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原產于近東地區(qū),又稱胡桃、羌桃,與扁桃、腰果、榛子并稱為世界著名的“四大干果”。既可以生食、炒食,也可以榨油、配制糕點、糖果等,不僅味美,而且營養(yǎng)價值很高,被譽為“萬歲子”、“長壽果”。在西歐各國,它又是圣誕節(jié)等一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的節(jié)日食品。另有一種山核桃,又叫野胡桃,是我國浙江杭州的土特產,營養(yǎng)與核桃基本相同。 常食核桃不但不升高膽固醇,還能減少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所以很適合動脈硬化、高血壓和冠心病人食用。因核桃含量脂肪,所以能潤腸,大便秘結,并可使體型消瘦的人增胖。核桃仁中的脂肪主要是亞麻油酸,是人體理想的肌膚美容劑,經常食用有潤肌膚、烏須發(fā)的作用。 適合人群:所有人都可食用。 適用量:每次20克。 溫馨提示:因含有較多脂肪,所以一次吃得太多,會影響消化。有的人喜歡將核桃仁表面的褐色薄皮剝掉,這樣會損失掉一部分營養(yǎng),所以不要剝掉這層薄皮。 說起核桃,很多人都愛吃,愛它的香味和味道,也都知道它是補腦佳品。核桃的保健功能,扮演著多重角色:它既是有益健康的食品成員,又是致肥的兇手。讓我們來看看它的多重身份吧! 角色一 在1993年,英國的一份醫(yī)學報告指出,盧馬蓮達大學的營養(yǎng)學家在一個實驗中證實,男性以核桃代替高飽和脂肪食物后,他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明顯下降,這與核桃含有的不飽和及飽和脂肪酸有關。脂肪酸能幫助減少血小板積聚,防止它們組成聯(lián)盟,阻塞血管。不飽和脂肪已被廣泛知道能有效減低膽固醇含量,而在核桃中,不飽和脂肪與飽和脂肪的含量比例是7:1。不飽和脂肪是制造脂肪酸的重要元素之一,但我們的身體不懂自行制造脂肪酸,只能從日常食物中吸收。 核桃除了擁有豐富的脂粉資源外,還含有大量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特別是蛋白質、硒和維他命E。纖維是有效減少膽固醇的物質,而硒和維他命E都有抗氧化特性,能積極保護心臟,防止冠狀動脈硬化等癥。 角色二 長期以來,中醫(yī)早已肯定核桃的食療價值,認為它有多種療效:腰痛骨軟(豐富鈣質有助強健骨骼)、精神不振、失眠(含維他命B1促進新陳代謝)、哮喘(維他命E有助防止氣喘)、潤腸通便(纖維和不飽和脂肪酸有助腸道蠕動旺盛)、潤發(fā)(維他命E有抗氧化功能,使皮膚幼嫩,頭發(fā)烏黑)等。此外,核桃形似人腦,“以形補形”,加上豐富的蛋白質和磷,被稱為“補腦”食物,能調節(jié)神經系統(tǒng),增強大腦活力和記憶力,補充人體必需而又缺乏的肌醇和乙酞膽堿,對青少年用腦過度、中年記憶力退化、老年性癡呆等疾病的防治具有令人滿意的效果。 角色三 所謂“一斤花生一斤油”,身為果仁一族的核桃,當然不能避免“滿載油脂”的命運。無疑,它的脂肪含量很高,熱量也很高,所以大量食用就可能會有增肥效果。增肥不會增加血膽固醇含量,但容易增加體重。核桃的含油量中有55%~58%的不飽和脂肪酸,它是核桃最具營養(yǎng)價值的部分,但其珍貴的油不易被人體吸收。其實,要想吃核桃補腦強心,又不怕增肥,除了控制食用量外,還可以食用經過加工的核桃產品來達到目的,例如核桃粉、核桃露等。有資料稱,每245ml核桃露相當于四粒以上核桃的營養(yǎng),其獨特之處是維持了核桃仁的全部天然營養(yǎng)成分,還能將核桃中的“油”作均質處理,使其更利于人體吸收,這樣就能有效避免油脂堆積。 冬季滋補 吃點堅果 深秋時節(jié) 堅果飄香----秋天是由黃轉紅的季節(jié)。隨著天氣的逐漸轉涼,夏天的綠葉逐漸變成黃色,到了深秋的時候,黃色葉子變成紅色,堅果也隨著紅色的葉子跳到了我們身邊。歷年來,堅果因為其美味香甜成為很多文人筆下的???,尤其到了深秋堅果上市的時候,看著干果攤大小不同的堅果,口水就開始往下流。 冬季是養(yǎng)生的季節(jié),適合多吃一些具有滋補作用的食物。堅果含有豐富的、對人體有 利的不飽和脂肪酸,以及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是專家推薦的最適合冬季食用的食物之一。本版為大家介紹的榛子、核桃、杏仁、腰果,被人們稱為“世界四大堅果”。