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越越爸育兒
這個時代,大概對父母帶娃的要求太高……
越來越多家庭的兒女,都希望父母帶娃時能做的更全面一些,在生活上精誠服務,在經(jīng)濟上慷慨解囊,在教育上獨當一面,在家庭里沉默寡言,在養(yǎng)老上自食其力。
就算到生命最后一刻,還期望你干凈利落的閉上雙眼,一邊早日入土為安,另一邊深情吟誦著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
如果這個世界對子女的要求是掙錢養(yǎng)家,那它對老人的要求是:善解人意、任勞任怨、知書達理、免費保姆、既上廳堂也下廚房……最好還能夠倒貼……
這大概就是父母帶娃的現(xiàn)狀,大概就是中國式父母的心酸,她們不是幫子女帶娃,更像一頭只耕地不吃草的牛。
帶娃的父母,一個最不該被遺忘的群體,卻在整個社會中默默無聞。或許這是一個快節(jié)奏的時代,但如果快到?jīng)]有人愿意停下腳步去聽聽她們的聲音,這才是真正的悲哀。
不委屈子女就委屈自己
曾經(jīng)聽過一句話:“所有不愿委屈孩子的父母,都在委屈自己”。
那些年可能太年輕,從來沒體會到為人父母的不易,如今自己養(yǎng)娃,再看著她們帶娃,仿佛找到了自己早已遺忘的成長歷程,眼里和心里每天都在明白些許,這種理解更入木三分。
為了子女成家立業(yè),是她們窮盡半生心血去買房;
為了子女安心掙錢,是她們分居兩地成為老漂族;
為了子女壓力稍緩,是她們心甘情愿補貼養(yǎng)老錢。
帶娃之路,她們雖未做到十全十美,可也算竭盡所能,可到頭來,一邊被深度依賴,一邊被挑剔嫌棄,既感受不到親情的溫度,又品嘗不到兒女的感恩。
委屈嗎?真的委屈!
那能咋辦?忍忍就好……
都說在孩子面前,中國的父母是最能隱忍的群體,前半生和大多數(shù)正常人一樣,辛苦操持著子女成長,后半生不得不像神一樣,在三代人中經(jīng)歷浴火洗禮,要么脫胎換骨,要么燃燒殆盡。
幫子女帶娃,不僅要承擔責任,還要遭受各種埋怨,所有委屈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吞,不愿訴說也沒人聽取,這就是為人父母的心酸,委屈自己也不愿委屈子女。
取舍很難
每一個決定幫子女帶娃的父母,就意味著要割舍悠閑的晚年,放下家庭和老伴,脫離舊有的社交,改變一輩子的生活習慣。
特別是拼搏和相互扶持一輩子的家庭和老伴,在所有人的情感里,就算走到天涯海角,都是擺脫不了的牽絆。
要放下這一切,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何其之難!
但還是太多父母選擇背上行囊,頭也不回奔向兒女那個家,第一時間就承擔起屬于自己的那份責任。
和父母相比,有多少子女會在乎她們能不能適應這陌生的環(huán)境?有多少子女會關心她們能不能拓展新的社交?又有多少子女會關注她們每一天開心與否?
……
相對于父母艱難的取舍,在子女的心中,滿眼都是自己的孩子,反而這一切似乎沒有那么重要。娃一天天長大,錢包一天天鼓起,家庭一天天穩(wěn)定,自己收獲頗豐的同時,留給父母的除了心酸也就只剩心寒了。
或許習慣了她們理所當然的付出,也就忘記了作為子女也應該給她們一點啥,哪怕是些許情感上的共鳴。
每一個心甘情愿給子女帶娃的父母,都是以那份深沉的愛為支撐,面對生活,她們再艱難也會取舍,哪怕是自己的生命!
取舍雖難,妥協(xié)更不易
父母對子女的愛,相較于取舍的艱難,妥協(xié)才是她們最大的不容易。
就算親如父母和子女,也擺脫不了是非與矛盾的漩渦,特別是帶娃和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更是家庭關系嚴峻考驗之時。
“媽,衣服不能這樣穿,看著又厚又土”;
“媽,孩子生病怎么不給我說,嚴重了咋辦”;
“媽,孩子不能這樣帶,遲早被你慣壞”;
“媽,你教育方法不對,孩子總是不聽話”。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父母一開始帶娃的心甘情愿變成了如今的迫不得已,每一天都數(shù)著抽身退出的時間,最終還是無可奈何的熬下去。
幫子女帶娃,她們從來沒有抱怨過苦和累,卻在兒女一句句嫌棄和埋怨聲中迷失了自我,好像做的越多就錯的越多,自己啥啥都要做,卻啥啥都做不對。
面對這些無端的指責,面對家庭沖突的山雨欲來,有多少父母選擇了在沉默中妥協(xié)?她們不是不計較,也不是不敢計較,只是作為父母對子女有一顆海納天地的心。
總在要求父母不要溺愛孩子,自己卻坦然把一切家務丟過來;總在要求父母教育好孩子,自己卻以各種借口躲清閑。
難道父母不才是子女的第一責任人嗎?難道教育好孩子也是幫子女帶娃附帶的義務嗎?她們不是不會埋怨,只是選擇妥協(xié)來成全子女。
我想說的是
作為子女,誰都明白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父母在替我們負重前行。可很多人不明白的是,父母帶娃除了委屈還有更多的無可奈何,明明已經(jīng)竭盡所能卻還是做不到完美無瑕,依然被子女各種挑剔。
要說吐槽父母幫忙帶娃,大多數(shù)子女都能輕松列出一張紙,可要讓他們說出幾處可圈可點的地方,許多人憋半天也就只有兩三行,難道父母帶娃真有那么不堪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作為子女,眼里看不到她們的付出,心里感受不到她們的情感,才是這群帶娃老人最大的悲哀。
從十月懷胎那一刻開始,再到兒女成家立業(yè),直到兩眼一閉,所有父母都知道這一生注定不容易,但誰也想不到有這么難。為了兒女,前半生,她們是歷經(jīng)磨難的人,后半生,請不要再期望她們成神。
看到這里,你都感悟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