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兇險“殺手”:高血壓性腦出血 |
|
腦出血是中老年人的多發病,因血壓突然升高,導致腦內微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稱之為高血壓腦出血。高血壓腦出血發病之急,往往令患者措不及防,許多患者因對此病了解甚少而付出了沉痛代價。那么,引起這種疾病的原因是什么?應當如何正確防治呢?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走訪了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劉熙鵬。 其實,高血壓性腦出血除了與血壓升高有很大關系之外,還有一些其它的因素。如脾氣暴躁。具有這種性格的人比一般人腦出血的發病率高4倍;肥胖。研究證實,體重增加血壓也會增高。肥胖者高血壓的患病率比正常體重者高2.9倍,加大了腦出血機會;食鹽過量是高血壓的促發因素。研究證實,食鹽對血管壁有直接損害作用,可增加血管的敏感性,使血容量增加,血壓增高,易于發生腦出血;另外,吸煙、酗酒、情緒激動、過度疲勞、便秘、腦力緊張活動等,均是腦出血的促發因素。 預防復發是治病的關鍵 “腦出血病人一定要保持安靜并臥床休息,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搬動,最好就近治療。定時觀察血壓、脈搏、呼吸和意識的變化;保持呼吸道通暢,松解衣領,側臥位較好,便于口腔分泌物自行流出。呼吸道分泌物及痰液過多者,必要時作氣管切開;另外還要保持營養和水、電解質平衡,對清醒且無嘔吐者,可試進食;意識不清者,3-5日后病情較平穩可鼻飼;有嘔吐的病人不要進食。”對于腦出血患者的急救及注意事項,劉熙鵬強調道。 由于高血壓、動脈硬化是腦出血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采取相應措施,積極防治高血壓病和動脈硬化癥,對預防腦出血的再發生,降低腦出血的發生率、死亡率均有重要意義:堅持服用降血壓藥物,使血壓穩定在安全理想水平;少食含膽固醉高的食物,忌煙、忌酒,防止過胖;生活規律化,心胸要寬闊,防止情緒激動,多食新鮮蔬菜、水果;當有血壓升高,高血壓性腦病或有出血傾向時,均應及時積極治療,以免導致腦出血;嚴重的咳嗽、便秘可使腦出血再發,不可忽視;鍛煉癱瘓肢體不可過急過早,更不能過于劇烈和粗暴。 最后,一附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劉熙鵬提醒廣大市民,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軟弱乏力、說話困難,或是突然有眩暈感,頭痛難忍,而且由間斷性的變為持續性的,或伴有惡心、嘔吐、手足不靈等均是腦出血的早期信號,如發現上述情況,應盡快到醫院就診,以免錯過最佳就診時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