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章宗
金章宗完顏璟,又叫完顏麻達葛,是金朝第6位皇帝,金世宗完顏雍之嫡孫。金章宗是幸運的,他繼位的時候接手了一個從戰亂中恢復過來的國家,他的爺爺金世宗給其留下了很多珍貴的遺產。同時他又很不幸,在金章宗繼位的1189年,草原上正發生巨變,這一年,鐵木真被選為蒙古部落的合罕,開始了爭霸蒙古草原的歷程。
從金國立國開始就一直遭受北方的蒙古部落襲擾。根據南宋《黑韃事略》記載“金朝天會十三年'是冬,金主以蒙古叛,遣領三省事宋國王(完顏)宗磐提兵破之。蒙古在女真之東北,其人勁捍善戰,以鮫魚皮為甲,可捍流矢。’”遼國滅亡后,草原合不勒被推舉為蒙古部長,遂稱“合不勒汗”。金太宗完顏吳乞買宣召他入朝,席間合不勒汗酒醉失態,抓住金太宗的胡子,金太宗當時感覺合不勒汗比較有趣,也沒有治罪,當合不勒汗回去的時候,金太宗后悔想要去追,豈料合不勒汗立馬殺了金國使者,反了,于是金國就派遣軍隊攻打合不勒汗。金廷先遣胡沙虎往討,大敗而還。適逢金太宗逝世,熙宗即位。合不勒汗起兵連寇金邊,陸續攻取了金朝的西平、河北等二十七團寨。
金朝在滅亡遼朝之后立即把兵鋒對準了南宋,暫時沒有經略蒙古諸部,對北方基本是消極防御態勢。等到金國與南宋簽訂《紹興和議》之后,馬上將矛頭對準蒙古部落,于是遣名將完顏宗弼(金兀術)出征蒙古,未分勝負。最終割地求和,使得金國北方防線從蒙古高原移到大興安嶺地區。
金國在金熙宗的時候就開始修建防御蒙古部落侵犯的界壕了,海陵王時期金北面還是比較平靜的,基本沒有大的沖突。不過海陵王對南宋使臣說我遷都汴梁是因為蒙古部落威脅邊境,而首都距離邊境太近,為了安全就遷都了,我們應該考慮當時的時代背景,當時是海陵王已經遷都開封,準備大舉討伐南宋,面對著不斷來打聽情報的南宋使臣,為了緩解南宋方面備戰的準備和決心,對南宋使臣說出準備兵馬是為了對付北方的蒙古部落也應該在情理之中。海陵王被殺后金世宗繼位,金世宗首先面對的是北伐的契丹民族大起義。在金軍大軍壓境和金世宗頻繁發布詔書進行招降進行分化瓦解的情況下,契丹族大起義最終以失敗告終。總體來說金世宗大定年間是北方邊境少有的安寧時期,盡管有時“有警”,但是還是取得一定成效的,不過,在這平靜的背后,卻潛藏著深厚的危機。
然而,到了金章宗時期,北方又開始蠢蠢欲動了。就在金章宗即位的同一年,蒙古部的鐵木真被推舉為可汗,開始了統一蒙古部落的大業。而同時北方邊境也陷于動蕩,塔塔爾部和弘吉剌部頻頻騷擾邊境。故金章宗一即位,不少大臣提出加強邊備。但是金章宗繼位當年黃河決堤,使得金國內部發生動亂,于是金章宗還是先解決內部矛盾為主,對蒙古還是以界壕防御為輔。在黃河水患基本解決之后,金章宗決定對蒙古部落用兵了。
首先做的是,大規模地整修世宗時代的防御工事,但是由于修筑界壕、邊堡耗費國家的財力物力,且讓沿邊地區的老百姓民不聊生,曾一度中斷。后來在主戰派大臣完顏襄等人的推動之下,又重新進行界壕的修筑工程。隨即在與西北游牧部族接境的臨潢府路、西北、西南三路大規模進行界壕的修建。為此,金國耗費數百萬錢,投入了大批軍隊與勞力,成為國家沉重的負擔。
金章宗討伐蒙古部落
金章宗在啟動修筑界壕的同時,就已經向這個多事地帶調動軍隊了。1192年增兵1200人構筑工事屯駐,1194年開始做戰爭前的軍事動員命令宣徽使移剌敏、戶部主事赤盞實理哥等人視察屯駐軍,并實地探査防務報告給章宗。9月,對3萬多部族軍進行動員,命令以上諸部,以及歸順于金的北阻蹼部族,于第二年在臨潢府附近集結,準備對邊境地區進行討伐。
