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解密中醫》:庸勝堂中醫基礎講座實錄第四講
    庸勝堂中醫基礎講座第四講: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下面我們開始講中醫學的哲學基礎。

    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是中國古代有關世界本原和發展變化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展最有影響的古代哲學思想,也是中醫學的重要思維方法。

    古代哲學中精與氣的基本概念

    精與氣的概念,在古代哲學范疇中基本上是同一的,但在中醫學中精與氣是確有區別的。為了便于正確認識精與氣的古代哲學概念與在中醫學中的不同內涵,我們分別地講一下精和氣。

    精的概念

    精,又稱精氣,在中國古代哲學中,一般泛指氣,是一種充塞于宇宙之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這個無形,不是指真的沒有形,而是指肉眼看不見),是宇宙萬物之本原。在某些情況下,專指氣中的精粹部分,是構成人類的本原。說白了,就相當于西方哲學所認為的原子、分子、電子、光子這種東西。在《道德經》,《周易》,《管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論衡》等古籍文獻所有的描述中,皆認為精是宇宙萬物的本原,與氣的內涵是同一的,因而精也叫精氣。

    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精氣是構成生命本原的最基本的細微物質,就如同構成物質的原子、分子、電子、光子這類東西,只不過古代哲學家沒有顯微鏡、放大鏡,所以在意念中認為精氣是一種無形的東西,是形成世界本原的一種無形的東西。有了現代的高科技,我們就知道這種無形的東西,古代哲學家所說的精氣這種無形的東西,其實說白了,就是原子、中子、電子、質子這樣的東西,我們可以這樣去理解,不是說精氣就等同于原子、質子。中國古代哲學的精氣,是指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這么去理解它啊。

    氣的概念

    在古代哲學中,氣是指存在于宇宙之中的無形而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是宇宙萬物的共同構成的本原。說白了,在古代哲學中,精和氣是一樣的,精氣基本上就是我們剛才說的東西,我們剛才講的都是古代哲學觀點,還沒有說到中醫學的精氣啊。

    精氣學說的基本內容

    精氣學說認為,精氣是宇宙的本原,宇宙是一個萬物相通的有機整體,人類作為宇宙萬物之一,也是由精氣構成,精氣是存在于宇宙中的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其自身的運動變化,推動著宇宙萬物的發展與變化。你看我們古代哲學的這些觀點,多么厲害,把現代的問題都給解決了。你看,現代科學在最近一二百年才發現:中間有質子,外面有電子圍繞運轉的,是最基本的物質。這與我們老祖宗的“精氣是存在于宇宙中的運動不息的極細微物質”的觀點不謀而合,不同的是,我們老祖宗早在五千年前就知道了,只不過說法不一樣而已,我們認為它是精氣,他們現在叫電子、質子,中子,是吧?

    所以說,我們中國古代哲學是多么的先進和偉大,不用顯微鏡一樣能知道原子、電子的存在。精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原,我們再怎么解釋,無論是引經據典也好,還是引用各種古代哲學的書籍也好,《莊子》,《淮南子》《易傳》等等一系列,包括《黃帝內經》,說白了,一句話,精氣就是剛才所說的那些東西。道德經所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法自然”,這都是根據精氣學說最本原的中國古代精氣學說的哲學思想而來。

    至于精氣的運動與變化,由于它是中國古代哲學上的運動與變化,我們可以做為了解,在中醫學上的精氣和這有區別,大家可以看一下就行。

    精氣是天地萬物相互聯系的中介,和物理學、化學上是一樣的。人和豬,本來沒有區別,區別在于它的分子結構不一樣,基因不一樣,那么這些基因是怎么來的?就是精和氣的排列方法不一樣的,排列順序不一樣。所以,人之所以成為人是由人的基因,是由人的精氣所組成;豬之所以成為豬,是由于豬有它自己的精氣,說白了,就是現在的遺傳學和基因學。天地精氣化生為人,天地精氣也化生為豬。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是一樣的道理,人和豬都是動物,都是天地萬物精氣所化生,都是由碳氫氧這些原子所組成,如果用火一燒,火化后都是一樣的,這就是塵歸塵土歸土。

