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叉車市場格局探析 |
2010-7-12 13:01:00 |
叉車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下C170中被稱為工業車輛,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冶金采礦、機械、化學化工、能源等行業,并可進入船艙、車廂和集裝箱內進行托盤貨物的裝卸、搬運作業。 叉車通??梢苑譃槿箢悾簝热疾孳?、電動叉車和倉儲叉車。按小分類來看內燃叉車又搬運車、電動托盤堆垛車、前移式叉車、電動揀選叉車、低位和高位駕駛三向堆垛叉車等;此外還有電動牽引車。 內燃叉車,一般采用柴油、汽油、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發動機作為動力,載荷能力1.2-8.0t,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Om,考慮到尾氣排放和噪音問題,通常用在室外、車間或其他對尾氣排放和噪音沒有特殊要求的場所。由于燃料補充方便,因此可實現長時間的連續作業,而且能勝任在惡劣的環境下工作。 電動叉車,以電動機為動力,蓄電池為能源。承載能力1。0-8.Ot,作業通道寬度一般為3.5~5.Om。由于沒有污染、噪音小,因此廣泛應用于室內操作和其他對環境要求較高的工況,如醫藥、食品等行業。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電動叉車正在逐步取代內燃叉車。由于每組電池一般在工作約8小時后需要充電,因此對于多班制的工況需要配備備用電池。 倉儲叉車,主要是為倉庫內貨物搬運而設計的叉車。除了少數倉儲叉車是采用人力驅動的,其他都是以電動機驅動的,因其車體緊湊、移動靈活、自重輕和環保性能好而在倉儲業得到普遍應用。 一、叉車行業目前的全球市場格局 從世界范圍內來看,叉車的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歐洲、美洲和亞洲,歐洲近5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叉車銷售市場,其占比維持在40%以上,其次是亞洲和美洲,亞洲的銷售量在2007年和2008年已經超過美洲,排第二位。從全球前?0大叉車制造商的排名來看,共分為3個梯隊,主要由日本、美國以及歐洲的企業組成。第一梯隊為日本豐田和德國凱傲,2008年分別以62.61億美元和54.63億美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一位和第二位;第二梯隊成員為德國永恒力和美國納科,2008年兩者的銷售額分別為22.85億美元和22.37億美元,分列第三位和第四位;第三梯隊的成員依次為日本三菱重工、芬蘭卡爾瑪、美國科朗、日本小松、 法國曼尼通和安徽合力,2008年銷售額分別為17.04億美元、17.01億美元、14.51億美元、13.92億美元、13.78們美元和12.62億美元。前10大制造商的2008年年度銷售客合計為251.34億美元。其中日本豐田的銷售額占前10大企業的總銷售額的比例為24.91%,安徽合力的銷售額占前10大企業的總銷售額的比例為5%。 從國內叉車的市場占有率來看,仍然是合叉與杭叉占據了半壁江山。盡管2009年國內叉車市場的價格戰較為激烈,但對于這些龍頭企業來說,反而更加突出了其品牌優勢和成本優勢。1999-2009年間,伴隨著國民經濟的迅速增長,我國叉車行業增長迅猛。從銷量來看,2009年國內共銷售叉車738908臺,與2008年相比下降了17.38%,但與1999年的銷量12662臺相比,近11年國內叉車行業的銷量年復合增長率為24.33%。從出口方面來看,2009年叉車出口為27558臺,與2008年同比下降了54.32%,金融危機對叉車行業的沖擊在2009年才真正顯現出來。但其與1999年的銷量2224臺相比,近11年我國叉車行業的出口量年復合增長率為25,71%,叉車的出口復合增長率略高于國內銷售的復合增長率,這也反映了我國叉車的競爭力在逐步提升。從出口的歷史數據來看,2002年曾出現同比-66%的增長,但在第二年便出現了同比增長144%的局面。從世界范圍來看,2009年全世界叉車市場總銷售量為565748臺,與2008年同比下降了39.2%。 二、促進叉車市場不斷成長的因素分析 叉車是一種用來提高物流運行效率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的工具,其使用量與一國或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密切相關。國家的經濟發展越成熟,相應地物流運行量和運行速度都會有較大的提升,就會增加對物流運輸設備——叉車的需求。同樣經濟發展程度越深,勞動力成本的價格也逐漸上升,出于降低成本和提高工作效率的考量,企業會越來越多地使用叉車等物流設備來替代日益昂貴的勞動力從而增加對叉車的需求。 農民工人口紅利的逐步消失成為民工荒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適婚年齡的農民工返回農村,另一方面很難再見農民工人口大規模提升。