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學術寶典)之五
秋梨膏適用于治療什么樣的咳嗽?
秋梨膏也叫雪梨膏,是以白梨(鴨梨、雪花梨)為主要原料配以其它止咳、生津、潤肺藥物,如生地、葛根、蘿卜、麥冬、藕節、姜汗、貝母、蜂蜜等中藥加工熬制而成的膏劑。秋梨味酸甜、性寒涼,能生津、止渴、潤肺、清心、利腸解毒。對熱病傷津所致的煩渴、胸中熱悶、肺燥干咯、大便秘燥等癥有較好治療作用。臨床上常用秋梨與其它具有生津降火止咳、潤肺的藥物配伍,用以治療因燥熱傷津所引起的諸癥。
秋梨膏是由秋梨與其它藥物共同熬制而成的,具有生津、降火、養陰、潤肺、止咳血等功能。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熱燥傷津所致的肺熱煩渴、便干燥悶、勞傷肺陰、咳吐白痰、久咳咯血等呼吸道病癥?! ?br>
人參歸脾丸與人參健脾丸有何區別?
人參歸脾丸是由人參、當歸、白術、黃芪、遠志、棗仁、龍眼肉等 中藥配伍組成的中成藥丸劑。方劑中的人參、黃芪、白術具有補元氣健脾胃、生津止渴、補氣固表益陽之功效;當歸能補血活血;刺仁和龍眼肉能補血養血而安神;遠志雖有祛痰之功效但在本方中卻用其交通心腎及安神的作用。由以上中藥配伍而成的人參歸脾丸具有補氣、養血、健脾、安神的功能,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心脾氣虛而致的心悸健忘,失眠多夢、面色萎黃、體倦食少、以及婦女月經量多色淡、淋漓不止等癥。
人參健脾丸是由人參、茯苓、山藥、黃芪、白術、陳皮等中藥組成。方劑 中的人參、黃芪、白術是補氣、益陽、健脾的藥物,具有良好的補氣健脾、益陽作用;茯苓、山藥是健脾利濕的良藥,具有健脾胃、補肺腎、滲濕安神之功效,能治療脾胃虛弱所致諸癥;方劑中加入陳皮等理氣藥更加強了人參健脾的功效。人參健脾,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脾虛胃弱所致的身體虛弱、消化不良、食欲不佳、腹部脹滿、完谷不化等癥。
雖然人參歸脾丸與人參健脾丸內都含有人參、黃芪、白術等補氣、健脾、益陽的中藥,但人參歸脾又含有當歸、遠志、棗仁等養血安神的中藥,偏重于補氣養血、是治療脾腎陽虛病久所致面色萎黃。失眠多夢、心悸健忘、貧血、神經衰弱等癥的良藥。而人參健脾則偏重于健脾理氣,是治療脾胃虛弱所致的身體瘦弱厭食、腹脹納差、泄瀉、腹部脹飽、完谷不化消化不良等癥的要藥。人參有何功效?如何服用?
人參是中藥的一種,產于我國東北及朝鮮等地。人參有人工栽培和野生兩種。人工栽培常加工成紅參、白參和生曬參。野生人參通常只加工成生曬參。
人參味甘、性溫,是一種大補元氣的良藥。具有補肺,健脾、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多種功能。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虛脫、休克、四肢厥冷,脾虛食少、倦怠、管力脫肛及久瀉、失眠、健忘、尿頻、陽痿、遺精、自汗、盜汗、肺虛咳喘、消渴病、傷津等癥癥、特別是在治療久病或重癥垂危病人時,常能大顯神通。適用于元氣將盡、重度嘔吐、腹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脈搏細微等病人,中醫常將人參做
人參可單獨用藥,也可同其它藥物一起配伍合用。如在治療心力衰竭或心腎陽虛時常與附子等溫熱藥配伍;在治療某些慢性病所致的虛弱癥時,常與五味子、熟地、枸杞子等養陰藥、收斂藥配伍合用;在治療慢性出血性疾病時,又常與側柏、當歸、地榆等涼血止血藥合用;治療慢性肺病、肺結核時常與黃芪、百合、紫鶯、阿膠、貝母、桑白皮等止咳化痰、補血潤肺藥合用。在中醫治療中,人參的作用較為廣泛,無論是急性休克或脫癥病人,還是慢性炎癥,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都可用人參治療。人參可以是慢性炎癥,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都可用人參治療。人參可以促進細胞代謝、增強人體免疫功能,不論是治療疾病是對疾病的預防,都是一種良藥。在中藥的十八反中人參不可與藜蘆同用。
妊娠都需忌服哪些藥?