    關于天地萬物和人類的起源及產生的問題,現代科學已經有很明確答案,目前為止最認可的是宇宙誕生學說,就是所謂的宇宙大爆炸理論,說白了,就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提芬。霍金的理論,按照他的理論來解釋了宇宙大爆炸,解釋了宇宙的起源,人類的起源,所有的起源,這個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下。

    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上的運用

    精氣學說在中國古代哲學上,就是類同于用中醫哲學思想來解釋原子、分子、電子的問題,那么精氣學說在人體內絕非等同于原子、分子、電子,完全不是一碼事。

    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奠基于先秦至秦漢時期,這一時期正值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階段,所以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滲透到中醫學中,對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尤其對中醫學精氣生命理論和整體觀念的構建,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醫學理論精氣學說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精氣學說,但又不同于這個學說,因為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即中醫學對人體自身的完整性及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相統一的認識。它認為人體自身是一個有機整體,中醫學的整體觀念在古代哲學思想上的影響比較大。古代哲學的精氣學說認為,精氣的概念涵蓋了自然、社會、人類的各個層面,精氣是自然、社會、人類及其道德精神獲得統一的物質基礎;精氣是宇宙萬物的構成本原,它比分子、電子的范圍更廣,因為它已經到達精神層面,而分子、電子、質子還沒有到達精神層面。

    中醫學說中的精與氣

    下面闡述一下中醫學中的精與氣。

    中醫學中精就是精,氣就是氣,二者是兩回事。中醫學中的精,是指藏于臟腑中的液態精華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既包括父母遺傳的生命物質,稱為先天之精;又包括后天獲得的水谷之精,稱為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是從父母遺傳過來的,所以我們一般說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就是獲得后天水谷之精,為后天之精。

    那么中醫學的氣,是指人體內生命力很強、運行不息的極細微物質,既是人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激發和調控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之源泉,感受和傳遞各種生命信息的載體。氣的不斷運動,推動和調控著人體內外的新陳代謝,激發著物質與能量的轉化,負載和傳遞著生命信息,推動和調控著臟腑的機能,從而維系著人體的生命進程。氣的運動停止,則意味著生命的終止。所以我跟學生們說,區別精和氣最基本、最關鍵的一點,就是什么呢?活人才有氣,死人沒有,但是死人有精,活人也有精。因而精和氣如果從陰陽上說的話,一個屬陰一個屬陽,精乃有形的東西,為陰,氣為無形之體,為陽。陽沒有了,這個人就掛了。

    那么,為什么說陽氣呢?因為氣是推動力很強的,能運動的動態的東西,屬陽,叫陽氣。當然這個氣呀,在人體內有元氣、中氣、營氣、衛氣等的區分,今天我們不作詳細的區分,我們只是讓大家了解一下,什么是氣,氣為陽。

    而人體內的精、津液、血液等等,都是屬陰的。

    總之,古代哲學中的精氣概念與中醫學中的精氣概念有區別。古代哲學中的精與氣的概念沒有區別,而中醫學中的精與氣的概念有區別。引入到中醫學中的精就是陰,體內的各種液體的總稱,而氣是指人體的一種推動力,看不見摸不著的,屬陽。而且精與氣在五臟之中也有不一樣,比方說,有肝氣、肺氣、胃氣、腎氣、脾氣,每個臟腑皆有其氣,我們在講臟腑的時候會慢慢貫穿進去講。

    陰陽學說

    好,我們接著講陰陽學說。

    陰陽學說,是研究陰陽的內涵及其運動變化的規律,并用以解釋宇宙萬物萬象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一種古代哲學理論,是古人認識宇宙本原和闡釋宇宙變化的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就是說,陰陽學說本來是一種古代哲學。把陰陽學說引入到中醫學是最核心,最基本、最關鍵的一點,因為學中醫者如果不分陰陽則完全搞不好,完全學不成,完全沒有理論體系。

    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一對范疇,是對自然界相互關聯的某些事物或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把不同的種類一分為二的,來分陰陽,所謂“陰陽者,一分為二也”。

