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顏作為蜀中的一員大將,在蜀漢之中也是赫赫有名,而且他的資歷和實力都很強,蜀漢的許多將軍,都是嚴顏的弟子。張飛入蜀中,是走的是山道,趙云是從水路入蜀,按理說,趙云應該比張飛更快才對,畢竟山道崎嶇,而且道路崎嶇,如果他們反抗的話,張飛的速度會大打折扣!不過,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張飛在走山路的時候,居然比趙云還要先一步趕到了指定的戰場!而這一切,都是因為嚴顏!
嚴顏是蜀中的一員大將,他在巴郡駐扎了一支軍隊,張飛本欲進攻巴郡,卻被嚴顏死死拖住,張飛便用計策騙過嚴顏,引誘嚴顏先發制人,最后才將嚴顏擊潰。嚴顏在張飛面前,不但不肯跪下,反而在眾人面前痛罵張飛,說張飛攻打益州,實在是太不厚道了,張飛勃然大怒!
嚴顏這句話,直接點到了張飛的痛處,張飛攻打益州,實在是太不厚道了!本來劉璋請劉備去蜀,就是為了幫助他對抗張魯,劉備卻反戈一擊,這算不上忠心?這與劉備的仁義之名,簡直是背道而馳!所以張飛才會暴跳如雷,要將嚴顏斬殺。而嚴顏,面對暴怒的張飛,卻是怡然不懼,一副寧死不從的模樣。張飛最后還是被嚴顏的義氣所打動,把嚴顏給放了。在嚴顏的帶領下,一路之上,所有的關卡都投降了,張飛輕而易舉的就通過了所有的關卡,來到了指定的戰場!
可以說,沒有了嚴顏的幫助,張飛就算再怎么勇猛,也不可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將所有的關卡都給攻破!嚴顏若是死了,張飛每一次通過關卡,都會經歷一場腥風血雨,他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趕到戰場,救下劉備!
嚴顏是蜀中的一位名將,實力出眾,在張飛、劉備的心目中,都是張飛的得力助手,在劉備登上益州之后,嚴顏更是被封為大將,聲名赫赫。但詭異的是,從那以后,嚴顏就再也沒有任何成就,很多人都以為,嚴顏投靠劉備后,一事無成,甚至消失得無影無蹤,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其實我覺得原因主要有以下三點。
嚴顏雖是蜀中的一員大將,但他有一個很大的特點,那就是年齡過大,在戰場上,年齡越大,就越危險,別說是自己陣營的猛將了,就算是主公,在安排戰斗的時候,也會把那些年長的將軍派到后面去,而不是讓他們上前線!
自從向張飛投降之后,嚴顏就在戰場上打了幾場仗,發揮得很好,特別是漢中一戰,他和黃忠的配合堪稱完美,就算是張郃,也無法與之匹敵。嚴顏在這一戰中的表現十分出色,堪稱智勇雙全,但在這一戰中,嚴顏卻被調到了后方,由張飛、魏延頂替,這也是嚴顏年事已高,不習慣前線作戰的緣故!黃忠也是如此!
黃忠是不是很厲害?五虎大將,長沙一戰,與關羽一戰而不敗,最后更是以弓箭壓制關羽,如此實力,讓所有人都為之震撼,按理說,黃忠在蜀漢一方,應該是無敵的存在才對。不過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蜀漢一方并沒有將黃忠放在眼里,最典型的就是關羽,趙云,還有魏延!
關羽本來就沒把黃忠放在眼里,當初諸葛亮曾警告關羽,黃忠是荊州的一員大將,需要謹慎對待,但關羽卻覺得黃忠只是個老家伙,沒什么好怕的。黃忠在定軍山一役,以一己之力,擊殺了曹魏統帥夏侯淵,被封為五虎將,關羽卻覺得黃忠不配與他合作,可見關羽對黃忠的敵意,根本就沒把黃忠放在眼里!
