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年末,某支付軟件的“集五福”活動又開始了,一夜之間,仿佛所有人都在努力“澆水”“掃福”“答題”來獲得永遠四缺一的敬業福。往年表示沒有興趣的小編,如今也入了坑。
至于為何是“愛國福”“富強福”“和諧福”“友善福”“敬業福”,這五張福字,大約是來自于“五福臨門”這個成語。《尚書·洪范》說:“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這是中國人從古至今的最高理想。
到了現代,“五福”的含義變得更加寬泛,包含了一切美好的祝愿,“福”也獨立成為了一種“福文化”。從字形上來看,古人發明這個字的時候就隱藏了很好的意思。
福,fú。《說文解字》:祐也。從示畐聲。
單看“福”字,它是由“礻”“一”“口”“田”組成,“礻”從“示”變化而來,代表祈禱、祈愿。因此,福字從字形上來看就有著美好的寓意——“盼有子,田祿全”。
衍生到后來,“福”字還包含了順利、諸事如意的意思。先秦時期的《禮記》就說:“福者,百順之名也”。由此可見,這個字代表美好的寓意在中國是歷史悠久了。
俗話說,“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恭王府經歷了康乾盛世到清朝滅亡,跨越了兩百年的歷史。恭王府也是現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王府,王府內有一座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的石牌更是讓許多游客慕名而來。
這個福字,之所以被稱為“天下第一福”,是因為它可以拆解成許多帶有美好寓意的部分。↓
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太皇太后六十大壽將至,不料生了場大病,太醫束手無策。百般無奈之時,康熙查知上古時“承帝事”請福續壽之說,意思是真命天子是萬福萬壽之人,可以向上天為自己“請福續壽”,遂決定用自己的這個“特權”為祖母請福。
沐浴齋戒三日后,康熙皇帝靈感涌現,提筆一氣呵成這幅傾注了對祖母摯愛的“福”字,并加蓋“康熙御筆之寶”印璽,取意“鴻運當頭、福星高照,鎮天下所有妖邪”。
康熙御筆的“天下第一福”
而自從太皇太后得到了這“福”字,病情一天天開始好轉,不僅百病全消,身體也越來越精神。待痊愈后,她特意讓工匠將孫子孝敬自己的這個福字刻為石碑,成了清代皇家的寶貝。
康熙二十六年(1688年),太皇太后以75歲的高齡得以善終,謚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簡稱“孝莊文皇后”。
恭王府福字碑
康熙一生很少題字,民間有“康熙一字值千金”的說法,這個福字卻因為這段故事,被稱為“天下第一福”。如今,恭王府里的福字碑,每天都要接受慕名而來的游客的膜拜、撫摸。(不過今年恭王府整修,預計3月下旬才開館哦)
到恭王府不摸摸它,就算白來了
中國向來有用諧音的物品象征美好事物的傳統,這樣可以使祝福和美好的愿望可視化。“福”看不見摸不著,在“fú”這個讀音里面,最具有代表性的“替代品”就是蝙蝠了。蝙蝠的形象有極高的辨識度,因此蝙蝠圖案在中國被用來指代“福”。
青花雙“喜”字桃蝠大碗 清宣統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盛行于明清時期的“五福捧壽”圖案便是五只蝙蝠環繞壽字飛舞,表達以長壽為中心的五福觀念。
古代建筑中,也經常會使用到蝙蝠的圖案。而在一些器具中,還有福在眼前的表述。
一只蝙蝠飛向一枚銅錢,完全諧音化的祝福是最為直白的,除了福還隱含了祿的祝福。
觀復·福在眼前對杯,玉土為胎,手工描金,在新的一年里,愿你,愿家人,愿朋友,福在眼前,福祿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