    其實,陰陽最初的涵義很簡單,很樸素,是指陽光的向背而言,朝向陽光者為陽,背向陽光者為陰。“陰者,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陽者,高明也”。隨著觀察面的擴展,陰陽的樸素涵義逐漸得到引申。比如說,溫暖、活躍、明亮,這也叫陽;寒冷、靜止、晦暗,這也叫陰。于是,古人就以溫熱、寒冷、運動、靜止、光明、黑暗來將陰陽全部劃分。

    要解決陰陽這個問題,我想大部分人都應該知道陰和陽,但是陰陽永遠是相對的,沒有陰就沒有陽,沒有陽也沒有陰。

    我們把任何兩樣相反的東西都可以分為陰陽,比如上下,上是陽下是陰;天地,天是陽,地是陰;靜止與運動,靜止為陰,運動為陽,這個很好理解;興奮屬陽,郁悶屬陰;男人屬陽,女人屬陰。但是這些都是簡單的一分為二的說法。如果兩個男人給你分,請問,兩個男人中哪個男人屬于陽,哪個男人屬于陰,還是兩個男人都屬于陽呢?這個時候也能分陰陽。比如說這兩個男人中,有一個男人脾氣暴躁,性格火爆,有一個男人脾氣溫順,甚至有點娘娘腔。那么,我們把這個娘娘腔的男人稱為陰,把脾氣暴躁的男人稱為陽。這個脾氣火爆的男人呢,就叫陽中之陽,脾氣溫順的男人呢,就叫陽中之陰。他們對于女人來說都是陽,但他們兩個互相來對比的話就一個屬陽,一個屬陰。所以陰陽永遠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如果這個脾氣暴躁的男人碰到脾氣更暴躁的男人呢,那么脾氣暴躁的男人就屬于陰了,脾氣更暴躁的男人就屬陽了。

    同理,比方說兩個女人,其中一個很有女人味,很溫柔很體貼,而另一個女人呢,則像男人一樣,很大氣,甚至有時候還會動手打人。那么我們就可以區分這兩個女人:像男人一樣的女人就屬于陽,很溫柔的女人就屬于陰。由于她們都是女人,因而,一個是陰中之陽,一個是陰中之至陰,很好理解吧?如果這么去理解的話,對我們以后學習經絡學說,什么陽明、太陽、少陽,到時候就很好理解了,陰中之陰,陰中之陽,陰中之至陰,陽中之至陽,都有的。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

    陰陽學說的基本內容,包括陰陽對立制約、陰陽互根互用、陰陽交感與互藏、陰陽消長、陰陽轉化和陰陽自和與平衡等幾個方面,關系比較多,我們一一來解釋一下。

    陰陽對立制約

    陰陽對立制約,指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一個統一體中的相互斗爭、相互制約和相互排斥。陰陽學說認為,陰陽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統一的,統一是對立的結果。比方說,夫妻兩個一個屬陰一個屬陽,他們合在一起的是一個家庭,他們私下也有小矛盾,偶爾要互斗一下,但是呢,由于他們是統一的,在一致對外的時候,他們又一條心了;在沒有對外的時候,他們又互相對抗起來。就把小夫妻拿來類比一下陰陽對立制約的關系,就清楚了。

    陰陽互根互用

    陰陽互根互用,是指一切事物或現象中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為根本的關系。還是以小夫妻為例,男人在外面掙錢,女人在家里養家,女人屬陰,男人屬陽,陽主外,陰主內,這本身就是很正常的,你不能說男人掙的錢,女人就不能用嗎?女人做的家務,男人就不能享受嗎?所以這叫互根互用,互為根本,缺一不可,不然的話獨陰不生,孤陽不長。

    陰陽交感與互藏

    陰陽交感,指陰陽二氣在運動中相互感應而交合,發生相摩、相錯、相蕩的相互作用。陰陽交感是宇宙萬物賴以生成和變化的根源。

    陰陽互藏,是指相互對立的陰陽雙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著另一方,即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含有陰與陽兩種屬性不同的成分。比如說,再陽剛的男人總有心軟的時候吧,總有像女人一樣的時候吧?再溫柔的女人也有堅強的時候吧?那么溫柔的女人在堅強的時候,就是一種陽的表現;再陽剛的男人,他溫柔的一面,軟弱的一面,那就是陽中包含陰,是吧?所以我們用陰陽就根據人性來類比,就根據男人女人來,很好理解,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