有些中藥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副作用,對胎兒及孕婦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此,妊娠期婦女是不能選用的,這些中藥有巴豆、蘆薈、芒硝、二丑、甘遂、水戟、芫花、商陸、烏桕皮、桃仁、紅花、牛膝、三棱、莪術、水蛭、虻蟲、蟲、蠐螬、蜈蚣、全蝎、乳香、沒藥、蘇木、雪蓮花、瓜蒂、藜蘆、麝香、樟腦、犀角、南星、皂莢、生半夏、常山、斑蝥、芫青、地膽、螻蛄、蜈蚣、 馬錢子、烏頭、莨菪子、八角楓、輕粉、雄黃、雌黃、膽礬等。還有一些中藥雖然本身不具有很大的毒性,但其具有攻下、行氣、破瘀、催吐、通經等作用,而且作用猛烈,這些藥也容易造成孕婦早產、流產等現象,因此也應該慎用。如治療時必須選用,可在醫生指導下謹慎選用藥量,并密切觀察病人用后變化,以便及時停藥或采取救治措施。這些藥包括大黃、蕃瀉葉、山楂 、枳實、劉寄奴、蒲黃、茜草、槐角、益母草、丹皮、郁金、附子、肉桂、干姜、白茅根、薏苡仁、冬葵子、通草、瓜蔞、葶藶子、蚤休等?!?
如何減少中藥的毒副作用?
有些中藥本身常常具有一定的毒性及副作用,但又具有較好的治療作用。為了使這些藥物能夠充分發揮其治療疾病的作用,同時又不至于使病人發生毒性反應及副作用。因此,對這些具有毒副作用的藥物需要做一定的加工處理以減少或消除其所含的毒性,中醫稱這種方法為炮制。常用的方法有:炒,就是將某些加工整理后的中藥放在鍋或其它容器內用火加熱不斷拌炒。根據藥物的不同,將藥炒到變黃、變脆或變焦等即可除去其毒性,如白術、積殼、雞內金、斑蝥等中藥都是經過炒制的方法除去其毒性及燥性等副作用的。
也有些藥物為了去除其毒性及副作用,在炒制同時加入一定量的液體如黃酒、白酒、蜂蜜、鹽水、姜汁、醋等以去除其毒性及燥性,這種方法稱為炙,如炙甘草、炙黃芪、炙厚樸、炙香附等。經過炙制的藥物,不僅去除了其毒副作用,而且還能增強藥物的療效。
除炒、炙等方法外,還有蒸、煮、烊(即用開水焯)、煨、烘、焙等方法加工藥物,都可除去其存在的毒副作用。如蒸制熟地、桑螵蛸;煮制后的商陸、遠志;烊制過的杏仁、桃仁;煨制過的木香、大黃;焙制的虻蟲、瓦楞子等都是經過不同的炮制來除去藥物的毒性、燥性等 副作用的。通過對藥物的炮制,不僅能除去藥物自身的毒性及副作用,而且還能除去藥物上面的霉變、蟲卵及雜質等。使藥物更加純潔干凈。
除了通過炮制的方法來除去藥物的毒性、副作用外,還可通過煎中藥時除去藥物的毒副作用。對于具有毒副作用的藥物,如烏頭、常山、甘遂等,在煎煮其它中藥時先放入鍋內使其煎煮時間長些也能去除藥物的毒性及副作用?!∪邆幤惺裁醋饔??
