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說: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對于所有人來說,父母的存在就是我們心底里最深的牽絆,只要父母在,不管路途多遙遠,我們也愿意跨越千山萬水去與父母和親生手足見上一面,一起吃上一頓便飯就能撫慰疲憊的心靈。
但世間所有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也許就只能限于父母還在的時候,一旦父母不在了,有些親情就不可避免地會化為烏有。
對于親情有太高期待的人會因此傷心,即使他們從來不愿意承認,兄弟姐妹從來不是一家人,很現實。
01. 兄弟姐妹之間更容易嫌貧愛富
也許有人會覺得,嫌貧愛富這個詞語不合適出現在兄弟姐妹之間,用上了這個詞語就是對親情的一種傷害。
我們都喜歡看到事物美好的一面,這本無可厚非,但現實中的真相往往都會帶著七零八落的傷害,很難避免。
兄弟姐妹之間嫌貧愛富并不是一種少見的現象,你不能沒有遇見就否定這個現象的存在。
最容易發現這種現象的是節假日里的家人相聚,那些有錢的會自動分成一個圈子,那些穿著一般的就會自動被隔絕在圈子之外……
這完全是兄弟姐妹之間嫌貧愛富的結果,在現實生活中,財力比拼的成功或失敗,直接影響了相聚時地坐在左右兩邊的人是誰。
02. 兄弟姐妹之間有更多斤斤計較
兄弟姐妹之間的斤斤計較,通常會傷到彼此的感情,但越是在乎太多,就越容易計較得失。
特別是對于父母給予的偏愛,無論表面再神經大條,他們都無法忽略掉那一些細微的差別。
父母給的也許并無不妥,但總是會有人輕易地挑出錯來,讓一些本不是錯誤的事情放大,讓一些在人際交往中可以被原諒的吃虧成為矛盾的導火索。
小佳最近就無奈地遇到了這樣的事情,她的父母可憐她全職帶娃沒有收入,擔心她會因此被人拋棄。于是總隔三岔五地給小佳一些小錢,讓她得以安心地過日子。
父母本是一片好意,可惜他們給小佳補貼的并不多的金錢,卻會成為其他兄弟姐妹眼中的偏心。
不管你是否承認,兄弟姐妹之間的計較多半來自于父母的安排,有時候他們不是真的想爭那些東西,在父母的冷落之下他們更想要的,是絕對意義中的公平。
03. 兄弟姐妹之間的人情往來有更多攀比
一個年輕人說過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他有幾個親姐,經濟條件各不相同,其中一個姐姐出手闊綽,過年時給了他一個200元的紅包。
而另一個姐姐卻用嶄新的紅包袋子,給年輕人包了一個大紅包,拿出來僅僅只有小小的10元錢,他當時特別生氣,只覺得這個姐姐看不起他,紅包給這么小就算了,還用這么好看的袋子哄騙他。
可隨后聽到姐姐的訴說時,他又感到無比心疼。包小紅包的姐姐說,過年時連怎么包紅包都變成了一場攀比,她的經濟條件比不過其他人,再加上花費太高,她只好用好看的包裝來欺騙外人。
這位年輕人的姐姐毫無疑問地被卷入了人情往來的內卷中,在小小的人情社會中卷入了攀比的漩渦,而這場攀比的戰爭,是在兄弟姐妹之間發起的。
這樣的攀比其實是幼稚也無意義的,但偏偏兄弟姐妹們風氣如此,就是喜歡攀比,就是喜歡用攀比得來的成功去傷害別人,現實且虛榮至極。
如果你還把兄弟姐妹當成一家人看待,你會被他們帶著領略世間人性的現實,人還是那些人,只不過是心變了,價值觀人生觀也變了。
我知道,你當然不會希望自己是一個這樣現實的人,也希望你能秉守初心,把生活過成自己的,而不是被迫于兄弟姐妹漸行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