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凈物
后臺常有讀者問我,為什么生活總有那么多痛苦?
在我看來,一個人之所以不開心,是因為想太多、要太多、放不下。
人生路上,總會遇到各種坎坷,誰都無法避免。
正如《花田半畝》中說:
生命中,我們都接到不同的劇本。有的平淡,有的濃烈,有的是笑,有的是淚,不管怎樣,我總要演好,直至落幕。
一輩子不長,想要過得開心,就要學會這三點。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人生,就是一邊擁有,一邊失去。
陶淵明,東晉詩人。
因討厭官場的迎來送往,討厭對上級的卑躬屈膝。
于是,毅然放棄了功名利祿、舍棄了金樽清酒、玉盤珍饈的生活。
和妻兒過起了每日晨出夜歸,“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
后來,有人問他后悔嗎?
陶淵明這么說的:“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是啊,過去的功名富貴,再留戀也沒有用了。
人這輩子終究都會離開這個世界,名利權位都是過眼云煙。
不妨安頓心靈,瀟灑自在的過好當下生活。
古語云: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這邊是失去,換個角度再去看,另一邊就會是得到。
正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一切總會撥云見日,光明自會到來。
人生總會有得有失,得失之間,是一場輪回。
只有當你看清生活真相,依舊熱愛生活,才能開出屬于自己的花。
早前看過一則寓言故事:
有個人提著一個非常精美的罐子趕路,走著走著,“啪”的一聲罐子摔碎了。
路人看見后,唏噓不已,都替他感到惋惜。
可那個摔破罐子的人,卻像什么事都沒發生一樣,頭也不回的繼續趕路。
過路的人都很驚訝,這么精美的罐子摔碎了,他一點反應都沒有。
事后,有人問他為什么能做到這么瀟灑?
這個人回答說,“已經摔碎了的罐子,何必再去留戀呢?”
是啊,失去的東西再美好,也回不去了。
三毛曾說過:“刻意去找的東西,往往是找不到的。天下萬物的來和去,都有他的時間?!?/p>
花開花去,四季輪回,都是客觀規律。
與其念念不忘,不如看開、看輕,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和物。
當你在為錯過月亮時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群星。
人生很貴,沒必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人和事物上。
與其糾結于過去的不悅,不如享受當下的快樂。與其糾結過去的精彩,不如珍惜眼前的點滴幸福。
要知道,上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它在關上一扇門的同時,必定會打開一扇窗。
而你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聰明的人不問現在
人生從沒有最晚的開始,一切都來得及。
不如趁現在,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倪萍,九十年代最矚目的“國民女神”、 “央視一姐”。
然而舞臺上發光發亮的倪萍,私生活卻受盡各種苦難折騰。
40歲高齡,喜得貴子。兒子卻在出生幾個月后,被診斷出先天性白內障。
醫生表示,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嚴重到可能會死亡。
為了給兒子治病,她獨自帶著孩子踏上了赴美尋醫之路。
但她兒子的病反反復復,不堪忍受兒子治病壓力的丈夫,選擇了離婚。
于是,照顧兒子的一切重擔都落在了她一個人身上。
為了能夠讓兒子繼續接受治療,她國內拍戲,國外熬夜照顧孩子,不停來回奔波。
十年的治病生活,即使再苦,她也沒有遲疑過,而是認真演繹每一份作品,過好當下。
人生,有搖晃,就有靜浪。
兒子病好后,50歲的倪萍選擇去做一些不一樣的事情:拍電影、畫畫、寫書。
沒有人能一直活在最美的年華里,但有人卻可以永遠活成最好的自己。
那個人,就是倪萍。
52歲那年,她撰寫的《姥姥語錄》獲得冰心散文獎,以樸實的語言感動了無數人。
于是,她又開始學畫畫。
空閑時間就待在浴室涂抹,無數次地涂抹,一年下來她畫了1000多幅畫。
她的畫筆墨清新、疏朗,蘊含著生活哲理,得到了很多人的贊賞。
就連著名畫家范曾都評價:“倪萍的畫是活的。”
她畫的《歡喜中國結》曾售出60萬元,畫作《韻》更是拍出118萬元的高價。
倪萍畫作
很多人驚訝,52歲才開始學還能有這么高水平?
她是這么回答的:
人一輩子可以做很多事,沒誰規定哪件事必須哪年做,任何事只要你喜歡,你開始了,就沒有早晚一說。
是啊,人生永遠沒有最晚的開始,只有遺憾的人生。
著作《永遠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將發生》里有這樣一段話:
生活有多美好,取決于你有多熱愛。
相信美好,珍惜當下,一個人的世界,裝不下那么的多驚天動地,我們需要的,不過是一份恰到好處的幸福!
豁達的人不問未來
有這么一個耳熟能詳的故事。
一個人問農夫:“種了麥子嗎?”
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p>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么?”
農夫:“什么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其實在生活里,也很多像農夫這樣的人:
為了避免失敗,所以拒絕了開始。
因為害怕未知的風險,所以選擇了猶豫不前,最后和機會失之交臂。
但其實,有些事情不去做,你永遠不知道會不會有結果。
日子在走,時光還長,人生還會有無數種可能。
人生的每一條路,都會通往光明,只是路上的風景會不一樣。
有些人,可能會遇到荊棘。有些人,可能會遇到坎坷。
但豁達的人懂得,正是這些荊棘、坎坷,才繪畫出人生最美的風景。
不要被“想太多”擋住視線,因為真正值得期待的人生,在前方。
無論你之前經歷過什么磨難,遇到過多少困難險阻,你都要相信,所有的事情最后都會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松巖在《痛并快樂著》里寫有這樣一句話:
“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應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
從今天開始,好好把握現在,不為往事擾,只愿余生笑。
給自己一點時間沉淀,以一顆淡然的心去看待一切紛擾,過去的能忘則忘,眼前的嬉笑面對,未來的別想太多。
人生是一種態度,不亂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將來,不念過往,心靜自然天地寬。
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