三七傷藥片也叫上海白藥,是由三七、紅花、雪上一支蒿、接骨木等中藥配伍研細加工制成的片劑中藥成藥。三七是方劑中的主要,又名四七和參三七。三七具有很好的止血、散瘀、消腫、止痛作用。中醫臨床上常用來治療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跌打損傷及外傷出血、婦女崩漏、惡露不止、癰瘡腫痛等癥。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散瘀。因此,常用于跌打損傷所致的出血、瘀血腫痛等癥的治療。紅花也是一味活血通絡、祛瘀止痛作用較強的中藥。紅花味苦辛性具有專入血分的特點,能治療因瘀滯所致的各種血氣不和、經絡不暢等癥,對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及婦女經閉、產后惡露不下等有較強的治療作用。雪上一支蒿是一種民間中草藥,具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消炎的作用。在臨床上常用治療跌打損傷、風濕骨痛、牙齦腫痛、疔瘡毒腫等癥;接骨木能活血止血、祛風止痛,是治療筋骨酸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產生惡露不下及創傷出血的良藥。
由以上等中藥配伍組成的三七傷藥片具有較好的活血止血、祛瘀止痛、舒經通絡等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跌打損傷所致的瘀血腫痛,關節腫痛、神經疼、創傷、挫傷,以及婦女產生惡露不下等癥。
施今墨抗老防衰丸有何功效?
施今墨抗老衰丸是著名中醫施今墨先生,集數十年臨床經驗總結出的一種抗老防衰的藥劑。主要成分為:黃芪、枸杞、桑椹、芡實各20分,黨參、黃精、首烏、黑豆、五味子、玉竹、紫河車、葡萄干、白術、大生地、菟絲子各10分,大熟地、麥冬、蓮子、山萸肉、炙甘草、懷山藥,柏子仁、龍眼肉、丹參各5分、烏梅2分。共研末,和蜜為丸,每服9克早晚長期服用。方中黃芪培元氣,補虛損;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桑椹滋陰補血、生津、潤腸;茯神養心安神;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黨參補中益氣,生津;黃精補脾潤肺,養陰生津;首烏補肝腎,益精血,壯筋骨;黑豆利水、祛風、活血、解毒;五味子斂肺滋腎,生津止汗,澀精止瀉,安神;玉竹滋陰潤燥,除煩止渴、柔筋、強心;紫河車補氣、養血、溫腎、益精;葡萄干滋陰潤肺;白術健脾、和中、燥濕、利水;生地清熱養陰、涼血、潤燥;菟絲子補肝腎,益精髓、明目;熟地滋陰補腎精;麥冬清心潤肺,養胃生津;蓮子養心益腎,健脾止瀉;山萸肉補益肝腎,澀精止汗;炙甘草補脾和胃,調和諸藥,懷山藥健脾止瀉,補肺益腎;柏子仁養心安神,潤腸通便;龍眼肉補心安神,養血益脾;丹參活血祛瘀,安神寧心;烏梅斂肺,澀腸,生津,安蛔蟲。長期服用此抗老防衰丸,可以補元氣,固精血,保臟腑三功效。
十全大補丸真的能大補嗎?
十全大補丸是補益類中藥,不少病人見到十全大補一定認為什么樣的虛癥都能用十全大補丸治療,其實這是不確切的。十分大補丸是由當歸、熟地、白芍、人參、黃芪、白術、茯苓、甘草、川芎、肉桂等十幾種中藥組成。方劑中的人參是補氣良藥,常用于元氣不足的體虛病人;黃芪能補氣,又能固表;白術、茯苓、甘草能補氣助陽,健脾燥濕;白芍、肉桂養血柔肝,溫腎助陽;熟地補血滋陰;當歸補血活血。這些藥物配伍后就使得十全大補丸具有溫補氣血的作用。常用于脾虛自汗,氣血兩虛、身體瘦弱、面色蒼白、精神倦怠、肢體發涼、心悸氣短、體虛管力等癥。十全大補丸雖具有較好的補益效果,但并非所有虛弱癥皆能補之。對于患有虛弱癥的病人應根據病人所患疾病的輕重程度、類型、臨床表現及辨證結果進行有針對性的補益。哪個臟腑虛,補哪個臟腑。是陰虛還是陽虛,是血虛還是氣虛?應本著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這樣才能使機體獲得真正的補益效果,不問青紅皂白,一律都用十全大補是不能達到以補益效果的。
為什么不能亂服人參再造丸?
