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茄科灌木,高約1米,主產寧夏。開出五瓣紫色小花,樹上結滿紅果,甚是喜人,果子晾干后就是您買到的枸杞子了。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常與菊花配伍。因有離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說,世人皆曉其補腎壯陽,殊不知枸杞還能添陰精而除虛火,如若不信,看看枸杞根皮就能明了——地骨皮。
枸杞子是灌木,就是長不高的小樹,枸杞樹一般高半米到一米左右,主要產自寧夏。
枸杞開出開出五瓣紫色小花,是不是非常漂亮。
秋天樹上結滿紅果,遠遠放去,甚是喜人。
果子晾干后就是您買到的枸杞子了。
枸杞子的藥用價值:
枸杞子能夠補腎益精,養肝明目。經常和菊花配伍:枸杞子養肝明目,菊花清肝名目。加入“六味地黃丸”中,就叫做“杞菊地黃丸”,最適用于剛上年紀,因為肝腎虧虛而導致的視物昏花。
有句諺語叫做:離家千里,不食枸杞。意思就是說枸杞有補腎壯陽之功,因此常常有人用枸杞子來補腎,最常見的就是買回家泡藥酒。在這個“全民腎虛”的時代,枸杞子承擔著沉重的使命,自然成為養生保健必備之品,但招致一系列藥商造假(見后文)。
說來可笑,遇到剛認識的人,一聽說我是中醫大夫,馬上伸入手來,讓我號脈,問道“我腎虛不?”其實哪有那么多腎虛?都是被廣告、“專家”誤導了的。真正的強身,需要您鍛煉身體;真正的保健,需要您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如果真的養生,不是補腎,而是養胃調脾。
不過適當的應用少許枸杞、菊花代茶而飲,還是可取的。
白白的米粥,加入幾粒枸杞點綴,也不失為開胃佳品
那些你不知道的枸杞的秘密:
剛才說了,大家都以為枸杞能夠補腎壯陽,殊不知枸杞還能祛火。怎么講?人體是陰陽平衡的,如果陰少了,陽就會偏多,而生內熱,中醫叫做虛火。最簡單的例子,如果您熬夜不睡,是不是會口干,這就是因為熬夜損傷陰液而產生的虛火,這種虛火不能吃苦藥瀉火,需要吃補藥清火。枸杞子就有這個作用。
為什么枸杞子能清虛火?了解中藥的聽過地骨皮吧,地骨皮是清虛熱的代表藥。但大多數人不知道,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樹根皮!(不足為奇,很多學過中醫的也不知道)
人體陰陽是平衡的,自然界也是。植物也是。如果吃枸杞多了難受怎么辦?熬地骨皮水就能解。吃枸杞子補身體最好的辦法,就是適當配合地骨皮。可以將枸杞子、地骨皮做成藥丸,每日早晚各服一丸,有補有瀉,不致身體陰陽出現偏頗。
下邊這段話是給學醫人看的,如果看不懂,請繞行啊,直接跳到下一部分。
《神農本草經》:主治五內邪氣,熱中,消渴,周痹。久服堅筋骨。
《本草綱目》:根……子……分而用之,則備有所主。兼而用之,則一舉兩得。世人但知用黃芩、連,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黃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陰火,謂之補陰降火,久服致傷元氣。而不知枸杞、地骨甘寒平補,使精氣充而邪火自退之妙,惜哉!予嘗以青蒿佐地骨退熱,屢有殊功,人所未喻者。此藥性平,常服能除邪熱,明目輕身。枸杞子、地骨皮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早晚各用一丸細嚼,以隔夜百沸湯下。
《醫學衷中參西錄》:乃因古有隔家千里,勿食枸杞之諺,遂疑其能助陽道,性或偏于溫熱。而愚則謂其性決不熱,且確有退熱之功效,此從細心體驗而得,原非憑空擬議也。愚自五旬后,臟腑間陽分偏盛,每夜眠時,無論冬夏床頭置涼水一壺,每醒一次,覺心中發熱,即飲涼水數口,至明則壺中水已所余無幾。惟臨睡時,嚼服枸杞子一兩,涼水即可少飲一半,且晨起后覺心中格外鎮靜,精神格外充足。即此以論枸杞,則枸杞為滋補良藥,性未必涼而確有退熱之功效,不可斷言乎?
那些你不知道的枸杞的秘密:
剛才說了,養生暢行,枸杞子需求量極大,為求賣相,枸杞子常被不法之商染色或硫磺熏過。染色的對象基本都是陳年枸杞,因為枸杞時隔一年以上就會退色。還有顏色鮮艷的,多是被硫磺熏過。因為枸杞正常風干后顏色一般會變暗甚至變黑。你一定要仔細看啊,你買的枸杞子是不是特別好看、特別鮮艷?小心是假的!!!枸杞子染色者掉色且泡水鮮紅,磺熏者有味且泡水無色。
(如果您周圍有人在天天吃枸杞子,千萬要收藏起來,轉發給他/她,給他/她提個醒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