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明才子與《三國演義》開篇詞

 
 

    四川成都市的新都區有個桂湖。桂湖前面,一堵墻似的大影壁,上書《三國演義》開篇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很多人都以為,《三國演義》的開篇詞是羅貫中寫的,其實不然,這首詞是明朝中晚期四川狀元,和徐渭解縉并稱為明代三大才子的楊慎楊升庵的作品。

   

楊慎,字用修,號升庵,四川新都人,生于1488年,卒于1559年。正德六年,他24歲時中了那一年的狀元,授翰林院編修。嘉靖三年,他37歲時因“議大禮”,先被梃杖,后被謫戍云南邊疆永昌衛(今保山市),永不赦免,72歲時死于寓所。這就是汪老所說的“狀元”和“罪臣”的詩意了。

   

什么“大禮”能把人“議”成這樣吶?這要翻翻明史了。

   

正德皇帝武宗朱厚照死后,因其無兒子,親弟弟朱厚煒只活到三歲便夭折了,只能由他的堂弟朱厚熜即位,是為世宗,年號為嘉靖。這便產生一個問題,就是對朱厚熜已故父母的稱呼問題。  世宗即位第五天就召集群臣商議此事。以楊慎之父,首輔楊廷和為首的60多名官員上疏說,“既然世宗為入繼之君,只能以朱厚照之父孝宗朱祐樘為皇考,而其親生父母興獻王及妃只能為皇叔父母”。世宗大怒說,“父母難道還能改變嗎?”要他們再議。其實嘉靖皇帝態度已十分明確,擱現在照辦就是了,可楊廷和等200多人仍再三反對。世宗當面指斥他們說,“你們眼里沒我這個君,還讓我沒有父母嗎?”這已經不是尊重不尊重皇帝的意見,而是尊重不尊重皇帝的大問題了。楊廷和等人依然沒有醒悟。見說服不了皇帝,只好提出辭呈。嘉靖皇帝當即準了,一邊命令禮部更改尊號。時為修撰的楊慎并沒有吸取其父楊廷和的教訓,反而和吏部侍郎何夢春又組織了200多人齊刷刷跪在左順門下,放聲號哭,聲震朝野。拿現在詞兒來說這不是整事兒嗎。嘉靖皇帝如何吃他們這套,立刻把他們全部記入黑名單,然后一個一個收拾。在這個史稱“左順門事件”中,180人遭梃杖,17人慘死杖下,楊慎遭梃杖后被流放云南永昌衛。羅貫中雖生卒年代不詳,但他是元末明初的小說家,他死時距楊慎出生時至少要早100余年。楊升庵的詞怎么會跑到《三國演義》開篇上去了呢?

  

原來這首詞是楊升庵的晚年之作。是他的長篇彈詞《廿一史彈詞》中演唱秦漢事第三段的開場詞,因其氣勢豪邁,詞意空靈,用語精當,而廣為流傳。而《三國演義》并不是羅貫中的原創作品,這部偉大的著作應該說是從宋到明500多年來演義家們共同創作的作品。胡適在他的《三國志演義》序中曾列舉了王嘩、朱凱、王實甫、關漢卿、尚仲賢、高文秀、鄭德輝、武漢臣、王仲文、于伯淵等10幾位作者著述的表現三國時期人物故事的元雜劇19種,其中包括呂布、諸葛亮、周瑜、劉備、關羽、張飛、曹操、孫權、曹植等人物故事,宋時就有上述人物故事的短篇小說。羅貫中是元末明初一個著名的演義體小說家,他把這些故事、小說、元雜劇本捏合在一起,就成了明初的《三國演義》。但現在我們看到的《三國演義》是清初毛宗崗父子刪改評點的。

   

毛宗崗,字序始,清初小說評點家,江蘇吳縣人。他與父親曾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原本,整頓回目,改訂文辭,削除論贊,增刪瑣事,改換詩文,評刻成今天流行的一百二十回本的《三國演義》,俗稱“毛本”。而這首《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正是他們父子二人在增刪、改換過程中加在卷首的。這樣看來,在羅貫中死后幾百年流傳到了《三國演義》的卷首也就不難理解了。

   

楊慎是明嘉靖初年大學士太子少師楊廷和的兒子。生于北京,曾官至世宗皇帝的經筵講官。楊慎少年時十分聰明,且記憶力驚人。明史上說他“慎幼警敏,十一歲能詩,十二歲擬作古戰場文,過秦論,長老驚異”,“在翰林時,武宗曾問'星有注張,又作汪張,是何星也?’眾不能對。慎曰:柳星也。并歷舉周禮、史記、漢書以復”。他謫戍云南35年,不但對云南邊疆少數民族的文化發展做出過突出貢獻,亦對中國文化發展,中國古典文學做出了突出貢獻。他一生著述一百余種,可稱為著作等身,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精神財富。明史上記載明代“著作之富,推慎為第一。”《四庫全書總目》云:慎以博洽冠一時。其詩含吐元朝,于明代獨立門戶。而明萬歷年間南京刑部主事,《藏書》、《續藏書》編者李贄先生則說其文章蓋世“無一體不備,亦無備不造。”足見楊慎的博學多才。他的詞空靈輕巧生動傳神,頗能啟人心智。如他的《少年游》:“紅稠綠暗遍天涯,春色在誰家?花謝人稀,柳濃鶯懶,煙景屬蜂衙。日長睡起無情思,簾外夕陽斜。帶眼頻移,琴心慵理,多病負年華。”他的詩亦情景交融,自然流暢,頗多佳作。如他寫的《楊柳》,“白云新年盡,東風昨夜驚。芳菲隨處滿,楊柳最多情。染作春衣色,吹為玉笛聲。如何千里別,只贈一枝行。”他的詩詞都不是單純寫景,而是借四季之景抒世時之情。讓你感到情在畫里,人在景中。以至王士慎在《香祖筆記》中稱“明詩至楊升庵,已另辟一境。”