人參再造丸一向被人們認為是治療中風、半身不遂的良藥,但也應根據病情服用。在我國,各地的人參再造丸配方并不完全統一,但其主要成分均有人參、三七、牛黃、烏蛇、山甲等中藥,這些藥物具有祛風散寒、化痰活絡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療中風不語、半身不遂、手足拘攣等癥。但并非所有具有此類癥狀的病人都能秦效。如果是風痰于經絡、氣血閉塞不通、肢體失養、舌苔薄白、舌質淡、脈沉細無力者用人參再造丸可得到治療。如果中風后出現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黃赤、痰聲不止、舌苔黃膩、舌質紅、脈弦滑數者則不宜服人參再造丸,應改用牛黃清心、紫雪丹或局方至寶丹等中藥治療。若辨證不清,誤服人參再造丸不但不能治愈疾病,反而還會加重病情。尤其不能將人參再造丸當補益藥服用,這樣不僅達不到補益的目的,而且還會誘發一些急癥如腦出血、心臟痹癥等病癥的發生。
為什么冬蟲夏草很昂貴?
冬蟲夏草又叫蟲草,是蟲草、真菌結合的物質。冬季真菌寄生于蟲草蛾幼蟲體內,到了夏季便發育成蟲草。因此,稱為冬蟲夏草。
冬蟲夏草產于我國四川、西藏、甘肅等省,初夏季節采收,冬蟲夏草性溫、味甘、具有補肺、補腎、止咳、息喘、補氣、補陰等多種功效。在臨床上,常用于對肺虛咳嗽、寒喘、肺結核咳血、盜汗、遺精、陽痿、自汗、腰膝酸軟、久病體虛等多種疾病的治療。亦可用于癌癥病人化療的輔助治療。與阿膠、麥冬、五味子、白及、元參等配伍能治療肺結核日久引起的肺陰虛等癥。與菟絲子、肉叢蓉、巴戟天、杜仲等藥配伍時,能治療因腎虛所致的陽痿、遺精、腰膝酸軟等癥。在治療久病體虛時還可與鴨、雞、羊、鹿等肉一起燉服。但虛火旺盛及肺熱咳血的患者不宜服用此藥。
冬蟲夏草可配伍服用,也可單獨研末用。由于其價錢昂貴 ,通常以單味研末或研末后加入蜜丸中服用為主。雖然冬蟲夏草有較好的補益作用,但由于本藥產量很少,人工培殖難度很大,因此被視為一種名貴中藥。
烏雞白鳳丸是什么藥?
烏雞白鳳丸是由烏雞(去毛和內臟)鱉甲、牡蠣、鹿角膠、黃芪、人參、香附、當歸、白芍、生地、熟地、川芎、丹參、山藥、甘草等二十余種中藥組成。方劑中烏雞是主藥,具有養陰、補血健脾的功能。能治療肺結核、糖尿病、慢性腹瀉、慢性痢疾、遺精、帶下、月經不調、崩漏、產后虛弱等癥。方劑中的人參、黃芪、甘草,山藥具有補氣、補脾胃、益肺腎等功能;鹿角膠、鱉甲 補腎陽、益精血、養陰潛陽而軟堅。白芍、生地、熟地在方劑中具有養血、補血、柔肝的功能,對陰虛、血虛有一定的補益作用。方中當歸、川芎能補血活血、破瘀而生新,具有補血、化瘀、止痛、調經、通絡之功效。是治療婦女月經不調的良藥。香附能行氣解郁、止痛調經,牡蠣能收斂、軟堅,在本方中能起到止汗、止瀉,治遺精 、崩漏的作用。
由以上藥物配伍組成的烏雞白鳳丸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帶、解郁止痛之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氣血兩虛所致的身體虛弱、腰膝酸軟、自汗心悸、骨蒸勞熱、月經不調、久泄久痢、崩漏帶下等癥?!?br>
西洋參和人參的作用一樣嗎?
西洋參也叫西參,由于本藥主要產于美洲的一些國家,因此又叫西洋參。西洋參是一種補氣、養陰的中藥,它和人參的作用是不一樣的。
人參具有補氣、固表、回陽、救逆等功效,是治療急性脫癥(如虛脫、休克、大汗淋漓、重度腹瀉、嘔吐等)的良藥,在治療上與溫熱 配伍應用常能收到特殊的療效。而西洋參則起不到這樣作用。西洋參雖能補氣助陽,但其作用遠不如人參,而且,西洋參在補氣的同時能滋陰、生津、適用于久病陰陽兩虛的病人,常用于治療肺陰不足而引起的咳嗽、咯血、盜汗、煩渴、氣少、津液不足、骨蒸勞熱或久病體內生虛熱、津液耗損過多等病癥。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肺結核、腸結核、傷寒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慢性肝炎、慢性腎炎、阿狄森氏病、紅斑性狼瘡、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以及其它惡性腫瘤所致的過度虛弱及津液耗損等癥。西洋參可單獨應用,也可與其它補益藥配伍應用,均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也可將西洋參與食品配伍,制成保健食品,如西洋參麥乳精等也能起到一定的食療的作用。
稀桐丸和風濕骨痛丸有何區別?