它們不論從營養(yǎng)成分還是從口感上來說,在各種堅果中都屬于佼佼者,冬季適當多吃一些,會讓你的身體更加強壯。 榛子降低血脂 堅果共分為兩種:樹堅果和種子。榛子、核桃、杏仁、腰果這“四大堅果”都屬于樹堅果,也就是植物的精華部分,含有亞麻酸、亞油酸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以及維生素B、維生素E和磷、鈣、鋅、鐵等微量元素。 在“四大堅果”中,榛子不僅被人們食用的歷史最悠久,營養(yǎng)物質的含量也最高,有著“堅果之王”的稱號。在我國的《詩經》中,就曾有人們食用榛子的記載;明清年間,榛子甚至是專為宮廷所享用的堅果。吃榛子在古代歐洲也是一件流行的事,它們種植榛子的歷史有700年之久。 最初,人們只是把榛子當作一種很好的天然食物,但隨著對其研究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發(fā)現,它對健康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美國波蘭特大學在實驗中發(fā)現,榛子中含有很強的抗癌成分,對于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癥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可以延長病人將近一年的生命。此外,榛子中鎂、鈣和鉀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很高,長期食用有助于調整血壓。 在榛子的主產地土耳其,除了單獨食用以外,它更是各種糕點、冰淇淋、巧克力等甜食中不可缺少的搭配。土耳其人日常以肉食為主,燒肉或烤肉是最主要的食物,但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大部分土耳其人的血脂指標都很正常,并沒有因為吃肉而損害健康。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醫(y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解釋,這是因為榛子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避免了肉類中飽和脂肪酸對身體的危害,能夠有效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 很多人認為榛子吃多了容易覺得膩,其實,它本身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具有開胃的功效,其中豐富的纖維素還有助消化和防治便秘的作用。對于每天坐在電腦前工作的白領來說,多吃點榛子等堅果,可以增強面部肌肉的咀嚼能力,進而起到提高視力的效果。 目前,干果店的榛子大致分為兩大種:小榛子(包括毛榛子和平榛子)和進口大榛子。小榛子的口感較好,香味純正;毛榛子的根部略向外鼓出,呈圓弧形,果仁甘醇芳香;平榛子的根部則較為平滑,果仁香甜;大榛子多是從土耳其或美國進口的,色澤好、個頭大,但味道比較淡。 在榛子的吃法上,既可生食,也可炒食。把果仁碾碎,做糕點時放進去,或者加在牛奶、酸奶、冰淇淋里,做成榛子乳、榛子脂等,也是非常好的吃法。另外,還可以用榛子來煮粥:將榛子、蓮子、粳米放在一起,煮成“榛蓮粥”,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yǎng)豐富,癌癥和糖尿病人平時可以多喝些。 由于榛子中含有豐富的油脂,膽功能嚴重不良者,平時應該少吃。西班牙科學家的一項研究認為:普通人每周吃5次,每次吃25—30克的榛子較為合適。 核桃可以美容 含多種維生素,能“潤肌膚、烏須發(fā)” 核桃在中國被稱為“長壽果”,在國外則被叫做“益智果”,從古到今,它都被認為是最適合腦力勞動者食用的堅果。 據史料記載,早在我國隋唐科舉時代,疲倦緊張的考生們就以吃核桃來健腦。在日本,營養(yǎng)學家發(fā)現,每天吃核桃的兒童,其焦躁不安、厭學的狀況會有很大的改善。研究證明,這是因為核桃含磷脂較高,可維護細胞正常代謝、 防止腦細胞的衰退、提高大腦的生理功能,具有促進腦循環(huán)、增強記憶力的作用,能夠緩解用腦過度。 除了健腦以外,核桃的美容作用近年來越來越為人們所重視。