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睡派
“瞇10分鐘都好,畢竟中午不睡,下午崩潰!”
“忙了一上午,再咋個中午都要睡會兒,休息哈腦殼三!”
“即使睡不戳,安安靜靜的躺到耍會兒手機也很舒服!”
不睡派
“睡短了有起床氣,睡久了腦殼昏,起碼半個小時才緩得過來!”
“尤其趴到辦公桌上yue起睡那種,還要流口水,好簍哦……”
“據說,不咋睡午覺的人智商都要高些!”
其實相信更多的人只想說:這哪里是我可以選擇的嘛?!只要上眼皮的引力加重,只要在penpen上多靠了一會兒,只要多打了幾個豁害,老板/領導/上司看你的眼神都不對了:我看你就是想偷懶了……
今天,我們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張駿醫生,與華西臨床醫學院2018級臨床醫學八年制陸天怡、彭靜、楊子馨三位學霸同學一起,來跟大家科普一哈,午睡真的值得擁有!
一
不要以為只有晚上睡覺才是剛需,睡午覺一樣是人的本能需求!
早在1986年有項關于“人類睡眠與覺醒的節律實驗”中就證實了,人完全清醒的狀態只能持續差不多4小時,4小時左右就會發困一次,在一天當中,人最容易覺得想睡的有兩個時段——凌晨1:00~4:00和下午13:00~16:00。
在這兩個時段中,受生物鐘的刺激控制,人體處于生理清醒狀態的低潮,需要通過睡眠來再次保證自己恢復體力和精神。只是兩者區別就是,午覺睡的時間短,晚上睡的時間長。
至于為啥子有些人不睡午覺,下午也不困,為啥子有些人睡了午覺,下午還是昏戳戳,先說清楚,每一個人對睡眠的需求都有差異,這里主要是針對絕大多數人的情況來說。
二
我們要站在科學的角度給大家強烈呼吁,睡午覺真的是有很多好處的。
好處1
消除困乏 讓記性更好
中午哪怕只睡10分鐘,消除困乏的效果比晚上多睡兩個小時還好得多。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家Mednick等2003年在《Nature Neuroscience》期刊發表了研究結論:白天小睡與夜間睡眠一樣可以促進睡眠依賴的記憶。
所以,睡午覺還可以幫助你增強記憶力,因為通過午睡不僅可以將碎片化的記憶形成具有網絡結構的記憶,還能在睡眠過程中將信息從短期轉化成長期記憶。
哎呀,這個好處簡直太誘惑人了,畢竟現在隨時找門鑰匙、車鑰匙、抽抽鑰匙的事,發生得越來越頻繁了(還沒有說找手機、找筆記本、找身份證、找娃兒……)
好處2
調節情緒 緩解壓力
當然,普通人不需要研究證據就會有感覺:午后瞇一會兒可以改善心情,降低人體緊張度,尤其緩解壓力的效果就像晚上睡了8個小時的整覺!心情也可能會舒暢很多喲!
好處3
提高免疫力
午睡提高免疫力的說法,目前還很難用證據去證明,但免疫力處于低下時期的患者,比如感冒、肺炎、腹瀉、腫瘤化療或放療等疾病的患者很容易疲憊,這時免疫力處于戰斗中整體較低的水平。如果剝奪他們白天小睡的機會,會拖快速康復的后腿。因此,對于這類免疫力下降的人群,需要白天小睡來補充一哈自己的免疫力。
而普通的健康人,在辛苦了一上午之后的短暫午睡中,想象自己提升了免疫力,這種積極的自我暗示,能夠幫助我們抵御疾病,增加精力。
醫生,要是積極的自我暗示有用
那我暗示了這么多年還是沒瘦呢?
好處4
減少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
在一個涉及歐洲兩萬多人的研究中發現,睡午覺跟冠心病死亡率的降低有很大的相關性,尤其在有工作的人特別男性中很明顯。
西班牙的一個醫學研究結果更進一步證明了這個觀點→每天午睡30分鐘,人體內激素分泌更平衡,心血管系統疾病發病率也可以減少30%。除此之外,睡午覺還有降低血壓的功效。
問
“醫生,我有高血壓天天都睡午覺,是不是該少吃一頓降壓藥哦?”
答:我們說可以降血壓,但能不能達到你需要降血壓的效果,這就說不清楚了!
在這一研究中發現,跟沒有午睡習慣的患者相比,習慣午睡的患者其平均24小時動態收縮壓要小5%(6 mmHg)左右。而醒著的時候和晚上的時候,午睡患者的平均收縮壓都還要低4~6%。
這個啥子壓降低有啥子用呢?收縮壓降低2 mmHg可減小10%的心血管疾病發生風險,你算哈子,小6 mmHg就要低30%哦!
總的來說,中午瞇一會:
消除困乏,記性更好→效率更高
調節情緒,緩解壓力→抗壓能力更強
減少心血管病,提高免疫力→更少請病假
怎么樣?午睡是不是該作為單位/公司的制度ba到墻上?!
