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爆發的果阿戰爭,葡萄牙被印度打敗,殖民地果阿也丟掉了。而葡萄牙在1949年就加入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然而在這場戰爭中,北約根本沒有幫葡萄牙任何忙,也沒有任何反應。這是怎么回事?
其實究其原因也非常簡單。那就是北約國家的共同防御條款并不適用于這場戰爭。然而葡萄牙一步一步地作死的行動也導致這場戰爭的爆發,也砸碎了葡萄牙這個早已經衰落多年的歐洲列強的面具,顏面大失,最后的體面都沒有了。
果阿地區位于印度半島西側,總面積為3983平方公里,包括果阿、達曼和第烏島三塊地方。早在1510年葡萄牙殖民者就征服這一地區,但后來葡萄牙國力衰落了,在南亞次大陸殖民地爭奪戰中敗給了英國,而英國也給葡萄牙留下了最后的體面,沒有完全把葡萄牙的勢力全部趕出印度半島,畢竟英國認為葡萄牙和自己一樣,都是殖民者,沒有必要趕盡殺絕。
就這樣葡萄牙殖民者在統治果阿地區400多年,然而二戰后,歐洲列強在世界殖民體系瓦解,各大殖民地都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包括英國都退出了王冠上最耀眼的明珠——英屬印度,而葡萄牙偏偏不信這個邪,非要倒行逆施,對抗大勢。
然而印度憑借英國殖民者留下的家底,印度一獨立就成為一個地區大國,對于早已經沒落的葡萄牙,根本不放在眼里。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多次提出要收回果阿地區,但被葡萄牙殖民者拒絕。葡萄牙甚至在1951年和美國簽訂了《互助和共同防御條約》,認為借助美國就能嚇唬住印度,但葡萄牙人想錯了。
無論是葡萄牙加入的北約組織,還是葡萄牙和美國簽訂的條約,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那是基于葡萄牙本土受攻擊,條約才能收效。1961年,印度對葡萄牙發動了收復果阿戰爭。當時美國政府就表態了,所謂的共同防御條約只針對葡萄牙本土,但不包括葡萄牙的殖民地。
意思非常明確,美國不可能為葡萄牙的殖民地上的戰爭買單。而這場戰爭的規模也非常小,印度共計出動3萬大軍,真正參與戰爭的只有1萬多人,葡萄牙在果阿殖民地的軍警只有5000人,而且還沒有飛機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所以一兩天內就結束了戰斗。印度俘虜了葡萄牙軍隊3000余人,共計造成傷亡也只有50人左右。犧牲印度軍隊死亡22人,葡萄牙軍隊死亡30人。
葡萄牙最終為自己的無知和肆意妄為付出代價,失去帝國主義國家最后的體面,徹底淪為一個三流的國家。也不想一想,當時印度的地緣環境那么好,蘇聯和美國都爭相拉攏,葡萄牙的分量,在美國眼中是無法與印度相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