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五十年
我這五十年之一:
我不祝壽
2015年5月14日是我五十周歲生日。這一天本來愛人和兩個女兒要給我過生日,但被我婉言謝絕了。
在我的老家——黃河之濱的一個千年古鎮,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父母只要有一方健在,作為兒女都不可給自己過生日。
先輩們認為給小孩子、青年人等做壽是不妥的,要折陽壽。只有到了一定年齡的人,才能舉行壽禮。不過,如果父母有一方健在,即使這個人年過半百也是不能“做壽”的,因為我們這里是文明之地、禮儀之邦,尊奉孔孟之道,尊老敬老是老家人的傳統美德。常言道:“尊親在不敢言老”。
我父親今年八十歲高齡,我奶奶去世也快十年了,按說兒孫滿堂應該年年過生日,但他老人家在我們的百般要求下至今才過了5個生日。
奶奶剛去世的三年里,父親說要為奶奶守孝,不許我們給他老人家祝壽過生日。
奶奶去世的第四年,春節吃團圓飯時,大哥提出來父親生日時給他老人家祝壽,父親還是婉言謝絕了。
我知道父親是大孝子,奶奶在世時,每年我家最隆重的活動就是給奶奶祝壽。
一般人家給老人祝壽,也就是家庭聚會,但給我奶奶祝壽就不同了。每年春節大年初一吃團圓飯時,父親就讓我提前草擬一個祝壽方案,然后交大家討論,造個初步計劃。奶奶生日前夕,父親再次把我們兄妹幾個召集在一起,商議給奶奶祝壽的事。
記得父親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奶奶帶領這個家不容易,生日一定辦好。”
每年參加我奶奶祝壽儀式的人員頗多,大約有一百多人。除家族中的長輩老人、我的全家、姑姑一家外,我奶奶娘家的表大爺、表叔、表大娘、表嬸子,還有我姑奶奶家的表叔表嬸子們等親戚都在邀請之列。
老家人祝壽儀式比較繁瑣。子女或親朋決定給“壽星”慶祝壽辰之后,應預先發請帖給其他的親朋好友。請帖要大方、莊重,措辭也特別精煉,能說明為誰祝壽,壽期何日、何地祝壽即可。親朋好友接到請帖后,要準備一份壽禮。在我們老家壽禮也特別講究,最常見的有壽糕、壽桃、壽面、壽聯、壽幛等。
主辦慶壽活動的人家一般要先在家中布置壽堂,設立壽星老人之位。壽堂正中,有的請村中心靈手巧的人用紅紙給剪一個大大的“壽”字,有的則懸掛“百壽圖”、“五福捧壽”等;兩旁張貼或者懸掛壽聯。常用的壽聯有:幸逢盛世,樂享遐齡;如松如鶴,多壽多福;名高北斗,壽比南山;瑤池春不老,壽域日方長;松柏老而鍵,芝蘭清且香;八旬酬盛世,一生煥清輝;笑指南山作頌,喜傾北海為樽;極天地而永壽,與日月兮齊光;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文移北斗成天象,月捧南山作壽尊;蟠桃果熟三千歲,慈竹籌添九十春;家中早釀千年酒,盛世長歌百歲人等等。
壽堂之中,設立壽案,擺上壽燭,掛上壽幛,鋪排陳設,張燈結彩,里里外外布置一新。
舊時給老人祝壽活動,不僅僅在壽辰當日。壽辰前夕就已經開始了。親朋好友的壽禮一般先期送達,女兒女婿還要提前一天為壽星設宴,款待賓客,稱之為“暖壽”。
壽辰正日那天,前來祝壽的人在司儀主持下一一上前祝壽。輩分不同,禮數也就不同。與壽星平輩的往往只是做一個揖,子侄晚輩則要四拜。客人給壽星禮拜時,兒孫輩在長子帶領下集體還禮。
可以在云集的賓客中推舉一名有學識有威望的做代表致祝壽詞,也可以有子女晚輩致祝壽詞。無論誰致祝壽詞,其內容都少不了以下幾點:第一,壽星簡介;第二,回顧壽星的光輝歷程;第三,為壽星歌功頌德或表達感激之情;第四,對壽星的祝愿。
我老家的壽典儀式,一般包括以下程序:
第一項:主持儀式的司儀(一般有壽星的兄弟、長子或者晚輩中最具有擔任司儀能力的人擔任)宣布某人多大歲數,壽慶儀式現在開始。
第二項:請壽星就位。一般由壽星的兒孫輩成年人中最小的或者最受壽星鐘愛的在旁攙扶著,坐于壽堂正中、壽案之前的椅子上。
第三項:鳴炮奏樂,伴隨著音樂,同唱生日歌。
第四項:致祝壽詞,簡介壽星的經歷,頌揚其在有生之年所取得的成績以及對社會、家庭的貢獻,表達感激之情和對來賓的謝意。一般順序為:壽星晚輩、有關親戚、無親朋關系的朋友。
第五項: 點壽燭,置拜墊,行“拜壽”儀式。壽星接受兒孫小輩叩拜。拜壽時,壽星坐上方,親朋好友位列兩旁。
第六項:來客向壽星拜壽,壽星子孫行答謝禮
第七項:壽星的晚輩或壽星本人致答謝辭
第八項:觀賞文藝演出,等待壽宴開始。
壽宴是傳統式祝壽的重要一環。有的儀式結束后立即請吃壽宴,也有的看一陣文藝演出后再開宴席。
在我老家,壽宴席位的安排特別講究。壽星上座,以靠近壽星接受拜壽的方位為重要席位,安排壽星的直屬親戚和貴賓坐在這主席位上,其余的按長幼尊卑安排席位。祝壽的工藝菜在菜數、菜種、菜名等方面也特別講究,要突出祝壽的寓意。如菜數重 “九”,取“天長地久”之意,寓意老人高壽,祝愿老人高壽、菜名多用民間故事或神話傳說來命名,借以突出喜慶氣氛,如瑤池赴會、麻姑獻壽、八仙過海、壽星羅漢、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雙龍抱柱等等。
宴席結束時,主家要給參加壽禮的人贈送答謝禮物。具體禮物,由主家決定。
一句話,在我老家對于祝壽是特別講究的。先人們立下的規矩,我能打破嗎?
看來,我不接受家人的為我祝壽請求就對了。
【作者簡介】:秦剛余,高級教師、文學碩士、咨詢導師、全國課堂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研究員、山東省中語會會員、《作文導報》《語文世界》等特約編輯、五“要”學法創始人、山東省水滸教育專業研究室主任,時刻牢記“教書,營造書香社會;育人,鑄就幸福人生”的教育理念,在三尺講臺播撒雨露陽光三十多年。“教齡三十常歌國家清平樂,弟子三千欣看桃李滿庭芳”是我教書生涯的真實寫照。教書、育人、協作是我生命的三大要素。多年來一直探究寫作規律,培植文學英才,作品時常見諸報端。在網上輸入我的名字就可以瀏覽我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