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耕讀傳家 劉氏宗祠留下獨特家訓

耕讀傳家

劉氏宗祠留下獨特家訓

□黃益耕文\圖祠堂

是舊時大家族祭祀先祖、族人議事的公共場所,無論是對聯還是牌匾,都飽含著先祖對后代的諄諄教導、祈天佑福之意。

但在位于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鎮三河村蕭家碾的劉氏宗祠,卻有一副非常獨特的對聯——為鼓勵后世子孫好好讀書,劉氏先祖立下重誓:“違誓命定遭瘟疫,順條規必獲禎祥”,讓人感慨不已。

宗祠庭院建筑 川西風格

劉氏宗祠。

有229 年歷史的劉氏宗祠,是傳統的中國庭院式建筑,以中軸線布局,講究方正,由一正、兩廂、一下房組成“四合頭”房,院內、屋后有通風天井,形成良好的穿堂風,用檐廊或柱廊聯系各個房間。

現存的祠堂格局只有一個天井。劉氏族人說,祠堂最初大得多,左右兩邊還各有一個天井和數間廂房。在祠堂左右兩邊,如今還保存有房屋的遺跡。

天井地面用細小均勻的鵝卵石鋪成,中間用瓦片圍成一個圓圈,圈中用瓦片勾勒出一只鹿子的形狀。該圖案在祠堂建成時就有了,每次維修祠堂,都沒動過。

祠堂房屋是穿斗式木結構,墻體用篾笆夾雜泥土筑就,屋頂用青瓦坡式處理,解決了川西地區多雨的屋面排水問題。外墻以白色為基礎色調,門窗淺褐色,廊柱棗紅色,色調搭配清新而淡雅。

祠堂另一個建筑特征是川西民居“長出檐”,從大門房檐到過廳,到中堂,再到祭祖大廳,屋檐都支出一大截。這樣的設計主要是利于排水。川西多雨,屋檐伸出去越長,雨水灑落得越遠,就不會淋在墻上,浸濕墻體。

祠堂內每間房屋的屋檐相連,在屋檐下形成一條條內廊道。內廊道將每一間屋子連在一起,下雨時可以由此通過,不用從天井穿過淋雨,有“下雨天走遍全院不濕鞋”的說法。

淵源出自堯帝 劉備后裔

劉氏宗祠祭祖大廳供奉著劉氏歷代始祖高曾祖牌位,正中墻上掛著“淵源藜杖”匾額,左右對聯是:“始自陶唐開世系,繼從石壁發源流”,里面藏著這支劉氏家族的遷徙密碼。

劉氏宗祠內,天井地面的祥鹿圖案。

1924年編修的蕭家碾《劉氏族譜》記載,劉氏先祖出自堯帝陶唐氏,堯帝第9個兒子源明,受封在劉地,是為劉氏。傳到第75世,就是漢高祖劉邦。

劉邦的孫子漢景帝劉啟,在公元前154年,封第8個兒子劉勝為中山靖王,封地在今河北定州市,郡望為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后世以“彭城”為堂號。

廣東興寧縣《劉氏族譜》中說,三國蜀漢政權建立者劉備,是劉勝的后裔。唐僖宗乾符年間,劉備二兒子劉永的后裔、翰林學士、觀察使劉天錫,棄官奉父劉祥避亂到汀州府寧化縣(今福建寧化縣)石壁洞,發展為當地望族。

南宋嘉定年間,河南宣撫使劉龍的第7個兒子劉開七,因出任潮州府都統制,家人跟隨從寧化縣石壁村遷到潮州,后又遷到梅州程鄉縣(今廣東梅縣)。劉開七后來帶兵征討叛亂,不幸陣亡,被后世尊奉為由閩入粵始祖。

劉開七只有一個兒子劉廣傳,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考中進士,出任江西贛州府瑞金縣知縣。景炎二年(1277年)年底,元軍攻陷江西,劉廣傳以身殉國。

劉廣傳有兩個夫人,一共生了14個兒子,繁衍出14房人,人稱“一脈宏開十四房”,也叫“二七男兒”,分在各府州縣,成為各支劉姓始祖。

始祖勤儉持家 百歲而終

清 康 熙 五 十 八 年(1719年),住在廣東興寧縣梓皋鄉(今廣東興寧市水口鎮)井下村的劉廣傳第8個兒子劉巨漣的裔孫劉中和,時年29歲,“腹裕詩書,顯揚念切”,順應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與妻子決定,帶著6歲的兒子劉士俊移民入川。