    

    陰陽互藏示意圖,也就是八卦圖,為什么八卦中間有兩個點,白的里面有個黑點,黑的里面有個白點?講的就是陽中有陰,陰中有陽,陰陽互藏,沒有哪一個是絕對的陰,沒有哪一個是絕對的陽。

    陰陽消長

    陰陽消長,指對立互根的陰陽雙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于不斷的增長和消減的變化之中。陰陽雙方在彼此消長的運動過程中保持著動態平衡。

    陰陽之間可出現某一方面增長而另一方面消減,或者另一方面消減另一方面增長,互相變化。比方說,小兩口吵架了,也不能總吵,不好啊,總該有一個人退步吧,不然的話會崩盤是吧?所以說誰強勢一點的時候,另外一個稍弱勢一點,退一步海闊天空,讓一讓是吧,這個就體現在陰陽互為消長關系上。

    陰陽皆消皆長,是指在陰陽雙方互根互用的過程中,陰與陽之間也會出現某一方面增長而另一方面亦增長,或某一方面消減而另一方面亦消減的皆消皆長的消長變化。打個比方,男人屬陽主外,女人屬陰主內,男人突然今天在外面多掙了點錢,這個陽就長了啊,回來之后,就告訴老婆,自己今天發財了,老婆拿著錢,就講我們發財了,那我們就去搞好吃的,加餐,這個時候體現在陰陽皆長。反之,陰陽皆消,比方說,這個男人回家之后很不高興,說這個月工資被扣了多少,然后又被老板批評了,于是掙回來的錢少了,老婆說既然這樣呢,我們這個月就要節約一點用啊。這叫陰陽皆消。雖然這個例子比喻得不一定很確切,但是理解起來很好理解啊,就是陰陽皆消皆長的關系啊。

    陰陽轉化

    陰陽轉化,指事物的總體屬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屬陽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陰的事物,屬陰的事物可以轉化為屬陽的事物。例如一年四季氣候的變化,屬陽的夏天可以轉化為屬陰的冬天,屬陰的冬天又可以轉化為屬陽的夏天。人體的病證,屬陽的熱證可以轉化為屬陰的寒證,屬陰的寒證又可以轉化為屬陽的熱證。這就是所謂的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就是陰陽相互轉化。你如果說非要我打個比方,把它比成男人和女人的話,我總不能說讓一個男人和女人去變性吧,這個是不符合自然規律的,陰陽轉化不是去變性,陰陽轉化在小夫妻上是這樣解釋的:男的在外面賺錢,女人在家里整理家務,突然有一天男人失業了,于是乎男人轉化為家庭婦男,而這個女的呢,出去做事,做得一帆風順,女人成了家庭支柱,所以女人這時候就轉化成陽的性質,而這個男人成了家庭婦男,轉化成了陰的性質,所以這個叫陰陽轉化,不是做變性手術。

    陰陽自和與平衡

    陰陽自和,指陰陽雙方自動維持和自動恢復其協調平衡狀態的能力和趨勢。對生命體來說,陰陽自和是生命體內的陰陽二氣在生理狀態下的自我協調和在病理狀態下的自我恢復平衡的能力。打個比方,小兩口吵架了,又沒有人來勸架,于是乎小兩口就想,夫妻是一家子總要過的,讓一讓吧,都讓一讓于是乎,在沒有人勸架的情況下過幾天后就好了,這叫夫妻吵架床頭吵架床尾和,陰陽本是一家,于是乎陰陽自和與平衡大家都理解了。

    好,陰陽的關系都講完了,我們講一下陰陽學說在中醫學上的具體運用。

    陰陽學說在中醫學說的運用

    陰陽學說貫穿在中醫學理倫體系的各個方面,陰陽學說對于整個中醫來說非常重要,所以剛才花那么大氣力跟大家解釋陰陽的那些關系,主要是為了在以后的臨床中能夠將這些關系靈活用于臨床。