三
問
“醫生,你說了午睡那么多好處,但為啥子我睡了一下午,醒了覺得腦殼暈,心情也不好喃?”
答:嗯,你說的對,確實也有很多人有這樣的情況,但這個問題是在于你睡錯了午覺!!!
下面,我們就來好生擺一哈這種讓人腦殼昏、心情不好的午覺到底錯到哪里!
1. 午覺睡太久
為啥會出現上面那些睡午覺后出現的不舒服癥狀?多半都是因為你午覺睡太久了!
那多長時間算久呢?一睡一下午三四個小時肯定算久,睡30~60分鐘之間也算久,反而1~1.5個小時不算久。
這個時間有點奇葩是不是?睡短了也久,睡長了也久,其實,這里所謂的“久”除了時長以外,還主要看符不符合睡眠的周期,接下來就先把“睡眠周期”的概念給大家講一講。
人的睡眠可以簡單地分為『淺睡眠』和『深睡眠』兩個階段,是周期性循環交替的,一般一整個周期需要1~1.5小時。
一般人在入睡超過30分鐘后,就由淺睡眠進深睡眠階段,在這時鼓搗醒了就會覺得周身不舒服甚至更困。因為這時被抑制了的大腦皮層還未解除,關閉的毛細血管還未開放,大腦出現了暫時的相對的供血不足。
在30~60分鐘這個時間段會進入深度睡眠,在這個階段被打斷叫醒,之后半小時還會有輕微的頭痛、全身無力的表現。因為慢波睡眠沒能完成正常的睡眠周期,可能導致一種稱為“睡眠慣性”的現象,在這段時間醒來人會覺得昏昏沉沉,迷失方向,也會造成渾身無力、越睡越累的狀態。
而反而睡到1~1.5小時醒的人,完成了一個淺睡眠和深睡眠交替的完整的睡眠周期,就不會出現腦殼昏啊、力氣不好的現象。
此外,還有人把白天的睡眠時間跟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代謝綜合征做了研究,發現白天睡得越多,這兩類疾病的發病風險就會越高!
所以,對成年人來說,午睡與健康的關系可以理解為“J型關系”→白天小睡怡情又養生,久睡可能預示已經生病或容易生病哦!
正確做法
睡午覺最好控制在20分鐘左右,在深度睡眠發生之前就醒來,這樣可以快速恢復身體能量,提高警覺度,快速、高效地投入,也被稱作“快速充電式”午睡。
2. 午覺睡得晚
在周末常常有這種現象,有些人中午耍得精神得很,等到下午四點過剛不起了,ba到床上去躺起,等醒了天都要黑了。
而這樣的后果就是,打亂了自己的生物鐘,午覺睡得晚起來得也晚,晚上自然也睡得更晚。明明平時十一點過就來不起了,這下耍到凌晨兩三點才睡得戳!造成的連帶效應就是,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
正確做法
午睡最好的時間是在早上睡醒之后的6~8小時,以及晚上睡覺前的8小時之前,這樣既能緩解上午工作、學習的疲勞,短暫午睡后,又不影響晚上的睡眠。
3. 吃了飯就睡午覺
有些人為了想多瞇會兒,經常吃了中午飯就馬上去睡了,這樣是非常不科學、不健康的行為。
問
“醫生,但是吃了飯就是容易打瞌睡你曉得三,不睡咋個解決這個問題嘛!
答:是的,吃了東西確實容易困,因為吃了東西后腸胃蠕動會加快,血流涌向胃腸道,集中到消化系統,致使流向大腦與四肢的血液相對減少,大腦和肢體得不到足夠的氧氣與養分供應,乳酸等代謝產物無法及時排出,容易產生困意。
這樣引起的問題是很多的:
① 對消化系統來說,容易導致消化不良,誘發胃炎甚至引起食物反流,引發反流性食管炎;
② 對腦部供血來說,可能因為腦部供血不足,容易造成睡醒后頭昏腦脹,四肢乏力,周身酸軟。
③ 對頭部血管來說,吃了飯馬上睡皮下毛細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血液涌向消化器官與大腦爭血,就可能有誘發腦栓塞的危險。
正確做法
午飯后20分鐘到半小時睡午覺比較合適。
四
這些趴到睡午覺、zua瞌睡的姿勢你們有沒有用過?除了手麻、流口水、有頸椎病風險之外,你們曉不曉得,長期這樣子睡午覺,還可能對大腦的反應速度、視力、胃、牙齒都有傷害哦!
風險1
壓迫神經 影響大腦反應速度
神經科、骨科或康復科醫生特別強調頭頸姿勢對頸椎、局部肌肉及腦供血的影響。趴到桌子上睡的親們,由于睡覺時多處關節肌肉緊張、神經受到壓,長期壓迫手臂和臉部,會影響正常血液循環和神經傳導,使兩臂、臉部發麻甚至感到酸痛。
如果不加注意,時間長了會演變成局部性神經麻痹或使臉部變形,甚至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影響大腦反應速度。
風險2
視力受損
趴到睡過午覺的人很多都有體會,起來看東西還有點模糊,眼圈紅暈,甚至眼球充血。
趴到睡覺眼球容易受到壓迫,長時間這樣會造成眼壓過高,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使視力受到損害,久而久之會使眼球脹大、眼軸增長,形成高度近視,同時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發病率。尤其對已經出現輕微近視癥患者、近視患者或戴隱形眼鏡的學生危害更大。
反正,我們眼科醫生是不準青光眼的患者趴到睡覺!至于你們,個人考慮嘛!