中醫(yī)認為,核桃有“潤肌膚、烏須發(fā)”的作用;現代營養(yǎng)學則認為,核桃中含有的多種維生素可以提高皮膚的生理活性,平時常喝點容易消化吸收的核桃粥,能讓皮膚更加細嫩,面色更加潤澤。 此外,核桃中的亞油酸含量為65%,亞麻酸含量為18%,同其他堅果一樣,這些不飽和脂肪酸能調節(jié)膽固醇代謝,對動脈硬化、心腦血管病患者很有幫助。核桃有很多品種。按果殼光滑程度分,有光核桃和麻核桃。光核桃取仁容易,種仁飽滿香甜不澀;麻核桃含油比較高。按果殼厚度分,有薄殼核桃和厚殼核桃。市場上還有一種山核桃,個比較小,營養(yǎng)價值和普通的核桃基本相同,只不過吃起來味道更香一些。在核桃中,有一種原產于北美洲的黑核桃營養(yǎng)價值是最高的,但它果核堅硬,出仁率很低。在美國,黑核桃仁價格高于普通核桃仁4倍以上。目前國內也有生產的,但產量很小。 在吃法上,單吃核桃仁很多人會覺得有苦澀的味道,采用煮、蒸、燉、炒,或配制糕點、糖果等多種吃法可以適當地減少澀味。在搭配上,核桃與薏仁、栗子等煮粥,可治尿頻;與芝麻、蓮子同吃,補心健腦的效果更好。不過,正在上火或腹瀉的人要注意,最好少吃。
腰果的主要產地是非洲的莫桑比克,在中國的海南和云南也有種植,不過量較少。生腰果曬2—3天,其含水量降至一定水平后,再經過烘干才是我們吃的腰果仁。 與榛子、核桃、杏仁等其他堅果相比,腰果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含糖量比較高,能占到總營養(yǎng)成分的25%左右,而榛子的含糖量為15%,杏仁為10%,核桃則只占8%。因此,腰果在沒加工之前,吃著稍帶一點甘甜的味道。 腰果中的脂肪含量占47%、蛋白質為22%,此外,還含有維生素及鋅、鈣、鐵等微量元素。腰果所含的脂肪,大部分也是不飽和脂肪酸,其中的亞油酸和亞麻酸可起到預防動脈硬化、腦中風等疾病的作用。不過,與其他堅果相比,腰果中對人體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要稍高一些,占到20%左右。四大堅果中,核桃的飽和脂肪酸含量最低,只有6%,而杏仁有10%,榛子有7%。因此,腰果的食用量一定要適當控制,避免吃得太多。 此外,腰果含有多種過敏原,對于過敏體質的人來說,可能會造成一定的過敏反應。因此,第一次吃腰果的人,最好不要多吃,可先吃一兩粒后停十幾分鐘,如果不出現過敏反應再吃。 杏仁含鈣比奶高 杏仁不僅是一種營養(yǎng)素密集型堅果,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和鈣、鐵等礦物質,在許多文化中,它還是浪漫和健康的代表。中醫(yī)也認為,它可以潤肺除燥,尤其適合 寒冷干燥的冬季食用。 杏仁中富含的維生素E在希臘語中是“小孩新生”的意思,因此,羅馬人喜歡向新婚夫婦揮灑杏仁,寄予美好的愿望。據研究,喜馬拉雅山民平均壽命在90—100歲之間,也與他們在生活中習慣吃杏仁有很大的關系。美國塔福茨大學福瑞·布魯伯格博士認為,杏仁之所以具有長壽的作用,除了因為它像其他堅果一樣,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E,還與它的硒含量較高有一定的關系。 杏仁中硒的含量為各類堅果之冠。研究表明,硒是防癌能力很強的微量元素,此外,它還是一種帶負電荷的非金屬離子,在人體內能夠與帶正電荷的金屬離子結合,把誘發(fā)病變的鉛、汞、鎘等金屬離子排出體外。因此,硒也被稱為“天然解毒劑”。硒和杏仁中的維生素E結合,能更好地起到清除人體內自由基、預防疾病和抵抗衰老的作用。這就是為什么吃杏仁與長壽具有一定關系的原因。 此外,杏仁中的其他礦物質含量也很高,比如鈣,是我們普遍認為含鈣量較高的牛奶的2倍。 目前,全球80%的杏仁都產自美國的加州,這些杏仁的個頭比較大,可以直接食用。而中國出產的杏仁大多個頭比較小,其中有一種扁杏仁,比一般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要更高一些。 杏仁可以滿足各個年齡段人群的需要,因此在食用上,沒有太多的限制。一般來說,每周進食2次杏仁,每次一把(30克)左右,大約20—25粒,長期堅持,患心臟病或冠心病的幾率就會降低50%。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杏仁皮中的抗氧化成分含量很高,因此吃的時候,最好不要將皮剝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