稀桐丸是由稀薟草和臭梧桐兩 味中藥為主要成份制成的中藥丸劑。稀薟草的主要作用是祛風濕,常用于各種風濕痹癥;臭梧桐具有祛風除濕,活血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風濕痹癥的治療。由以上二味中藥組成的稀桐丸具有散風祛濕、止痛等功效,常用于對因風濕痹癥所引起的手足麻木,肢體沉重、關節腫痛等癥。
風濕骨痛丸是由獨活、羌活、黃芪、雞血藤、馬錢子、木瓜、千年健、秦艽等中藥組成。這些中藥中除黃芪能補氣扶正,雞血藤活血通絡外,其它各味中藥都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宣痹止痛等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風寒濕等外邪引起的痹癥,經絡不疏、四肢拘緊、關節疼痛、肢體沉重、麻木、腰背酸痛、足膝無力及跌打損傷、骨刺增生等癥。
稀桐丸偏于治風濕,而風濕骨痛丸則治療廣泛、不僅適用于治療風濕痹癥引起的經絡不疏、四肢拘攣、關節疼痛、肢體沉重、麻木及跌打扭傷等癥,而且對骨質增生也有較好的療效?!?br>
夏天感冒用什么藥好?
對于感冒的治療,中醫是需要根據辯證進行論治的。中醫認為,感冒雖都外感癥類,但冬春季感冒與夏秋季感冒在病因辨證及治療上都 有一定的差別。冬春季感冒常因受外感風寒所至,而夏秋季感冒則常因受暑熱、濕邪所至。對于冬春季因外感風寒 或風寒邪侵膚化熱入里所至的感冒可用荊防敗毒散、桑菊飲或銀翹解毒散(丸)等藥物治療即可達到治療目的。而對夏天感冒,常因外感冒熱或濕邪所至?;疾『蟪S邪l熱、怕冷、頭暈、悶痛、胸部脹滿、身倦、四肢沉重太惡心、嘔吐等癥。舌苔常是白膩微黃的、脈是濡脈 ,對這樣的感冒,應采用祛暑、燥濕,芳香化濁的方法治療??捎萌蕼ㄓ蛇等省⑿尤省⑥曹尤实冉M成)加減,或用平胃散加減(由蒼術、厚樸、陳皮、半夏、藿香、黃連、茯苓等藥物組成)也可用藿香正氣散(水)治療。藿香正氣散(水)是由藿香、佩蘭、紫蘇、白芷、厚樸、半夏、陳皮、桔梗等藥物組成、藿香、佩蘭有良好的清熱燥濕功能,是治療夏季感冒的良藥;陳皮,厚樸能燥濕、理氣、消脹、桔梗、半夏止咳、燥濕化痰、降膩、止嘔。方劑中的紫蘇散風透表、白芷散風透表而止頭痛,由這些藥物組成的藿香正氣散具有解表、和中、理氣化濁的作用,常用于治療夏季暑濕感冒所至的發熱、惡寒、頭痛、胸悶、惡心嘔吐、胃腹脹痛、腸鳴泄瀉等癥。因此,夏季感冒應該選用具有燥濕、清熱、祛暑作用的藿香正氣等藥物治療為好。
血虛如何選用補藥?
