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中繁星點點,每個光點都代表著一顆星球。銀河系內恒星、行星、衛星等等數量多得數不勝數。每當我遙望宇宙星空時,我都不禁猜想,天空繁星眾多,傳說中的外星人到底藏在哪里呢?我們真的那么孤單嗎?
從理論上來說,宇宙內星體數量如此龐大,宇宙內很多星體其星球年齡也是十分大的,宇宙內理應廣泛地存在各種文明。
而如今,除了地球上誕生了地球文明,在其他星球上都還沒能看見任何生物的蹤影,更別提發展星球文明了。由此來看,現實和理論幾乎完全相對,由此形成悖論,這一獨特現象便是科學界著名的“費米悖論”。
接著,我們從宇宙的廣度和宇宙的年齡兩方面來進一步解讀“費米悖論”。
真正的宇宙星空廣闊而深遠,可不止我們頭頂這半邊天。天文學資料顯示,通過各種觀察設備,目前我們所能觀察到的星體大概有2500顆,我們能看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科學研究表明,銀河系內至少存在1000億恒星,行星、衛星等更是數不勝數。
我們放眼整個宇宙,宇宙內存在無數個如銀河系般大小的星系,同時也存在著比銀河系更大的星系。據不完全統計,宇宙內約存在著一萬億億顆與地球相近的行星,這簡直比沙灘上的沙子都要多!
從理論上說,這一萬億億顆星球無論是星球體積還是星球環境等都與地球存在諸多相似之處,那么它們孕育生命的可能性應該很大。可現實似乎并非如此,現實中,這些星球孕育生命的概率可能還不到一萬億億分之一,這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接著看宇宙的年齡,宇宙如今約為138.2億歲。在這漫長的歲月中,宇宙孕育了眾多星體。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我們知道,在宇宙形成初期,也有很多恒星或行星隨之形成,如今,這些恒星或行星也都十分年老了。
年長的星體經過了多年的演化和變遷,理應存在一部分星體條件較為優越的星體,例如星體環境位置適中,星體環境也適宜,星體資源也較為豐富。如此說來,這些星體孕育生命的可能應該是非常大的,可是現實和理論的差距怎么那么大呢?
對此,也有科學家表示,對于地外生命,我們也不必過于焦急和憂慮,有可能只是我們目前尚未發現它們而已,并不代表著它們存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也能與外生命來個親密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