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公眾號:糖果童話睡前故事
題記:
糖果的媽媽因工作關系,接觸到許多兒童性侵的案例,觸目驚心,她總想做些公益宣講或者文字普及,無奈,每天她都想盡辦法照顧身懷六甲的我,無暇分身,我就借此平臺收集了一些文字和圖片,先給各位家長打下預防針啦!
“開庭時,一個懵懂的初中生走進法庭,眼神純潔,肚子卻已七個月大!你看過法庭上家人拿著滿是鮮血的內褲控訴嗎?”
糖果的母上大人
“我媽從不讓我去同學家寫作業!哼!還不讓我單獨去男教師辦公室!說什么處處都是危險!
管的太嚴了!
好壓抑!
年少時的糖果姐姐
“我馬上也要有一個小公主,以后我一定要給她進行正確的性教育,現在的我,多么感謝我的媽媽幫我屏蔽那么多的危險
現在的糖果姐姐
先看看這個數據:2015年媒體曝光的兒童被性侵案例(14歲以下)高達340起,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嗎?幾乎每天,都有1起兒童性侵案例被曝光。
而民政系統的官員對此的回應,更令人后背發涼:“只有曝光的那么多,那簡直就是大進步,實際發生的遠遠超過曝光的數字?!?/span>
而更令人驚詫的是,這340起曝光的兒童性侵案中,70.59%是熟人作案!面對一片空白的防性侵教育,糖果姐姐呼吁:防性侵,要從娃娃抓起。
“我和那個叔叔是朋友,要保守秘密”
某公益組織講師李禹潼采訪了一年級的女孩朵朵(化名)。
她在上學途中,被一名年輕男子強行拖到樹林中性侵,導致下體大出血。
在醫院,李禹潼問朵朵:“你恨他嗎?”
小姑娘天真無邪地說:“我和那個叔叔是朋友,要保守秘密。”
還有一位性侵自己孩子的父親,他的理由竟然是——
“孩子是自己的,可以隨便對待她。”
老師、鄰居、家長親戚……一個個親近的熟人構成了七成的性侵事件,而且駭人的是這些案例具有長期性,不會自動終止。也就是說,如不及時發現、干預,黑暗之手會伸向更多的孩子。
對于內斂的中國家長來說,望著孩子稚嫩的面龐,想說出口“防性侵”太不容易。
受訪家長中,39%從未向孩子講過預防性侵害的知識。家長們的“理由”,顯得有些站不住腳——
來看這位母親,她看到很多性侵兒童的新聞后,心里那個著急呀!回家跟7歲的女兒說:有一個同齡的女孩子,因為被性侵,流了很多很多血,以后不能做媽媽了,寶貝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當時就把女兒嚇哭了!這樣的故事給孩子帶來的心理陰影,多久能消除未可知。
小時候,糖果的媽媽經常給我和表姐排練一些小品,內容無非是遇到壞人,怎么求救,有人搭訕怎么回答,真的很感謝媽媽從小用這么生動的方式,讓我記住如此重要的東西!下面,糖果收集了一些圖片,各位家長可以生動活潑的講給小朋友聽,切記不要夸大言辭嚇到小朋友哦!
小朋友真的不能騙人嗎
很早的時候,糖果就看過一篇演講,公安部某著名警官問大家“小朋友們可以騙人嗎?” “不可以??!” ”那可以騙壞人嗎?“ 有七成的小朋友依然大聲回答“不可以!”
我們一定要告訴小朋友!習慣騙人雖不好,但遇到疑似壞人,我們一定要敢騙他!用各種方式騙他!
陌生的環境只有你和一個陌生人
陌生人“你叫什么名字呀”
編個名字,微笑走開
陌生人:“你爸爸讓我來接你啦!”
“我爸爸就在前面呀”
陌生人“小朋友開開門呀”
“我媽媽十點就回來啦,你等一下”
另外:一定要讓小朋友背牢家長的姓名和電話,方便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