中醫認為,血是水谷經過氣的作用轉化而成,其生成與心脾、胃、腎有著密切關系,生成后的血由心、肝、脾分別主宰其運行管理和儲藏,故有心主血生血、肝藏血、脾統血之說。血與氣關系密切,不僅血的生成與氣有關,而且血的運行,亦靠氣的推動,故此,氣虛常導致血虛,血虛亦有氣虛存在,補血時應照顧到補氣。
血虛包括貧血、神經官能癥,某些虛弱癥,月經不調等癥,常可表現為面色不華或萎黃、心悸、眩暈、氣短、疲乏無力,指甲色淡、月經不調、失眠多夢、經后腹痛、脈細、舌質淡等。對于血虛,可選用當歸、白芍、熟地、阿膠、何首烏、龍眼肉、紫河車等藥物治療。
由于血虛時常伴有氣虛存在,因此,在選用補藥時還應適當加些補氣藥物如黃芪、黨參、鹿茸、甘草等。這樣常可增強補血藥的效果。常用的補血方劑有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十全大補湯、龜鹿二仙膠等?!?br>
銀翹解毒片和桑毒菊感冒片有何區別?
銀翹解毒片是中銀翹散方劑加工制成的片劑。其方劑是由蘆根、淡竹葉、甘草、連翹、桔梗、芥穗、薄荷、牛蒡子、淡豆豉、銀花等中藥組成。方劑中銀花、連翹、是清熱解毒良藥,常用于治療熱性病初起等癥。淡竹葉能清熱降火、止渴、除煩,常用于治療高熱所引起的口渴煩躁等癥。薄荷、牛蒡子能散風清熱、理頭風,對外感風熱引起的發熱頭痛、咽痛及痘疹、斑疹等有較好的散發作用;桔梗能宣肺祛痰;芥穗能發汗解表,治療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等癥;甘草補氣和中;淡豆鼓解表宣肺。由這些藥組成的銀翹散具有辛涼解表、清熱解毒作用,適用于治療感冒初起,熱毒熾盛者如惡寒、汗少、頭痛、口渴、身緊無力、咽干喉痛、舌苔白、脈浮數等癥。
桑菊感冒片是由中藥桑菊飲方劑加減制成的中藥片劑,方劑由連翹、菊花、薄荷、甘草、蘆根等具有清熱解毒散風疏泄的中藥組成,是治療外感風熱所致諸證的藥物。方劑中除薄荷、甘草、連翹、菊花等治療感冒的藥外,還用了桑葉、杏仁、桔梗等清肺熱、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藥物,這樣就使得桑菊感冒片不僅具有疏風清熱、治感冒的功效,更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雖然銀翹解毒片和桑菊感冒片都 是治療感冒的良藥,但銀翹解毒片重在治療感冒發熱、身緊無力、汗少、頭痛等癥。而桑菊感冒片則偏重于治療感冒咳嗽、咽痛、痰多等癥。
云南白藥是我國傳統的治療出血及瘀血腫痛性疾病的良藥。云南白藥是由三七、冰片、麝香、白及等中藥組成。三七和白及具有很好的止血涼血、化瘀止痛等功能、冰片和麝香活血通絡、開竅清熱止痛,由以上藥味組成的云南白藥具有縮短凝血時間、涼血止血、止痛等功效,臨床上常用于跌打損傷、瘀血腫痛、內傷出血等癥的治療。
本藥可內服也可外用,對出血諸癥無論傷情輕重,一律需用開水調服,對瘀血腫痛等未出血的破損諸證,可用黃酒調服,對疔瘡癰腫者,除內服外,還應將本藥與少許酒調勻涂敷患處。已化膿者只需內服,成人每次0.2~0.3克,每4小時一次,2歲以上小兒0.03克,5歲以上小兒0.06克。每瓶云南白藥內裝有保險子一粒,遇有嚴重跌打損傷或內傷出血時,可先將保險子一粒用酒調服,以做急用,其它輕癥者可不必服保險子。服云南白藥期間忌服食蠶豆、魚類及酸冷食品。孕婦禁服此藥?!?br>
再造丸能治什么病?
再造丸是由靳蛇、全蝎、地龍、僵蠶、人參、三七、當歸、天麻、龜板、防風、血竭、黃芪、朱砂、細辛、何首烏、大黃、香附、附子、豆蔻等五十多種中藥研細粉組成的巨方丸藥。方劑中諸多藥物如全蝎、人參、地龍、三七、當歸、血竭、朱砂等都具有補氣、活血、化瘀、祛風、通絡、滌痰、開竅、醒腦、安神等功效。對中風引起的諸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因腦出血、腦栓塞、腦血栓形成、腦血管畸形,蛛網膜下腔出血等所造成的失誤、偏癱、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手足麻木、大小便失禁、肢體拘攣、疼痛等癥。同時對治療癲癇、腦炎、腦膜炎、腦結核、腦外傷等引起的腦神經障礙等也有一定的療效。治療腦中風時每次一丸,每日二次。治療其它病癥時應按醫生指導服用。由于方劑中含有活血破瘀等藥物,孕婦服用此藥時應慎重?!?br>
怎樣服藥酒?