   

楊慎的政治生命是短暫的,他的婚姻生活亦不能說幸福美滿。他得罪了皇帝,既使罪廢邊荒亦不得安。明世宗對他兩議大禮一事,印象深刻,耿耿于懷,經常問左右“慎作何狀”。因此,楊慎自知不為皇帝所容,已無赦還之望,便寄情詩酒,放浪形骸,坐青擁綠,挾妓自樂。這樣的生活狀態,婚姻會美滿嗎?他一生曾娶四位妻妾,其中最有名的是那位四川才女黃峨。黃峨,生于1498年,卒于1569年,《辭海》文學分冊介紹她時說她是明代女文學家,文學家楊慎之妻。說她能詩詞,善散曲,而散曲尤有名。有《夫人樂府集》、《楊狀元妻詩集》、《楊升庵夫婦散曲集》。雖然有名但始終生活在楊慎的大樹下,集子亦不露其名。象這樣文學相輔,精神相通,愛好相同的夫妻應該很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吧。可事實卻是,正德十四年,先妻王氏卒后,取黃峨為繼室。嘉靖三年后慎被謫戍云南,黃峨回到四川老家新都,照顧病重的公爹楊廷和。而此時據他們結婚尚不足五載,嘉靖五年七月接夫人黃峨到戍所(云南永昌衛)。嘉靖八年春,楊廷和病危,黃峨獨自返蜀,六月二十一日廷和卒,慎始返蜀奔喪,喪事畢即返還戍所。而這次黃峨卻沒有跟隨,理由是留在家中經紀家務。這里邊的隱情就很難說清了。也許真是留在四川料理家務;也許見楊升庵放浪形骸,難以規勸,還是眼不見心為靜吧;也許過不慣云南戍所的生活,水土不服;也許遠離親友,思念家鄉。總之,二人自此后再沒到一起。后來,楊慎又娶了新喻人周氏和北京籍的曹氏(二人均為楊慎留有一子)。在黃峨離云南戍所回四川看望照顧病危的公爹時,二人曾互贈詩詞。其中楊慎的那首《臨江仙》可謂情真意切,“楚塞巴山橫渡口,行人莫上江樓。征驂去棹兩悠悠,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卻羨多情沙上鳥,雙飛雙宿河洲。今宵明月為誰留?團團清影好,偏照別離愁”。                              

 

“桂湖”是楊慎回老家時學習、生活、會友、居住的地方,因湖畔廣植桂樹而得名。楊慎雖生在北京,卻沒少回新都的桂湖居住。歷史上曾記載他六回新都,主要因由都是為祖母守喪;為繼母守喪;為父親處理喪事。另有一次是回家鄉參加科舉考試成為舉人(19歲);一次以養病為由乞求回家;一次受皇命代祀蜀藩諸皇親陵墓。因此,桂湖亦成為他一生中重要的居住地。

  

坐在桂湖的游船上,吟誦著“君來桂湖上,湖水生清風,清風如君懷,灑然秋期同。君去桂湖上,湖水映明月,明月如君,悵然何日輟。湖風向客清,湖月照人明,別離君有意,風月重含情。”眼前仿佛就坐著這位博學多才的老先生,在和你暢談世事,暢談人生。談那青山,談那夕陽,談那魚翁,談那濁酒。

  

湖水仍然是舊時的湖水,明月依舊是明時的明月,楊升庵已離我們太遠太遠了,可他的詩、他的詞卻離我們很近很近。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12歲神童寫下一首詞,成為《三國演義》開篇詞,至今無人超越
你知道嗎, 他才是《三國演義》的開篇詞《臨江仙》真正作者, 而不是羅貫中
12歲被稱神童,寫下一首詞,卻成三國演義開篇詞,至今無法超越
此人被稱神童,24歲中狀元,詩詞成三國演義開篇詞,至今無法超越
三國演義開篇詞的作者楊慎狀元,個性倔強,所以一生只有詩和遠方
平講平說2425期:是非成敗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三國演義》開篇藏著一位明代狀元郎,直言敢諫差點被...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神木县| 霞浦县| 灌云县| 泸西县| 辰溪县| 岑巩县| 来凤县| 托克托县| 独山县| 工布江达县| 玉溪市| 顺平县| 泰安市| 保山市| 黎川县| 南康市| 西乌珠穆沁旗| 宜都市| 商都县| 德兴市| 江阴市| 四平市| 滁州市| 阳泉市| 措勤县| 遂溪县| 颍上县| 建昌县| 恭城| 富蕴县| 贺州市| 洪湖市| 平罗县| 舒城县| 华坪县| 阳信县| 屏东县| 登封市| 积石山|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