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目前已有1千多只股票,所以再也不可能出現齊漲共跌的情況。主力炒作只能以點帶面,通過幾個熱點股板塊的輪番啟動帶動大盤上漲。如果投資者不跟熱點,一波行情下來,往往是顆粒無收,甚至是虧損累累。幾乎每個投資者都知道跟熱點才能賺大錢的道理,但熱點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是極難把握的。當投資者一窩蜂的追熱點時,最后的結果往往是被套在最高處。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主要是投資者沒有掌握熱點板塊的炒作規律及熱點板塊之間的輪跳節奏。下面就講講板塊炒作的一些門道。
前幾節我們講過主流熱點與局部熱點之間的區別,投資者對熱點應準確區別,因為兩種熱點的炒作空間、時間及手法均有不同。我們先講一下主流熱點。首先,投資者先要對的熱點板塊形成的過程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一個熱點出現的初級階段特征是出現了一個大幅上漲的股票,該股票所處的板塊整體上并沒有跟風上漲。第二階段是相關媒體開始指出熱點是什么題材,以及指出哪些個股屬于這個熱點板塊,目的是希望散戶跟風以及怕散戶找錯了目標。隨著媒體的宣傳,短線客開始追漲,熱點板塊浮出水面,逐步升溫。第三階段是幾乎每個投資者都知道了這個熱點,開始積極追漲,板塊內的個股雞犬升天,在散戶瘋狂介入的氛圍下,主力開始大舉出貨。
作為主流熱點最主要的特征是領頭羊直線上攻,迅速翻倍,形成“神話”股。在巨大的比價效應下,這個板塊才會炒作時間較久,炒作空間較大。投資者參與這類股票的關鍵是,一旦市場出現大幅上漲的“神話”股,投資者根據比價效應與聯動效應原理,迅速介入“神話”相關的板塊。投資者迅速介入的股票應是緊跟“神話”股啟動的股票,而不能是板塊內不怎么漲的股票,而一旦板塊內最冷門的股票也開始全面上漲的時候,這個板塊內部就完成了一個循環,開始退潮了。板塊內的個股一旦全面啟動,就是主力大舉出貨之時。大部分投資者之所以被套,大都是在熱點板塊全面啟動時,換句話說在主力大舉出貨時而重倉介入造成的。
板塊內部是有一定規律的,把握了這個規律能使我們不接最后一棒。領頭羊一路大漲,板塊內部分個股開始跟風上漲,投資者可大膽追漲緊跟領頭羊啟動的個股,這時這個熱點板塊應處于主升階段。一旦領頭羊漲勢趨緩,跟風股票中一般會出現另一個明星股。它的階段漲幅開始超過領頭羊時,媒體上便會出現大量的諸如“明星股將代替領頭羊,帶領熱點板塊再上臺階”的言論。投資者應永遠記住,板塊內領頭羊只有一個。當第二個明星股出現時,表明領頭羊已是強弩之末、力不從心了。主力只能利用第二個明星股來掩蓋這種跡象,并掩護領頭羊撤退,所以一旦板塊內出現第二個明星股,表明熱點炒作已進入末期。隨后熱點會出現最后的瘋狂,即板塊內雞犬升天,連最冷門的股票也開始大幅上漲。而投資者多數是在此時開始重倉搶盤,因為此時補漲的熱點股票,無論是技術指標、成交量還是均線等均是多點共振,完美向好。投資者一旦搶進,往往就是最高點。這是那些不了解板塊運動規律,僅會書本上常規技術分析方法的人始終也搞不懂的事。實際上,當板塊全面啟動時,一方面主力可以在人氣鼎沸時大舉減倉,一方面表明板塊領頭羊漲幅過大,投資者的心態開始趨于謹慎,而開始尋找板塊內漲幅不大的股票作避風港,所以板塊內的其他股票開始全面補漲。板塊全面上漲的結果會造成市場資金的全面分流,調整也就不可避免了。我們知道市場內的做多資金是有限的,當市場出現神話股時,市場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一個身上,那么市場有足夠的做多力量。但市場出現第二個明星股時,市場注意力又多了一個股票,資金會有所分流,但影響不大。當板塊全面上漲時,投資者你買這個需補漲的股票,我可能選另一個需補漲的股票,這樣目標就全面分散了,市場的做多資金也就全面分散了,這樣每個股票做多的資金都有限了。沒有了做多動能,獲利盤涌出時就沒有了接盤,調整也就隨之而來了。
我們舉個例子,使投資者有感性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