按照中國的人口紅利周期測算,中國上一輪的嬰兒潮高峰大約是在?987年,2010-2017年將成為農民工人口紅利消失期,勞動力供應將陷入長期不足的狀態,大約到2017年中國新增勞動人口轉為下降,人口紅利消失。人工成本上漲成為必然的趨勢,提高生產效率成為中國制造業大國的重要途徑,而叉車作為提升運輸、裝卸效率的設備符合產業升級發展方向。 隨著國內經濟的高速發展,同樣會帶來全社會物流總額的高速增長,從而給叉車行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的需求空間。從國外來看,預計未來10年,印度、巴西、俄羅斯以及非洲主要國家將保持較快的經濟增長速度,其同樣會促進當地的社會物流總額的迅速增長,從而帶來對叉車產品的需求,而我國產品以良好的性價比可以獲取較大的市場份額,帶動出口的快速增長。 1999-2008年,我國物流費用從17814億元上升至54542億元,10年間的復合增長率為11.84%,高于同期GDP9.81%的增長率,物流費用的逐步上升,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壓力,因此增加了企業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從而帶來對叉車的增量需求。伴隨著社會分工的越來越細化,對物流效率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使用人力作為物流工具的局限性越來越多。這些因素促使了企業增加對叉車等物流工具的使用,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截止到2008年年底,國內叉車的保有量約為807臺。從我國叉車的銷量絕對值來看,主要是從2004年開始大幅增長,2004-2009年的總銷量占2000-2009年總銷量的85.49%。未來幾年,在2004-2009年期間出廠的這部分叉車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后,需要報廢更新的時候,也會產生巨大的需求。從世界范圍來看,僅2007、2008和2009年這3年,全球叉車總銷量合計達242.337臺。近10年歐美市場叉車銷量占全球叉車總銷量的比例均在60%以上,但歐美市場近10年的年均增長率僅為個位數,由此可以推算出,近?0年來歐美叉車的主要銷售需求,來源于龐大叉車保有量的更新報廢,而更新換代將會是未來持續不斷的需求。 叉車以其市場容量大、進入門檻低等特點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進入,其中不乏國內工程機械行業龍頭企業。在市場形勢非常嚴峻的2009年,依然有新投資的叉車項目在開建,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在爭奪市場份額的同時,企業也必須不斷更新技術水平,提升產品質量,以便能夠更好地搶奪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份額和全球市場份額。目前叉車行業的主流企業包括安徽合力、杭叉、大叉、廈叉、 靖江、柳工、林德、斗山和現代等。 三、下游行業復蘇進一步拉動叉車市場回暖 叉車行業的下游相對較多,主要有機械裝備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軍事產業、紡織業、化工產業、冶金業和能源工業等多種行業,且這些主要行業對叉車市場的貢獻率相差都不大,因此叉車市場的景氣程度的波動受單個行 業的影響相對不大,而與整個宏觀經濟的走勢密切相關。 2009年,中央政府通過一系列的經濟刺激方案成功地實現了GDP增長率“保8”。從近期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的調控房地產的措施來看,基本預示著我國經濟復蘇的根基相對比較穩固,預計2010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達到9.5%左右的增長速度。因此相關下游行業也將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從而拉動叉車行業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10年叉車行業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 此外,從出口方面來看,世界銀行2010年年初預測2010年全球經濟增長2.7%,認為金融危機最嚴重的階段已經過去:全球經濟的復蘇已經上路。美國2009年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長5,7%,大幅超出預期,全球經濟加速的復蘇趨勢也會為國內叉車出口帶來積極的影響。叉車產品出口主要為發達國家及地區,從2009年各類產品出口數量下滑幅度來看,叉車下滑的幅度非常之大,這也意味著叉車出口的回暖彈性也將非常顯著,預計2010年我國的叉車出口在2009年低基數的基礎上反彈的幅度有望達到50%-60%。 據有關數據統計,2009年10月-2010年1月,內燃叉車產量環比上漲0.28%;電動叉車產量環比上漲70.47%,叉車行業復蘇趨勢仍在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