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翻重建
史上最驚險改造
//
穿過老城狹窄的街道才能看到的老房,已經空置了30年,屋內沉悶昏暗。
墻壁早已開裂殘破,房頂也是搖搖欲墜。
家具腐朽破敗,墻壁也因為潮濕浸水而剝落斑駁。
你以為它是哪里亟待拆遷的危房?
萬萬沒想到,這其實是一對85后小夫妻砸了400萬買下的婚房,在廣州市中心。
很多人,包括雙方父母在內,很多人都非常疑惑,買這棟房子,是不是腦子瓦特了?
其實這是一棟有著120年歷史的老式磚房,連大門都是老西關的趟櫳門(一種古老的防盜門)。
房子的主人秦宇和古悅雖然年紀不大,但都喜歡有傳統氣息的舊物。
房子里原有的木樓梯,花紋繁復的花磚,還有手工屏風,都是讓他們心動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他們從小在廣州長大,對老城區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氛圍有著難以割舍的眷戀。
雖然也有過后悔的想法,但既然已經買了,他們也喜歡這里的生活氣息,就想著為什么不嘗試改造,把它變成自己理想的家呢?
但他們找了十幾家裝修公司,但全都被拒絕了,甚至有公司直接說,這個改造是不可能的。
老房子外觀
無奈之下,他們求助了《夢想改造家》,設計師謝英凱接下了這個艱巨的挑戰,他說這是他改造過最破的房子。
改造裝修花了整整7個月,現在這棟老破房已經變成二姑娘夢中婚房了。
它被改造成什么樣了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解決共墻和浸水問題,
史上最驚險婚房改造
這棟房子的占地面積是78㎡,但外形很不常規,前矮后高。
矮的區域有兩層,高的區域有四層,整幢房子中零散分布著各種空間。
平面布局也是完全不規則的形狀,非常凌亂。
而且上面也說了,這棟房子墻壁開裂、屋頂破裂,建筑結構岌岌可危。
謝英凱說,房屋改造中最重要的是做到兼具安全性、舒適性、美觀性。
在目前三者都無的情況下,到底該怎么改造呢?
1.共墻問題
這棟房子是磚木結構,墻壁開裂、木柱幾乎被白蟻蛀光,都是因為年代實在太過久遠。
而除此之外,它成為危房的另一大原因是房子的共墻問題。
這個房子嵌在五戶鄰居當中,像被鄰居瓜分之后才剩下的地一樣。
東西兩面都是共墻,南面又是共窗,只有北面是自己的墻。
共墻上的磚連敲都不用敲,輕輕一拿就掉了。
鄰居二次裝修的新墻也壓在老墻上,而且沒有做任何加固,老墻隨時都有坍塌的可能。
這些搭建都是在30年的空置中慢慢疊加,形成了歷史遺留問題,短時間內難以處理。
這些錯綜復雜的問題,幾乎無法解決,設計師最后決定釜底抽薪:把房子推倒重建,將四周的墻和柱內退。
這雖然是無奈之舉,但從長遠考慮,也有很多好處。
共墻問題一解決,不但徹底解決了危房問題,采光和通風的問題也沒了,還能保證雙方各自的隱私。
墻體內退之后,使中間形成天井。
把實體的墻壁改成透明天窗,豎向的墻壁上也增加窗戶,可以將自然光線引入到每一個空間,同時改善室內的通風情況。
2.浸水問題
房子的浸水問題非常嚴重。
雨最大的時候,淹水線高達50厘米,能淹到大腿。
浸水還會有觸電的危險,上下水也是個大問題,鄰居說浸水太嚴重的話,馬桶甚至會反涌上來。
于是在改造中,設計師選擇把整個一樓抬高了80公分,讓地漏和排水都高于街面,這就保證了在以后的生活中,水不會淹到室內。
不管是老墻、新墻、內墻、外墻,也都刷上了各種不同的防水漆,以防滲水。
房子的整個重建過程,簡直就是在用hard模式升級打怪,各種不可能的任務,都被一一完成。
老城深處街道狹窄,1000多袋建筑垃圾,都是人工搬運出去。
負責清理建筑垃圾的老師傅都忍不住抱怨:我干了30多年活,這是遇到過最麻煩的工地。
好不容易清理完開挖地基,又開始下大雨,工地成了池塘。
咬牙堅持澆筑好了地基,老化的水管又被銹穿了,導致地面滲水。
花了六個小時補救好水管,屋外的公共水管又因為水壓增大而破裂……
造個房子也太難了吧!