入川路途遙遠,劉中和賣掉所有家當,加上此前的積蓄,湊了1000文錢路費。臨走時,又做了6個糟鵝蛋揣在身上。

如果僅靠那點路費,根本沒法走到四川。為此,劉中和幫著他人肩挑背扛,沿途打短工,換取生活費。廖氏則挑著一家人的行李跟在后面。

一路艱辛,終于到了四川,暫居在成都府新都縣彌牟鎮八陣圖。此時,劉中和從廣東帶來的 1000 文錢路費一分錢都沒用,糟鵝蛋還有3個半。劉中和用這些錢買了數畝地,開始了在四川的新生活。

數年后,劉中和的日子殷實起來,把家正式安置在今成都市新都區斑竹園鎮三河村蕭家碾。他把此前在八陣圖購置的產業,送給了族人。

劉中和先后兩次回到廣東興寧老家,把祖父劉嘉謨、父親劉其逸的筋骸背到四川安葬。他又和幾個遷徙到四川來的弟弟商量,大家決定集資在蕭家碾修建劉氏宗祠。

祠堂前后修建了5年多。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劉中和100歲生日那天,劉氏宗祠完工。雙喜臨門,各地親朋好友都前來慶祝。

當天,天氣晴朗,賓客濟濟一堂,大家聚談暢飲,好不高興。宴席剛結束,突然下起大雨,親朋好友沒人離去。臨近傍晚,劉中和穿戴整齊,坐在中堂,說了幾句話后,合上眼睛,安然而去。

劉士俊,號杰夫,贈封為修職郎(文職封贈散官,正八品),妻子巫氏,生有劉安棟、劉安國、劉安全3個兒子。劉士俊夫婦去世后,合葬在一起,如今墓葬和墓碑仍保存完好,當地人稱“雙碑”。

家訓耕讀傳家 立下重誓

劉氏宗祠祭祖大廳里,有一副特別的對聯:“違誓命定遭瘟疫,順條規必獲禎祥。”這副對聯,是劉氏宗祠最為獨特的

地方,看似在“詛咒”,其實飽含著劉氏先輩對后世子孫的鼓勵和希冀。

劉中和遷到四川后,一向以耕讀為家訓:“耕以立其基,讀以要其成。”到劉安全這一代,經濟上比較富庶,也出了一些讀書人,但都沒獲得過功名。劉安全特別叮囑4個兒子,一定要把“耕讀傳家”的祖訓傳承下去。

道光14年(1834年)五月初七,劉安全設立書香會,擬定管理書香會的條規,還為書香會考慮了經濟來源。他把佃租24畝田地、11間瓦房等的收入作為基金,以供每年宗祠祭祀、獎勵族人之用。

對用心讀書的后人,用基金獎勵,使其更勤奮;沒得到獎勵的,也會因此努力讀書。劉安全希望書香會能“上不負祖宗培植之遺意,下不沒我一人作育之苦心”。

為防備子孫廢止書香會,走上歪門邪道,劉安全立下誓言:如果后世子孫中,有人要把書香會的田產、資金擅自分拆出售或瞞混,破壞條規,一定要“遭惡疾而速亡”。換句話說,就是不得好死。不過,這個“報應”只對其人有效,不涉及他的子孫。

對用心栽培后人讀書、力求上進的人,則用基金獎勵他。劉安全說,希望后世子孫各自振興,把這個條規永遠奉為箴銘。由此,他制定了那副獨特的對聯。

因為耕讀傳家,重視教育,這支劉氏先后出了多個文武官員。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鼓勵子孫讀書,先祖立下毒誓
9000萬劉氏子孫們看過來!劉氏宗祠大盤點!你去過哪一個?
川南瑰寶 —記敘永縣水尾鎮劉氏明堂塆宗祠
番禺區沙頭汀根村劉氏大羅村劉氏丹山村劉汀沙村劉氏
重修劉氏宗祠碑記
【微村志】桐廬石阜村之方氏宗祠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荔浦县| 天祝| 高要市| 嵩明县| 兴宁市| 万山特区| 长宁县| 溆浦县| 色达县| 武清区| 大新县| 东海县| 定安县| 秦安县| 岫岩| 奉新县| 延长县| 海丰县| 怀柔区| 瑞金市| 长寿区| 普陀区| 息烽县| 遂昌县| 富平县| 新巴尔虎右旗| 清流县| 冕宁县| 临漳县| 昌乐县| 中卫市| 伊宁县| 怀安县| 沛县| 樟树市| 金沙县| 渭源县| 北川| 秀山| 千阳县| 陇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