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馬云就是個“傻”孩子,這么說的依據有二:一是愛看武俠小說,所以愛打抱不平,一次為了朋友打得縫過13針;二是成績不好,對學習一點都不上心,學習偏科嚴重,數學成績最差,后來高考的成績還考過 1 分。
這是一張拍攝于1980年的照片,照片中的澳大利亞男孩David Morley在與家人在杭州旅游時被“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問好,男孩希望和他對話練英語。于是,Morley就和男孩成為了筆友。后來馬云還曾受他所邀去澳大利亞游玩,并見識了海外的世界。Morley開玩笑,說他可能在無意中啟發了日后的中國首富。看來這位Morley先生十分自信,還可以跟很多人“吹噓”自己年少時多么牛,啟發了現在的中國首富。對于這張馬云舊照,很多網友感慨馬云小時候“長得還不錯”、“顏值挺高的”。也有網友看到了更深層的問題,那個年代小小年紀就主動和外國人交流,“起碼不是池中物”、“天賦異稟”、“他日必成大器”。不過眼尖毒舌的網友們早已發現了另外一個槽點;馬云小時候就穿得起牌子。
李彥宏出生于山西省陽泉縣一個普通工人家庭。有3個姐姐1個妹妹。父親常常帶李彥宏去看戲曲電影,為此他還一度迷上了戲曲。山西陽泉晉劇團招收學員時,他去了,劇院老師從一招一式中看到了一種靈氣,決定錄取他。說他白里透紅,水靈得很。
但李彥宏對戲曲的興趣很快就淡了。后來考入北大,出國,最后創立了現在的百度搜索。
1971年出生的馬化騰在海南出生、深圳長大。相比同時代大部分互聯網創業者,馬化騰有著不一樣的家庭背景。
馬化騰的父親馬陳術是南下干部,馬陳術生于1940年,中共黨員,中專學歷,經濟師,曾擔任交通部海南八所港務局會計、統計員、計劃科科長、副局長,深圳市航運總公司計財部經理、總經理,深圳市鹽田港建設指揮部副總指揮,深圳市鹽田港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7年馬陳術被選為鹽田港上市公司的董事,現已退休。
馬陳術是李嘉誠的鄉黨,所服務的鹽田港又是李嘉誠最喜歡的業務形態之一,加上第一次給騰訊做風險投資者中出現過香港盈科的身影,因此很多人都在猜測馬化騰的父親與李嘉誠之間是不是有很多交往,
和馬云不同,馬化騰的童年很乖,是個悶葫蘆。他從小酷愛天文學,一直夢想成為天文學家,那時候最大的興趣是和天上的星星交流。
劉強東生于江蘇省宿遷市的一個小鎮子上,家里很窮。小時候家里窮到一連數年每天的三餐只有紅薯和玉米,一年只能過年吃到豬肉。有一次采訪時劉強東,“宿遷醬豆蘿卜干子。”他特地用家鄉話原汁原味地描述著一種兒時常吃、至今也沒有吃膩的食物。“干”字被刻意念成三聲,軟塌塌的咸菜似乎也一下子有了某種硬度。童年的貧窮給劉強東打上了很多烙印。
雷軍出生于湖北省沔陽縣剅河鎮趙灣村,他在這里度過了9年的童年時光。雷軍從小就思維活躍,喜歡突發奇想做一些發明創造。他看到母親每天晚上忙到很晚才點火做飯,就嘗試自己制造一臺電燈給她照明。他買來兩節干電池和一只燈泡,裝在自制小木匣中,再接上電線,一臺可以四處移動的照明燈就做好了。這是湖區第一盞電燈,雷軍晚上提著電燈跟隨母親圍著灶臺轉,內心的成就感自不必說,鄉親們都夸獎他聰明伶俐。
周鴻祎1970年出生于河南,在鄭州市上學。小時候,他跟很多70-80后的孩子一樣,愛吃爆米花、泡泡糖,喜歡看電影、聽收音機……
聰明的周鴻祎用了三分之一的精力就把“成績好”完成了,剩下的三分之二精力則用來惹麻煩。罰站、被粉筆砸、被尺子打、被轟出教室都是周鴻祎的家常便飯,還因為把老師畫成豬頭、偷偷弄斷老師的教鞭、在女同學文具盒里放水蛇、打碎教室玻璃窗等舉動,讓老師和同學抓狂不已。
直到后來因為在各項全國大賽中表現優異,人生發生了轉機,被保送進西安交通大學教改班,學習計算機,直到開創了現在的360全家桶。
俞敏洪1962年出生于蘇南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父親是一名木匠,母親則是當地生產隊的婦女隊長,俞敏洪還有一個姐姐,是一名赤腳醫生。本來有個哥哥,但四歲時得了肺炎,不及時治療死了。那時,俞敏洪的身體一直不太好,幾乎天天都要打針。哥哥的離去給母親帶來了陰影,只要俞敏洪的身體有一點毛病,她就送去打針。因此俞敏洪對打針留下了陰影。
父母的勤勞和樂于助人的處事風格對童年的俞敏洪性格養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那時候大家都不富裕,母親常說幫助別人本來就是一件快樂的事,自己有困難的時候別人也會愿意幫你。”俞敏洪高考落榜兩次,第三次終于考入北京大學。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卻因私自賺外快而被處分,一氣之下辭職干起了英語培訓個體戶,打造了現在的培訓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