酒能通脈絡、行藥勢,藥酒有利于人體對藥的吸收。凡把中藥的有效成分溶解在酒中,即成藥酒。如國公酒、人參酒、天麻酒、虎骨酒等。藥酒要要睡前或飯前服,酒量小的病人可把藥酒與葡萄酒、黃酒或加糖的冷開水中按1:1或1:1~5的比例服用,這樣藥酒中的酒精濃度就會降低,雖然藥酒量稍多些,但對人體的損害卻小多了。也可采用每次少量飲用,即把每種藥酒的常用量分為數次服用,這樣“少吃多餐”不僅達到了治療效果,而且還可促使唾液、胃液分泌,有助于胃腸的消化吸收功能。
患有肝炎、腎炎、高血壓、過敏性疾病的人,以及青光眼、皮膚病患者要忌用或慎用藥酒。如必須服用時,應兌成10倍水于內,并放入鍋內微火煮燉一定時間可除去大部分酒氣,再飲就可以了。
怎樣服中藥煎劑?
良藥苦口,中藥煎劑雖然是治療疾病的良方,但中藥煎劑那種令病人不堪回味的苦、澀、腥、辣、咸、麻等味道實再難以下咽。特別是一些長期服中藥煎的慢性病人則更是苦難咽。因此服湯藥時,有些病人會出現惡心、嘔吐、不敢下咽的現象。遇到這種情況,煎好中藥后可停一會兒,先憋住一口氣,試喝一口,不吐時再將藥液全部喝下?;蛘呦群赛c生姜汁,然后再服湯藥。喝藥時除閉往呼吸外,還要做到鼻不聞藥氣,口不嘗藥味,一氣喝完后再用開水或糖水漱口,也可及時嚼口香糖或山楂片。
中藥煎劑是用水煎成的藥汁,分頭煎、二煎和三煎。為了使藥物能在體內保持一定的時間濃度,可將三次煎出的藥液混合均勻,分二次早晚喝下。以保證藥物對疾病均衡的治療效果。每次煎出的藥量不宜過多或過少,以200毫升左右為宜,如果是發熱病人服用清熱藥或生津止渴藥,藥汁可多煎一些。
一般服滋補或健胃的中藥應在飯前服,對胃有刺激的中藥或驅風、祛濕、止痛、消炎解毒等中藥宜飯后服。鎮靜安眠藥和藥酒宜在睡前服。攻下、驅蟲、散結藥宜空腹服;急性病可不分時間及時服;某些特殊如“雞鳴散”應在早晨3~4點鐘服用。
中藥一般都宜溫服。如解表藥溫服可助其發汗解表。滋補藥有助于溫補。但也有些藥宜涼服,如治療熱病及解暑的“甘草滑石湯”“清暑益氣湯”等,以及止吐藥都需涼服。中醫認為治熱以寒涼而行之,“治熱以寒涼而行之,治寒以熱溫而使之”就是古人治病的法則。
怎樣使用艾附暖宮丸?
艾附暖宮丸是婦科治療虛寒癥的良藥,方劑是由當歸、熟地、川芎、白芍、黃芪、肉桂、紅花、艾葉、香附等中藥組成。當歸是方劑中的主藥,具有良好的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破瘀生新的作用。艾葉和香附在方劑中具有重要作用。艾葉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溫經止痛,特別是對于因寒涼所致的月經不調、小腹冷痛等癥,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方劑中用艾葉炭更增強了艾葉的溫中效果。香附能行氣解郁調經止痛,在本方中用于治療肝郁氣滯所致的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等癥。熟地和川芎在方劑中能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白芍養血柔肝而和營;黃芪補氣助陽、肉桂溫中散寒,在本方中用以增強艾葉的溫中散寒效果。這樣,就使得艾附暖宮丸具有良好的溫中散寒、祛痛效果。因此,凡屬婦女經水不調,宮虛寒涼所致的血虛痛經、小腹脹痛、崩漏帶下、宮冷不孕、胎動不安等癥,皆可用艾附暖宮丸治療。但對一些實熱癥所致的血瘀痛經、熱入血室、腹痛拒按、月經提前、色紫量多等癥應慎用艾附暖宮丸治療。
怎樣使用玉屏風散?
