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10大必看名品

“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倒計時,

我們特約上海博物館書畫部副主任、研究員、
《吳湖帆書畫鑒藏特展》策展人凌利中,
推薦并評介特展中不得不看10大名品。



1


北宋 米芾《行書多景樓詩冊》

紙本

Mi Fu (1051-1107)

Duoing Lou Poem in Running Script

Northern Song dynasty

Album, ink on paper
















  米芾(1051—1107),湖北襄陽人。是冊為米芾曾定居鎮江,登臨北固山甘露寺多景樓,觸景生情所作。字大如拳,筆勢開張,向被視作米氏傳世大字佳構。


  自上海開埠成為江南商業文化中心后,大批鑒藏家云集滬上,形成了以龐萊臣、吳湖帆等為核心的藏家群體,其規模足與京城對峙,為當時書畫聚散重鎮,“近日佳書畫頗聚滬濱,亦時局使然。”(葉恭綽題《多景樓詩》冊)


  抗戰勝利前夕,吳湖帆將此重寶收入囊中,其集飽讀詩書、書畫創作、古物鑒賞、文玩收藏于一室的書齋“梅景書屋”次字“景”寓意后亦包涵在內,由此可見欣賞寶愛之真切深厚。


  按,現湖北武漢黃鶴樓城門所刻“天下江山第一樓”七大字輪廓即源自此冊鉤出。據此可悉,米氏當年所登所贊實為鎮江多景樓。岳陽樓謬大矣。



2


北宋 趙佶《楷書千字文卷》

崇寧三年(1104)

紙本

Zhao Ji (1082-1135)

Thousand-Character Classic in Regular Script

Dated 1104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趙佶(1082-1135),即宋徽宗,擅書法,自創 “瘦金體”。此卷與其傳世另一名跡 ——《宋人法書》第一冊《欲借風霜二詩帖》用筆相同,為傳世名跡。此書結體勻稱,用筆輕按重收,頓轉利落,具有飄逸清潤之感。由卷尾年款可知,本卷為趙佶二十三歲時作品。


  此卷后自清宮流散,為吳湖帆、潘靜淑夫婦1924年正式移居上海后所購法書名跡之一。 吳氏書風后受趙氏瘦金體影響,當于此巨跡有直接關系。



3


元 錢選《蹴鞠圖卷》

紙本 設色

Qian Xuan (ca.1235-1299?)

Cuju

Yuan dynasty

Hand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錢選(約1235—1299后)字舜舉,號玉潭,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宋末元初著名畫家。本圖是否出自錢選手筆,尚待研究。


  吳湖帆以一“彼此皆至寶”的“周四足寶敦”換得此《蹴鞠圖》與本展中元人《山水三段圖》卷。據跋可知,吳氏認為錢選是宋元之間繪畫風氣轉變的關鍵人物,是啟發了文人畫風的宗匠。收藏家的藏品最能反映他的藝術觀點與品味,湖帆不遺余力地購藏錢選與元人作品,是其藝術傳承文人畫風的有力佐證。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筑球”、“踢圓”等,“蹴”有用腳蹴、蹋、踢的含義,“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內實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腳蹴、蹋、踢皮球的活動,類似今日的足球據史料記載,早在戰國時期漢族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游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因此,可以說蹴鞠是中國古代流傳久遠、影響較大的一朵體育奇葩。


 


4


元 張中《芙蓉鴛鴦圖軸

至正十三年(1353)

紙本 水墨

Zhang Zhong

Lotus and Mandarin Ducks

Dated 1353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張中(十四世紀),字子政,松江(今屬上海市)人。擅水墨花鳥,傳世作品罕見,多為內府收藏。此畫亦從清宮流出,且曾為明代沈周伯父與文徵明外曾孫收藏。


  據《丑簃日記》載,1935年春,畫商曹友慶攜此畫至梅景書屋,吳湖帆愛不釋手,遂以戚繼光《王瞻美五十壽詩》和張復《鳳笙明月圖》書畫詩卷兩件明代書畫,并加800元現金換得,總計“約六千金”。為吳氏視作梅景書屋“元畫甲觀”


  吳潘夫婦尤其喜歡寓有夫唱婦隨、百年好合寓意的鴛鴦,本展中另有李因《芙蓉鴛鴦圖》軸等。



5


明 吳偉《鐵笛圖卷

成化二十年(1484)

紙本 水墨

Wu Wei (1459-1508)

Iron Flute

Dated 1484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吳偉(1459-1508),字士英,號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昌)人。此圖作于1484年,作者時年二十六歲。


  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隨意將宮中藏品賞賜臣工,又大肆竊取宮中書畫。其中部分被變賣,為當時京津滬等地畫商、藏家購得,吳湖帆及其友人亦有斬獲。此圖原為梁清標舊藏,旋入乾隆御府,后從宮中流出被顏世清購入,1931年吳湖帆以一千八百金購藏,題為“天下小仙畫第一”。



6


明 沈周《西山紀游圖卷

紙本 水墨

Shen Zhou (1427-1509)

Travel around the Xishan Mountain

Ming dynasty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長洲(今江蘇蘇州)人。


  此圖系沈周出宋藏經紙,輔以佳墨而成,故興酣筆暢,點染淋漓,吳湖帆跋中稱“早歲之作以故宮所藏《廬山高》軸(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為第一”,“晚歲所作應以此卷為第一”,并題為“梅景書屋沈畫第一”