風險3
誘發胃炎
從生理的角度來看,趴到睡覺可能會與胃炎有關系。
因為人在午飯后至少需要1個小時才能把胃部的食物排空,吃完午飯就趴在桌上睡覺,胃部被壓迫增加蠕動的負擔,容易造成胃部脹氣,降低胃部消化食物的能力,影響吸收。
風險4
誘發牙周病
側起趴到睡,加在牙齒上的側向力不僅會破壞牙齒質地和影響牙齒的運動,還會誘發牙周病,甚至牙齒脫落。
1999年日本頜咬合學會雜志上東京醫科大學牙科學院綜合診斷系的Nakamichi Satoshi的一篇一項關于睡眠姿勢和失去牙齒數量的調查中發現,趴到睡的人的牙齒脫落率顯著高于躺到睡的人。
即使沒有這些嚇人的病,流han口水也完全影響形象嘛!
解鎖正確睡午覺的姿勢
最好的姿勢:躺到睡
沒有條件:靠著椅背睡覺,脖子后面帶個U形枕,腿可以放在椅子上,有利于全身的血液循環。
實在沒有辦法只能趴到睡:要拿個軟而有一定高度的東西墊在手臂下,半邊臉側趴到睡,不要壓迫眼睛,全身放松,把手按照舒適的姿勢放置,這樣能夠避免壓迫視神經,還能防止胃部遭到擠壓。
PS:睡午覺醒了之后,不要猛的一伙站起來,先慢慢坐起來,活動活動,過幾分鐘再進入工作狀態。
五
雖然科學的睡午覺有那么多的好處,但真有那么些人不適合睡午覺或者不適合經常睡午覺:
1.沒有午睡習慣的下午還精神抖擻的,就不要鼓搗自己午睡了。
2.晚上失眠得兇的人,白天最好gang起不要睡。
3.患糖尿病、代謝性疾病或心血管疾病的人,注意不要白天睡太久,超過45分鐘,就可能意味著血糖或血壓增高。
前段時間大家都在討論恩桃兒自由,
今天我們又討論了午睡自由,
哎,人類最大的不自由就是必須要為各種自由所束縛。
算了,不說那些高大上的自由了,
你敢不敢把這條微信轉發朋友圈或者甩你們領導,
先實踐一下朋友圈自由……
參考文獻
1) Mednick S , Nakayama K , Stickgold R . Sleep-dependent learning: a nap is as good as a night[J]. Nature Neuroscience, 2003, 6(7):697-698.
2) Luo Z , Inoué S. A short daytime nap modulates levels of emotions objectively evaluated by the emotion spectrum analysis method.[J]. Psychiatry &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0, 54(2):207-212.
3) Naska, Androniki. Siesta in Healthy Adults and Coronary Mortality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 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 2007, 167(3):296.
4) Yamada T, Hara K, Shojima N, et al. Daytime napping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all-cause mortality: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J]. Sleep, 2015, 38(12):1945.
5) Yamada T , Shojima N , Yamauchi T , et al. J-curve relation between daytime nap duration and type 2 diabetes or metabolic syndrome: A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J]. Scientific Reports, 2016, 6(1):38075.
6) Hiuyan L , Alger S E , William F , et al. Relational Memory: A Daytime Nap Facilitates the Abstraction of General Concepts[J]. PLoS ONE, 2011, 6(11):e27139-.
7) Takahashi M , Arito H . Maintenance of alertness and performance by a brief nap after lunch under prior sleep deficit[J]. Sleep, 2000, 23(6):813-819.
8) Waterhouse J , Atkinson G , Edwards B , et al. The role of a short post-lunch nap in improving cognitive, motor, and sprint performance in participants with partial sleep deprivation[J]. J Sports Sci, 2007, 25(14):1557-1566.
9) Nakamichi Satoshi.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Caused by Daily Habits : The Etiology of TMJ Disorders from Chair-Side. Japanese journal of oral diagnosis/oral medicine 12(1), 114-127, 1999-03-20 [in Japanese]
10) 健康午睡最佳時間[J].醫藥與保健,2013,21(7):59.
11) 午睡誤區,“睡錯”太危險[J].農家參謀,2018,(9):25.
12) 顏士州.午睡的學問[J].開卷有益(求醫問藥),2018,(7):39.
13) 午睡誤區,“睡錯”太危險[J].農家參謀,2018,(9):25.
14) 與免疫應答相關的中樞神經系統結構[J].神經解剖學雜志,2000,16(3):277-284.
(本文作者為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2018級臨床醫學八年制陸天怡、彭靜、楊子馨三位同學,稿件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張駿副教授審閱修訂,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皮西西de彩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