玉屏風散主要是用來治療表虛感冒的。在臨床上,當一些年老、體弱的人或患有營養不良、貧血,以及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因長期患病而使機體過度衰弱的人,患有感冒時應用的,這種感冒常屬表虛感冒。此時,若用一般治療感冒的藥物如蔥豉湯、銀翹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等治療,常能收到 較好治療效果。
玉屏風散是由黃芪、防風、白術、浮小麥等藥物組成。黃芪是補氣固表的良藥,具有補氣健脾、益肺、止汗等功效,白術健脾補氣,用于脾虛自汗等癥。防風能祛風解表,適用于外感風邪,浮小麥能收斂止汗,由以上這些中藥組成的玉屏風散具有益氣、固表、止汗等作用,常用于治療老年人,幼兒、營養不良及慢性病人表虛的感冒。亦可與其它治療感冒藥配伍合用,治療表虛感冒所引起的身懶、氣虛、自汗咳嗽、心悸、疲乏無力等癥。
怎樣選用解表藥?
凡能發散表邪、治療感冒的藥都稱為解表藥,解表藥共同特點是都具發散作用,但根據其性味的不同,在發散表邪的作用上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凡辛溫類藥均能發散風寒,適用于外感風寒而引起的感冒。凡辛涼類藥能發散風熱,適用于風熱引起的感冒。
選用解表藥時,應根據病因進行辨證,屬于哪類感冒,然后方可正確選用解表藥。如病人感冒是因受風寒侵襲而引起的,且表現為怕冷,怕風、輕度發熱 、頭痛、身痛、關節酸痛、鼻塞、流清涕、舌苔薄白、脈浮緊等癥狀時,則屬于外感風寒、應選用辛溫解表藥,如麻黃、桔梗、羌活、蘇葉、細辛及荊防解表湯等。若病人感冒是因外感溫邪引起,患病后以發熱為主,并有頭痛、口渴、咽干、咳嗽、苔薄白或黃、脈浮數等癥狀時,則屬于外感風熱,此時應選用涼解表藥,如銀花、連翹,桑葉、薄荷、牛蒡子、菊花、桔梗等。也可選用銀翹散及桑菊飲等藥。
此外,還有一種感冒是因感受濕邪引起,如暑季外出遇雨淋而感冒等,這種感冒稱暑濕感冒。暑濕感冒常表現為頭痛、頭沉如裹,身倦無力、關節酸痛、口不渴、舌苔白膩、脈濡滑等癥、對于這種感冒應選用芳香化濕、宣達透表的藥物,如藿香、蘇葉、厚樸、香薷、白芷、扁豆等,也可選用藿香正氣散、香薷飲及三仁湯等劑。
怎樣正確使用山楂丸?
山楂丸也叫大山楂丸,是助消化消食積的良方。山楂丸由山楂、麥芽、神曲三種藥味組成;山楂在方劑中是主藥,具有消食、除積、助消化的功能;神曲和麥芽也是消積化食的良藥;山楂善于消導肉食積滯;而麥芽、神曲善于消導淀粉類信物積滯。方劑中重用山楂并配以一定量的神曲和麥芽,用蜂蜜煉蜜為丸,這樣就使得大山楂丸具有消食,化滯、除積,調和脾胃之功效。臨床上常用于治療飲食停滯、脾胃不、胃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癥。由于山楂酸甜、麥芽和神曲味甘性平,更兼配以蜂蜜煉制為丸。因此,使得山楂丸不僅是治療消化不良諸癥的良藥,而且也是一種可口藥用食品。一些青少年,特別是一些兒童常以山楂丸代食品而食用,這是不可取的。由于山楂丸具消導功效,而本身又具有味甜的特點,因此,適用飽食及飯后服。不可空腹當食品用,否則容易增加胃酸及消化液的分泌,特別是對患消化性潰瘍病的患者,更不宜空腹服用大量山楂丸,即使正常人也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在飲食過剩,食積胸滿的情況下服用,這樣才能有效發揮大山楂丸的治療作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