1195年5月,金章宗任命左丞相夾谷清臣設府于臨潢,指揮此次戰爭。夾谷清臣遣移里敏率領8000騎兵為前鋒,夾谷清臣率主力1萬人跟進。開始非常順利,移里敏所部人馬在前面攻破營壘14處,繳獲了大量戰利品。但是,以幫助金軍為名出擊的北阻蹼部,派人搶奪了移里敏的戰利品,隨后不聽夾古清臣的號令,發動叛亂,劫掠一番后逃離戰場。金章宗對夾谷清臣的做法很不滿意,命令丞相完顏襄取代他經略邊境。西北對游牧部族的作戰成就了完顏襄的名聲,他的個人傳記中幾乎所有的篇幅,都是在介紹他在外征伐作戰的故事。
1195年12月,完顏襄進攻弘吉剌部,率軍開進大鹽濼(今內蒙古烏珠穆沁旗額濟納爾蘇木附近),與弘吉剌部展開激戰。第二年正月,大鹽濼駐軍首領移剌睹兵敗被殺,之后金軍非常艱難地取得了大鹽濼之戰的勝利。金軍并不是與一個固定的敵人作戰,他們的作戰對象有很多獨立的部族,平時聚散無常,并不與金軍進行正面對決,等到金軍松懈之時就會發起進攻。對弘吉剌部的討伐勝利不久,完顏襄又受命分兵東西兩路向北推進,結果東路軍完安國部在龍駒河附近(克魯倫河),被阻蹼包圍三天無法突圍,而此時完襄率領西路軍在另一側,急忙率軍疾馳增援,對敵軍進行突擊,奪得敵人輜重甚多。阻蹼部被迫向克魯倫河與斡難河之間的幹里札河退卻,而此時正撞到蒙古部鐵木真的勢力范圍之內,完顏襄則派使臣告知鐵木真此次軍隊開進到此的原委,請求蒙古部幫助金軍平滅阻蹼部。
阻蹼部,在蒙古人的史籍中稱為塔塔兒部,鐵木真的先祖俺巴孩汗,就是被塔塔兒人出賣給金朝而被殘忍地釘死在木驢車上的,蒙古人對金朝與塔塔兒人都有深仇大恨。金朝對于草原游牧部族一向都采取離間之策,拉攏一方以打壓另一方,當塔塔幾人強大起來,開始與金國作對時,金國就拉攏與其有仇的蒙古部共同討伐他們。鐵木真雖然對金朝有深仇大恨,但此時并不具備與金對抗的實力,所以選擇了與金人合作先滅塔塔兒部。
成吉思汗鐵木真
鐵木真聯合克列部首領脫斡鄰勒,沿斡里札河而下,掩襲塔塔爾部,塔塔兒部首領蔑古真薛兀勒圖不敢交戰,退入森林砍樹立寨以拒之。鐵木真和脫斡鄰勒發起進攻,最后攻人寨中,斬殺了蔑古真薛兀勒圖,平滅了塔塔兒人,隨后即將其中超過車輪高的男人全部斬殺,實現了俺巴孩汗死前的誓言。
完顏襄對鐵木真與脫斡鄰勒的表現非常滿意,但對于當時草原上強勢的克列部更為殷勤,當即封脫斡鄰勒為“王”,之后這個稱號與原來已有的稱號“汗"結合,被蒙古人稱為“王汗”了。同時也冊封鐵木真為札兀惕忽里,以示獎勵,不過此稱號要比“王”的稱號低很多。可見完顏襄并沒有看得起這位蒙古部的首領,但他怎么也想不到,這位“札兀惕忽里”就是滅亡金國的成吉思汗,歷史讓這位金國最后的名將與成吉思汗擦肩而過。金朝直到1198年以塔塔兒首領斜出的投降為標志,才基本解決了塔塔兒擾邊的問題。
金宋蒙形勢圖
然而到了1196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北京(今內蒙古寧城)附近的契丹人特滿群牧的陁鎖、德壽帶人攻占信州(今吉林公主嶺秦家店古城)發動大規模叛亂,號稱有10萬部眾。此次叛亂讓金章宗十分震驚,幾乎要取消計劃中的郊祀典禮,但完顏襄則十分有把握地跟金章宗說:“陛下放心,我在郊祀之前一定能將叛亂平滅。”果真,完顏襄迅速派軍平定了這次叛亂。