    臟腑及形體組織的陰陽屬性

    就大體部位來說,上部為陽,下部為陰;體表為陽,體內為陰;就其腹背四肢內外側來說,則背為陽,腹為陰;四肢外側為陽,四肢內側為陰。你看人體的經絡,足太陽膀胱經走背面,督脈走背面,背面為陽,內面為陰,任脈就在前面。經絡系統分陰陽,十二正經中手足三陰三陽,他們循行的方法大家可以拿一個針灸掛圖,銅人模具也可以,一看就知道它的經絡系統分陰陽,分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陰陽在人體的表現

    在人體方面,陰主要表現為涼潤、寧靜、抑制、沉降;而陽則表現為溫煦、推動、興奮、升發。比如說,一個人坐在那里有氣無力,悶悶不樂,我們一看就說這個人沒有陽剛之氣,屬于陰的狀態。而如果這個人脫衣而歌,登歌而走,然后甚至在街上裸奔,這就是太興奮了,我們就說這個人陽亢,陽亢到神經病的狀態。

    人體的生長壯老已的生命過程,也由人體內陰陰二氣的對立互根關系來維系著。人體的上半生以陽氣的推動、興奮作用為主導,而陰氣隨陽氣的增長而增長,(陽生陰長),以與陽氣相協調,支持和調控陽氣的作用,維持人體的生長發育有序穩定。而下半生則以陰氣的寧靜,抑制作用為主導,而陽氣隨陰氣的減少而減少(陽殺陰藏),以與陰氣相協調,防止過度亢奮,使人體平穩度過更年期和老年階段。《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人過40歲以后,既有陰氣偏少而寧靜,抑制作用減弱,又有陽氣偏虛而推動、興奮作用衰退,常見“晝不精,夜不瞑”,既有動作和思維遲緩,又見焦躁易怒,但只要保養好陰氣與陽氣,維持陰陽二氣的協調,自能平穩度過后半生。

    分析病因的陰陽屬性

    疾病是由于病邪作用于人體,引起邪正相爭,導致機體陰陽失調、臟腑組織損傷、生理機能失常或心理活動障礙的結果。病邪可以分為陰、陽兩大類,也就是有陰邪、陽邪的區分。一般而言,六淫屬陽邪,飲食居處、情志失調等屬陰邪。陰陽之中復有陰陽:六淫之中,風邪、暑邪、火(熱)邪屬陽邪,寒邪、濕邪屬陰邪。

    分析病理變化的基本規律

    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就是邪正斗爭的過程:陽邪侵犯人體,人體正氣中的陰氣奮而抗之;陰邪侵犯人體,正氣中的陽氣與之斗爭。如此產生了邪正相搏,導致了陰陽失調而發生疾病。《素問。著至教論》說:“合而病至,偏害陰陽”。陰陽失調的主要表現形式是陰陽的偏盛、偏衰和互損。

    陰陽偏盛

    即陰偏盛或陽偏盛,是屬于陰或陽中的任何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狀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這個太容易理解了,我就不多解釋了。陽勝則熱,陽多了嘛,就肯定表現陽的情況,陽就是熱;陰勝則寒,陰多了,陰偏盛就表現為寒性。

    陰陽偏衰,剛才所說的陰陽偏盛是指陰陽多于正常水平;而陰陽偏衰則是指陰陽低于正常水平,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陰虛、陽虛。陰虛則熱,陽虛則寒。陽少了就叫陽虛,陽虛了就表現出陰的特征,所以寒。陰變少了,相對來說陽就比較多,所以表現出陽的特征,所以陰虛則熱。

    陰陽互損

    陰陽互損是由于陰陽之間存在著互根互用的關系,當陰陽偏衰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陰損及陽、陽損及陰的陰陽互損的情況。當陽虛到一定程度,由于陽虛而不能生陰,繼而出現陰虛的現象,稱為“陽損及陰”。同理,也有陰損及陽。最終導致陰陽兩虛。比方說,有的人剛開始腎陰虛,沒有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治療,導致最終變成腎陰陽兩虛;有的人剛開始腎陽虛,沒有及時調整,最后變成腎陰陽兩虛。所以說久病必定是陰陽兩虛的,很少會有人陰虛一輩子或者陽虛一輩子,這種情況很少見,一般情況下,虛到最后都是陰陽互損,陰陽兩虛。