趙云是歷史上有名的“君子”,從不招惹任何人,但是漢中之戰,他居然公然對黃忠的實力提出了質疑!張郃帶兵攻打蜀,諸葛亮本想讓他前去迎戰,結果趙云出言反對,說黃忠年事已高,未必能打得過張郃,所以想讓諸葛亮收回他的命令!在許多人眼中,趙云這樣做,完全是出于大局,然而,誰又能忘記,趙云曾經在三十招之內,就將張郃給打敗了!趙云居然覺得黃忠打不過自己的對手,這不是明目張膽地看不起自己么?
關羽趙云的實力,讓他們有看不起的資本,但魏延的表現,卻是讓所有人都始料未及!魏延雖然號稱五虎之首,但誰都看得出來,魏延的實力和張郃不相上下,和五虎將軍相比,差距實在太大了??墒?,就是這樣的實力懸殊,魏延居然敢公然挑戰黃忠,要與黃忠一戰,可見他對黃忠的輕視之心!
總體來說,蜀軍對老將的敵意更重,別說是嚴顏了,就算是黃忠,也受到了不少人的懷疑!而劉備作為主公,對這位將軍的實力也有很大的懷疑,也正是因為他的懷疑,黃忠才會在夷陵一役中,鋌而走險,身受重傷!劉備一方對這位老將的實力產生了懷疑,自然會將嚴顏從前線調走,讓他留在前線坐鎮,坐鎮后方,戰功肯定是不夠的,于是嚴顏便“銷聲匿跡”了。
漢中一戰,嚴顏雖然被調到了后方,但他還有東山再起的機會,蜀漢的勢力越大,嚴顏就越有用武之地,畢竟劉備還缺少帶兵打仗的人才!然而,就在這時,嚴顏的機會被打斷了!
漢中之戰,劉備一方展現出了強大的實力,嚇得曹操心驚膽戰,曹操便與孫權聯手,聯手攻打荊州,與劉備為敵!按理說,劉備應當派遣使臣與孫權接觸,以求孫權的支持,但劉備卻是心灰意冷,不但沒有派人與孫權聯手,還派關羽攻打樊城,以武力震懾孫權,這才導致了襄樊之戰!
襄樊一役的結果,眾人都心知肚明,在這一戰初期,關羽以摧枯拉朽之勢,將曹軍打得落花流水,然而在這一戰后,關羽被孫權伏擊,最后被孫權生擒,當場擊斃!從那以后,劉備陣營不但失去了關羽,還失去了荊州,蜀漢的格局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此前,劉備集團以“北征中原”、“扶植漢朝”為己任。但荊州之變后,劉備集團的目的就是要對東吳發動進攻,并占領荊州。而劉備在夷陵一役中的慘敗,讓蜀漢陷入了被動,嚴顏再也沒有東山再起的可能,只能老老實實地守在后面!
劉備在夷陵失敗后不久過世,蜀漢政權由諸葛亮控制。諸葛亮登基之后,劉備的錯誤戰略發生了變化,他主動與東吳結盟,共同對抗曹魏,看來嚴顏是要卷土重來了。然而,諸葛亮的這一招,卻讓嚴顏徹底絕望!
蜀漢的利益,實際上分為三大勢力,一股是本地的益州勢力,一股是東州的異族勢力,一股是荊州的異族勢力。諸葛亮以荊州為核心,東州為次要,益州為被壓制的對象。在這樣的用人政策下,諸葛亮對荊州、東州的人才更感興趣,益州本地的人才也會被壓制,嚴顏雖然是劉備的人,但畢竟是益州的人,在益州也算是小有名氣,諸葛亮當然不會重用這樣的人,所以諸葛亮每次北上,都會把嚴顏留在身邊。所以嚴顏不得不駐扎在蜀漢的后方,直到老死,一事無成!
總體而言,《三國演義》中,嚴顏將軍歸蜀之后,沒有太多的成就,有三點!一、嚴顏的年齡過大,對他的能力產生了懷疑。二、蜀漢形勢劇變,使國家實力銳減,從進攻轉為防守。三、諸葛亮的用兵之道,和其他的益州人不同,他的地位并不高!
參考資料:《三國志》《三國演義》《資治通鑒》
以上為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我是文史兄弟,文不離史,史不離文,文史兩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