就在完顏襄經略塔塔兒部接近尾聲時,弘吉剌部地也多次脅迫各部不時侵擾邊境。金章宗這時啟用了宗室子弟完顏宗浩佩金虎符駐守泰州主持防務,同時又調發上京軍隊近萬人增授。宗浩主張趁春末弘吉剌部馬匹蠃弱之際主動進攻,但完顏襄則認為弘吉剌部與塔塔兒部互相牽制,如果弘吉剌部被擊潰,那么強大的塔塔兒部就沒有后顧之憂了,對金軍不利。對于這種論調,完顏宗浩卻不以為然,他對金章宗說:“堂堂大國,難道不能擺平小部,還得依靠別部嗎?我請求先破弘吉剌部,然后提兵北上滅塔塔兒。”金章宗似乎認為他在說大話,因為當時的草原諸部族的戰斗力已經讓金帝國頭痛不已,完顏襄的主意應是最節省成本的辦法,所以略帶不滿地回復到:“你要征討北部,忠誠之意固然可嘉,但更要小心行事,不要事敗而后悔!”但金章宗還是同意了完顏宗浩的作戰計劃,命完顏宗浩率軍出征。
完顏宗浩也是金章宗時代的名將之一,是金世宗時代都元帥完顏昂的兒子章宗時任北京留守,后任同判大睦親府事。他作戰前先探查了對方各部的情況,發現合底忻部與婆速火部有所聯合,與弘吉剌部不合,弘吉刺部害怕受到金軍與二部的夾擊,若稍加壓力可能會不戰而降。于是完顏宗浩派完顏撒率領200人為先鋒逼迫弘吉剌部投降,并告誠完顏撒說,如果弘吉剌部投降,就率領他們去攻打合底忻部,偵查該部的位置,然后引大軍出動,一戰必勝。果如完顏宗浩所料,弘吉刺部投降。完顏宗浩則命令完顏撒與弘吉刺的人馬共1.4萬人與他會師于移米河。但是由于完顏宗浩派出的使者迷路誤入婆速火部,使得兩方沒能按時會合。完顏宗浩所率人馬深人到忒里葛山,與山只昆部的兩個屬部石魯和渾灘遭遇,將他們擊敗俘獲了大量戰利品。結果軍隊到呼歇水時,合底忻部首領白古帶、山只昆部首領胡比剌及婆速火部首領都請求投降,宗浩受降之后都將他們釋放。
宗浩軍遂以胡必剌等人為向導,進攻在移米河而不肯投降的迪烈土部,金軍斬首300多人,繳獲牛羊12000多只。而后,合底忻部、婆速火部復叛西逃,完顏撒與弘吉刺部的人馬在窳里不水追上他們,將他們打敗。婆速火九部死亡4500余人,在金軍撤退后內附于金朝。
這次軍事行動打掉了經常騷擾金國邊境的幾個部族,使得金國西部和北部獲得了暫時的安寧,但是來自于草原游牧部族的威脅實際上卻加強了。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草原各部,稱成吉思汗,雖然對金朝有深仇大恨,但懾于對金朝實力的畏懼,還不敢直接攻打金帝國,而是發動了對金朝盟友西夏的戰爭。金章宗不敢因保護西夏而與蒙古直接發生沖突,只能聽任西夏被蒙古人侵略了。
金章宗死后不久,蒙金戰爭再次爆發
就在金國平定北方蒙古部落不久,南方也出事了。公元1206年,南宋宰相韓侂胄發動北伐,史稱“開禧北伐”。1207年,北伐失敗,南宋殺韓侂胄、蘇師旦等人。1208年,宋金議和,南宋賠償軍費300萬兩白銀并將韓侂胄蘇師旦人頭送到金國。這一次抵御南宋北伐可以說是金國最后一次回光返照似的勝利,戰爭過后,金國已經元氣大傷,各方面都出現衰弱跡象。不僅如此,一些在對蒙古部落在戰爭中的名將相繼病逝,使得金國在接下來的對蒙戰爭中幾乎無將可用。開禧北伐之后,金章宗曾經詢問大臣南宋的議和可不可靠。有政治遠見的大臣王維翰說“宋主怠于政事,南兵佻弱,兩淮兵后千里蕭條,其臣懲韓侂胄、蘇師旦,無復敢執其咎者,不足憂也。唯北方當勞圣慮耳。”提醒金章宗注意蒙古,沒有引起章宗的注意。這時候金章宗也處于彌留之際了,在《嘉定和議》簽訂后不久,金章宗病逝。金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就在衛紹王繼位不久,遭遇了金國歷史上巨大的危難,成吉思汗率領蒙古大軍大舉入侵,蒙金戰爭再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