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勞人仲【2017】2號
各市、縣(市、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為完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處理程序,規范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中的公民代理行為,經廣泛征求意見,制定了《關于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公民代理的若干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遵照執行。
2017年6月14日
為維護正常的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秩序,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進一步規范我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公民代理人的代理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條例》等有關規定,制定本意見。
第一條 本意見所稱的公民代理人,是指以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身份以外,受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委托作為代理人參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活動的人員。
第二條 下列人員可以被委托為公民代理人:
(一)當事人的近親屬或者工作人員;
(二)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公民。
前款所規定的近親屬,包括當事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和其他具有扶養、贍養關系的親屬;工作人員,包括與法人、其他組織存在勞動或者人事關系的人員;社區,包括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
第三條 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公民代理人的,應當從本社區、單位、社會團體成員中推薦。
第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公民代理人:
(一)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
(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依法被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
(三)系五年內從受理案件仲裁機構離任的專兼職仲裁員及其他工作人員,但系當事人近親屬的除外;
(四)系受理案件仲裁機構的專兼職仲裁員、其他工作人員及其配偶、父母、子女;
(五)擾亂或者教唆、煽動當事人擾亂仲裁秩序的;
(六)教唆或者幫助當事人提供虛假證據、進行虛假仲裁的;
(七)其他不宜擔任仲裁代理人的。
第五條 公民接受委托擔任仲裁代理人的,應當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下列材料:
(一)《授權委托書》;
(二)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明;
(三)系近親屬的,應當提交婚姻關系證明、戶口簿或者公安機關、有關社區等出具的可以證明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間系近親屬關系的書面材料;
(四)系工作人員的,應當提交勞動合同、人事合同或者社會保險關系等可以證明代理人與當事人之間存在勞動關系或者人事關系的書面材料;
(五)系當事人所在社區、單位以及有關社會團體推薦的,應當提交由主要負責人簽字并加蓋公章的《公民代理推薦函》,以及可以證明當事人、被推薦人與該社區、單位、有關社會團體之間關系的書面材料,并說明推薦理由;
(六)委托人和受托人雙方簽名的《受托人在仲裁代理中不收取報酬的承諾書》;
(七)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認為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上述材料應當在代理人介入仲裁程序時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仲裁委員會應當附卷。
第六條 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及時對代理資格進行審查。對于未按照要求提供相關材料或者不符合公民代理人條件的,不允許其進行仲裁代理并予以釋明,同時告知當事人可另行委托符合條件的仲裁代理人或者引導當事人按照規定向有關法律援助機構申請法律援助。
第七條 公民代理人不得在仲裁代理活動中收取代理服務費;收取代理服務費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終止其代理資格。
第八條 在仲裁過程中,發現公民代理材料虛假或者公民代理人具有本意見第四條規定情形的,仲裁委員會應當終止其代理資格,并記錄在案。
第九條 已持有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證書的企業法律顧問,可以依照人事部、國家經貿委、司法部制定的《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制度暫行規定》(人發〔1997〕26號),接受本企業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本企業參加仲裁。
第十條 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作為仲裁代理人的,其代理行為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等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一條 本意見適用于本省各級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的勞動人事爭議。基層調解組織調解勞動人事爭議可參照本意見執行。
第十二條 本意見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浙江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2017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