  圖繪吳中勝景,且又是明四家之首所作,作為同鄉后輩的吳湖帆自然格外珍重。為得此作,湖帆不惜以家藏鄭思肖《蘭花圖》出售,得資后輾轉獲藏。



7


北宋 郭熙《幽谷圖軸

絹本 水墨

Guo Xi (11th century)

Deep Valley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nging scroll, ink on silk


  郭熙(十一世紀),字淳夫,河南溫縣人。此畫為北宋秘府舊藏,著錄于《宣和畫譜》。


  《丑簃日記》1933年正月記:“大千攜示郭河陽《幽谷圖》絹本真跡,筆墨生動,百讀不厭,載入安儀周《墨緣匯觀》中,今在廬山蔡金臺家。”二月二日,葉恭綽過訪,吳湖帆出示而與之同觀。二月十五日,吳湖帆在日記中寫道:“臨郭熙《幽谷圖》一角。”今吳湖帆《臨郭熙幽谷圖》仍存世。


  按,當時葉恭綽等人因為此圖屬業內鑒賞水平口碑不佳的蔡氏藏品,故而皆不以為然,稱“因蔡金臺舊藏無妙品”,故視作贗品。而吳湖帆能不持成見,經仔細研判,即斷為真跡無疑,并指出諸人鑒定的弊端:“此成見也。”



8


元 吳鎮《漁父圖卷

至正五年(1345)

紙本 水墨

Wu Zhen (1280-1354)

Fisherman

Dated 1345

Handscroll, ink on paper



吳鎮(1280—1354),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元四家”之一。


  此圖被吳湖帆收藏后,如獲至寶,不僅近十次反復賞鑒、考訂,并將其與家藏宋米元章《行書多景樓詩》冊、宋拓孤本《梁蕭敷敬太妃雙志》、宋刻《梅花喜神譜》一并定為“吳氏四寶”。


  當時大藏家龐萊臣也藏有一件吳鎮《漁父圖》卷(現藏美國佛利爾美術館),吳湖帆曾數次觀摩并鑒考,認為龐本偽,并撰寫專文辨析,斷偽依據剖析甚詳。比如:


  “校仲圭《漁父圖》龐氏藏《式古堂》著錄本。款字梅花道人‘梅’‘道’二字書不成字。‘十余年矣’之‘餘’字書誤作‘余’。‘流光易得’之‘易’書似‘曷’字。‘風攬長江’之‘攬’字手旁誤不成字。‘弄曉霞’之‘霞’下半似‘霜’非‘霜’、似‘霞’非‘霞’。‘酒缾側’之‘側’字似‘倒’字而缺筆。‘只向湖中’之‘向’字不成字。”


  吳氏的鑒定意見時獲張大千等人認可。



9


元 佚名《百尺梧桐圖卷

絹本 設色

Anonymous

Towering Chinese Parasol

Yuan dynasty

Handscroll, ink and color on silk



  圖卷首題署 “吳興趙孟頫”和 “趙氏子昂 ”朱文方印皆系后添。圖繪文人園居閑適之景。庭院梧桐枝葉茂盛,古趣盎然。據謝稚柳考察,此圖是比趙孟頫《秋郊飲馬圖》更為早期的作品。傅熹年撰寫《元人繪〈百尺梧桐軒圖〉研究》,指出此圖所繪是張士信園居的情景。


  曾經明人吳廷(用卿)、清人梁清標和近人周懷民收藏。吳湖帆于1952年應收藏家周氏之邀為其題跋。


  此圖雖非趙氏親筆,從卷后王蒙、倪瓚、張紳等題跋內容,作圖者當屬元末明初涉朱元璋、張士誠政治斗爭者。此圖之精妙,向為畫史杰作名品,作者當非等閑之輩,究為誰作,待考。亦或成為千古之謎矣。



10


元 王蒙《青卞隱居圖軸

至正二十六年(1366)

紙本 水墨

Wang Meng (1308-1385)

Live in Seclusion in Mountain Bianshan

Dated 1366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四家”之一。圖繪其家鄉吳興卞山勝景。此圖即為畫史所稱的“天下第一王叔明”,為傳世代表作。款署至正二十六年,作者時年五十九歲。


  吳湖帆于1935年數次觀摩此畫,1937年時曾記載狄平子將此寶物藏于海上“金城”中的“廿六號柜”(類似保險柜),柜中另有狄氏藏錢選《浮玉山居圖》卷等名件,而吳湖帆所藏的本展中吳鎮《漁父圖》卷則寄存于“廿七號”柜。1944年,吳氏于王蒙此畫上題寫觀款。



閱讀原文
更有驚喜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元初錢選書畫欣賞《錢舜舉蹴鞠圖真跡》
元 錢選 書畫《錢舜舉蹴鞠圖真跡》(上海博物館藏)
國畫:陌上柳色新
中國“足球”之死
吳湖帆 吳仲圭漁父圖大意
以藏養藏:非官非商的吳湖帆,如何在他的時代登上藏界頂流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亚市| 兴宁市| 阳春市| 民勤县| 双城市| 巴中市| 安丘市| 尖扎县| 泽州县| 义马市| 大姚县| 濮阳县| 安义县| 玉树县| 司法| 常德市| 灵石县| 伊川县| 郎溪县| 金川县| 洮南市| 余江县| 准格尔旗| 汕尾市| 伽师县| 盐亭县| 米林县| 麦盖提县| 海南省| 石棉县| 仪陇县| 松江区| 平陆县| 嵩明县| 通江县| 溧水县| 定西市| 新干县| 湄潭县| 辽阳县| 弥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