讓人感到安慰的是,設計師和師傅們的辛苦沒有白費,最后造出來的房子真的很美。
7個月改造重建
危房變身最美婚房
在不增加占地面積的情況下,改造完的新房一共有三層。
經過重新規劃,設計出客廳、餐廳、兩個專用臥室、三個多功能使用空間和三個衛生間。
在小兩口的未來規劃里,這里最多的時候可能需要滿足八口人的居住需求,包括兩邊的父母還有兩個孩子。
現在的空間基本是夠用了,舒適性和美觀性也得到了協調和滿足。
從示意圖可以看出,房子內部結構是靈活的錯層設計。
開放墻體,讓各層空間更通透,視覺也能得以更好延伸。
不管是從上往下看,還是從內向外看,都是有趣的景致。
原本陰暗的老宅在改造后變得敞亮通透,既不失傳統韻味,又包含現代審美。
不同的空間和功能區,也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門口
還沒進門,遠遠就能看到門口錯落有致的綠植和白墻交相呼應。
在老城區深處,形成一道別樣的風景。
大門也保留了趟櫳門的樣式,滿足了屋主的一點小喜好。
玄關
踏上臺階,走進房門,又是一景。
原來門口小花園的綠樹,不但增加了老城區的綠化。
還通過玻璃窗引入戶內,讓整棟房子,也有了生動的氣息。
窗景旁邊就是玄關柜,上墻設計節省了面積,但儲物空間卻沒有減少,足夠一家人使用。
客廳和廚房
由于對整體建筑進行了抬高,層高肯定會受一定影響。
為了保留空間開闊性,同時更好的利用地臺空間,一樓設計了下沉式客廳。
簡約又溫馨的風格,讓人一眼就愛上。
設計師知道屋主的喜好,還非常細心地保留了老房子里的木樓梯。
現在用在客廳的茶幾上,新舊共生,形成了獨一無二的風格。
廚房和客廳在布局上錯落有致,風格上又融為一體。
除了足夠的儲存空間,足夠大的島臺,也更方便年輕夫妻下廚做飯。
島臺既是廚房的料理臺,也是餐廳,二者合一,節省了很大的空間。
多功能室
一樓的多功能室,就在廚房旁邊,平時可以供女主人做瑜伽。
可升降的茶座,讓這里也可以作為茶室。
而如果有人要住,它也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套房。
一個區域三種用途,大大增加了空間的利用率。
而二樓的多功能室,目前可以作為起居室使用。
房間里的書柜,儲物功能強大,溫柔的風格能讓家人都愿意待在這里。
而未來家里有了孩子之后,這里同樣也可以變為一個獨立的套房。
至于三樓的多功能,它平時是屋主的衣帽間。
因為兩個人有著打游戲的共同愛好,設計師還把這里打造成了一個隱藏的游戲室。
平時看不出來,但打開可調節的燈光,還有隱藏在墻壁后面的電腦,就是滿滿的電競氣氛。
主臥
主臥就在三樓衣帽間對面,改造后的主臥,既有屋主喜歡的歲月感,又融合了現代的簡約大氣。
屋內的書桌不僅能變身梳妝臺,還是可移動的。
以后如果生了孩子,嬰兒床可以直接放在主臥,方便爸爸媽媽帶孩子。
兒童房/客房
二樓的兒童房暫時也可以作為客房。
這個房間采光非常好,窗臺的位置變成了書桌,增加了房間的功能,還節省了空間。
陽臺
除了一樓的花園之外,二樓的陽臺也種滿了綠植,是女主人最喜歡的樣子。
洗衣機和烘干機也放在二樓陽臺,方便使用,還省出了戶內空間。
三樓的天臺滿是鮮花,讓人充滿對生活的向往。
在女主人的暢想下,這個小天地可以乘涼觀星,也可以聚會燒烤,想想就美得很。
設計真的可以化腐朽為神奇,看了現在的房子,誰還能想到它七個月前的樣子。
小夫妻倆買這棟房子花了400萬,后續用時整整7個月的裝修改造花了134.5萬。
不過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討論,有人覺得花400萬買一套不能住的房子很不值,裝修又搭進去100多萬,更虧。
也有人覺得,花500多萬,在廣州市中心擁有了一套三層日式小別墅,不要太值好嗎!
圖文素材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