牽扯到時間觀念的問題,而這恰恰又是孩子缺少的,這也就導致孩子容易忘記自己的承諾。那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很簡單,買一個計時器提醒孩子就行了。
面對孩子承諾了總是辦不到的問題,父母不是對著孩子大吼大叫批評孩子,也不是指責孩子不信守承諾,而是跟孩子一起發現問題,找到自己為什么沒有遵守承諾,然后解決問題,這才是父母的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