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北京義賢律師事務所 劉超蕓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用人單位在向勞動者支付了其正常工作的月工資后,額外每月加付的一倍工資即為用人單位不及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而支出的賠償金。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三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規定與勞動者約定試用期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違法約定的試用期已經履行的,由用人單位以勞動者試用期滿月工資為標準,按已經履行的超過法定試用期的期間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單位違規約定試用期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轉正后的工資標準額外向勞動者支付違規試用期間的賠償金,而不是按照轉正后的工資標準補足違規試用期間的工資差額。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否則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期限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一下的標準處于罰款,若給勞動者造成損失的,還應當賠償損失。
此外,勞動者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用人單位扣押其檔案或者其他物品的,也按照上述規定的處罰執行。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規定,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1、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2、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3、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4、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不過目前在司法實踐中,勞動者若想以上述理由要求用人單位加付賠償金,必須有一個前提,即勞動者必須就用人單位拖欠其勞動報酬、加班費或經濟補償的違法行為先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勞動行政部門在責令用人單位限期支付后,用人單位仍未支付,此種情況下才會加付賠償金。如果未經這一前提程序,勞動者直接主張加付賠償金,勞動仲裁委或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勞動者合同應當具備以下條款:
1、用人單位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2、勞動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證或其他有效身份證件號碼;
3、勞動合同期限;
4、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5、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
6、勞動報酬;
7、社會保險;
8、勞動保護、勞動條件和職業危害防護;
9、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
若用人單位提供的勞動合同文本未載明上述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或者用人單位未將勞動合同文本交付勞動者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法》第九十一條規定,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勞動合同或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存在以下幾種侵犯勞動者人身權利情形之一的,會依法受到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1、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的;
2、違章指揮或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3、侮辱、體罰、毆打、非法搜查或拘禁勞動者的;
4、勞動條件惡劣、環境污染嚴重,給勞動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損害的。
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勞動者若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繼續履行,勞動者不要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或者勞動合同已經不能繼續履行的,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勞動者應得經濟補償金的二倍向其支付賠償金。
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檔案盒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若用人單位未按照法律規定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律師提示:
Lawyer tips
賠償金只有在違法的情況下才會產生,所以用人單位在日常的管理中應重點關注本單位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與勞動合同、相關協議及人力資源文書的合法性,最好能找勞動法律師或相關專家定期做全面審核。同時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也應該征求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避免解除不當給公司帶來法律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