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可能都看過這樣的問題:如果你的母親和你的妻子同時掉進水里,你只能救一個人,救了一個人另一個就不能活命了,你會救誰?這被稱為二難推論,類似這樣的二難推論還有很多,面對這種二難推論,到底應該怎么做才合適呢?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策略呢?
博弈論,這個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給了我們很好的答案。什么是博弈呢?博弈論的發明者馮諾依曼一次在和朋友的對話中表明了自己對博弈的理解。博弈不是像下棋一樣存在解的過程,而是充滿了爾虞我詐、虛張聲勢、猜測對方意圖的策略拼殺。博弈論研究的其實就是“策略”,在充滿騙術、詭計、猜忌的博弈中,到底是否總有一個理性的方法?馮諾依曼用數學證明,對于一場兩人利益相悖的博弈來說,總是存在一個理性的行動過程,這在博弈論中被稱為“極小極大定理”。
說起博弈論,就不得不提它的發明者馮諾依曼,這個小時候就被人稱為神童的人,被許多不知內情的人認為是計算機發明的先驅者以及曼哈頓計劃中杰出的科學家之一,然而其實馮諾依曼的早期成就主要集中在數學和物理上,他對應用數學極其熱愛或者說是情有獨鐘,從他對原子彈和計算機所做的工作就可以看出來。一般的科學家并不是通過他們的政治觀點聞名于世的,然而對于馮諾依曼來說,這并不適用。馮諾依曼和英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羅素一致認為世界上兩個同時擁有核武器的國家不能并立于世。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美國是世界上最早擁有并唯一運用了核武器的國家,從在廣島和長崎爆炸的兩顆原子彈“效果”中足見核武器的威力,可以說當時誰擁有了核武器誰就具有了一種能發動一場快速的并且對對手來說是壓倒性的打擊能力,二戰結束的一段時間里,只有美國才擁有核武器,而蘇聯在1949年8月引爆了它的第一顆原子彈,這意味著美國對核武器壟斷地位的終結,美國和蘇聯這兩個核大國陷入了一個二難推論中,每個擁有核打擊能力的國家都可能會禁不住誘惑,按下核按鈕,而反過來它們同樣害怕成為其他國家核打擊的犧牲品。在當時的冷戰危機中,有一些人建議美國發動一場“先發制人戰爭”,建立一個世界政府,重新壟斷核武器的使用權,從而結束這個可能危機人類生存的二難推論,這些人中就包括馮諾依曼和羅素。
不管馮諾依曼的政治立場如何,博弈論都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為一些重大決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借鑒與參考價值。
參考書目:《囚徒的困境》威廉·龐德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