    用于疾病診斷方面

    中醫診斷疾病的過程包括診察疾病和辨識病證兩個方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上說:“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善診者,望而知之謂之神,說白了,要首先辨陰陽,分析四診資料,將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各種資料,包括癥狀和體征,以陰陽理論辨析其陰陽屬性。比如說看面色,面色分陰陽,明亮為陽,陰暗為陰;氣息分陰陽,氣息洪亮為陽,低微無力為陰;看動靜,動作遲緩為陰,登高而歌,棄衣而走為陽;脈象也分陰陽,有力者、數者為陽,無力者、沉者、遲者為陰。

    陰陽還可以概括病證,比方說,八綱辨證中,陰陽是八綱辨證之總綱,表證、熱證、實證屬陽,里證、虛證、寒證屬陰。在精氣血津液辨證中,精、血、津液主靜而屬陰,氣主動而屬陽,所以說,精、血、津液不足屬陰,而氣虛屬陽,但精、血、津液不足不能稱陰虛,而氣虛也不能稱陽虛,因為陰虛、陽虛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臟腑辨證中,臟腑精氣陰陽失調可以表現出許多復雜的證候,但概括起來,無外乎陰陽兩大類,比如在心系病證中,有心血虛、心氣虛、心陰虛、心陽虛、心火亢盛、心血瘀阻等,其中前面四種證型屬陰證,后面兩種證型屬陽證。

    用于疾病的防治

    調整陰陽,使之保持或恢復相對平衡,達到陰平陰秘,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則,也是陰陽學說用于疾病防治的主要內容。另外,陰陽理論還指導養生。

    確定治療原則

    比如陰陽偏盛偏衰的治療原則,熱者寒之,寒者熱之,陰虛者養陰,陽虛者補陽,陰陽兩虛者陰陽雙補。陰陽互損者,如果是由于陰虛及陽的,可以補陰為主,輔以補陽;反之亦然。

    張景岳在《景岳全書》里說得很清楚,左歸丸、右歸丸,就是陽中求陰,陰中求陽的典型代表。

    另外,陰陽理論還可以分析和歸納藥物的性能,在中藥四氣中,寒涼為陰,溫熱為陽。五味酸苦甘辛咸,五種味道分別對應五臟,這五種味道也有陰陽屬性,辛甘淡為陽,酸苦咸為陰。升降浮沉也分陰陽,是指藥物在體內發揮作用的趨向,升是上升,浮為向外浮于表,升浮之藥,其性多具有上升發散的特點,故屬陽;降是下降,沉為向內沉于里,沉降之藥,其性多具有收澀、瀉下、重鎮的特點,故屬陰。四氣五味也好,升降浮沉也好,都有陰陽屬性。臟腑也分陰陽,五臟為陰,六腑為陽。陰陽屬性貫穿于中醫學的每一個方面。

    總之,陰陽學說在疾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養生防病,須根據四時陰陽的變化情況“法于陰陽”;治療疾病,則要根據病證的陰陽偏盛偏衰等情況,確定治療原則:陰陽偏盛者,損其有余;陰陽偏衰者,補其不足。然后再根據藥物四氣五味和升降浮沉的陰陽屬性選擇適當的藥物,調整疾病過程中的陰陽失調,使之向恢復平衡方面發展,從而達到治愈疾病和減緩病情之目的。

    好,今天的課就講到這里。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學思維方法的特點
精氣學說
古代哲學精氣學說對中醫學精氣理論的影響
中醫哲學基礎——精氣學說
(1)命理基礎知識:氣與陰陽
精氣學說在中醫學中的應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乐平市| 广饶县| 隆安县| 彰化县| 长白| 南康市| 汉川市| 育儿| 孝感市| 施秉县| 霍林郭勒市| 开远市| 榆社县| 南通市| 博罗县| 兴义市| 和硕县| 汪清县| 华坪县| 科技| 崇礼县| 凌源市| 上栗县| 怀远县| 淮阳县| 合川市| 巫溪县| 柳林县| 新巴尔虎左旗| 久治县| 宁蒗| 南宫市| 永年县| 江城| 扶风县| 临洮县| 湟中县| 革吉县| 富源县| 中山市| 伊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