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隨著天氣的逐漸炎熱,很多人胃口不好,總愛吃一些冰鎮清涼的食物來緩解內心的燥熱。
但古語說“夏季莫貪涼”,這是為什么呢?
這是因為吃過多冰冷的食物,容易導致體內瘀積過多的寒氣,無法排出體外,時間長了就形成痰濕,影響脾胃等身體功能。
像有一些人本身脾胃就比較虛弱的,吃過多冰冷的食物,腎臟會更承受過多的壓力,導致出現胃痛、頭暈、嘔吐、失眠、心悸等各種疾病。
而且,都說濕邪為患,一些你想不到的癥狀,其實都與痰濕有著很多聯系。
先簡單給大家疏通一下思路,了解痰濕與身體臟腑的一些關系,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知道在夏季如何養生。
身體出現痰濕,就代表體內主水的器官出現問題,首先就是脾和肺。
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脾胃運化失常,脾不運濕,導致濕氣在身體內無法被代謝排出,濕氣就會進一步加重,形成濁痰。
另外,肺為水上之源。就是說肺是主運化水濕的源頭,他的主要功能就是調理身體的水道,保證水濕在體內暢行無阻,肺氣不足了,調理水濕的功能下降,水濕就會淤積在體內沒有辦法排出去,所以有些人就會想吐痰。
腎為水下之源,主司水液的代謝。腎陽不足,無法蒸騰體內的氣體,大量寒氣堵在體內,水流就無法運行通暢;
如果腎陰不足,虛火灼燒,也會煎熬津液,煉液成痰。
腎臟還與膀胱有關系,腎功能不好,膀胱運化氣體的功能也會失常,導致體內的水液代謝也會出現障礙,比如起夜、夜尿頻多,都是與膀胱氣化不利有關系。
水液代謝失常:讓你更加臃腫、肥胖、頭暈頭痛......
有些人可能不太注意自己身體情況的一些改變,比如舌苔白膩、突然變胖、無故頭暈失眠等,這些都與痰濕有著不小的關系。
稍微了解過中醫知識的人都知道,看舌頭是最直觀的了解身體情況的一種方式,夏季如何判斷濕氣重不重,看一看舌苔就知道了。
舌苔白膩、厚重,就是濕氣重的典型特征。我們自己在家的時候也可以多關注一下舌苔的情況。
夏天很多人總想著減肥,其實有可能肥胖是因為體內濕氣重的緣故。
濕氣無法被代謝掉,就會大量堆積在腹部,比如有些人總感覺自己胖,但是走兩步又覺得很累,肉就像棉花一樣軟,這些都有痰濕的原因。
還有一種非常嚴重的頭暈,它的一種癥形就是痰濁癥,具體表現為頭重如裹,就好像頭部一直被濕布包裹起來的感受,這是因為痰濁不化,上擾腦竅的緣故。
那夏季痰濕重的問題可以通過什么方法解決呢?
分享給你一個健運脾胃,溫陽化濕的千古名方,可以幫助我們化解體內的痰濕。日常多飲,也可以預防或阻礙濕氣的形成。
這個方子叫四君子湯,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方子由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小小四味藥材組成,別看藥材少,健脾益氣的功效還是很不錯的。
白術、茯苓是健脾燥濕、健脾滲濕的好幫手,有了這兩味藥材在,不僅可以化解體內的痰濕,又可以溫補脾氣;
加上人參這味大補好君藥,在化解痰濕的過程中可以保證氣血的通暢,增大了白術、茯苓的功效;最后加上甘草,可以益氣中和、調和諸藥。
夏季養生,要多注意痰濕的問題,一個小疏忽,病癥就主動找上門,如果你平時就粗心大意,小病癥說不定還會發展成大病,一定要好好保養。
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本身代謝水平就處在下降狀態,要更注意養生之道,切勿貪涼、急躁,每日多運動,保持好心情,讓身體更健康。
另外,痰濕可能還會引起以下幾種情況,快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如果不知道怎么緩解,可以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1.莫名感覺頭暈
2.出現心慌、心悸的情況
3.一吃涼的就胃痛,反酸,惡心
4.無精打采,渾身乏力
5.流虛汗,就想坐著,躺著
6.吃得少,卻一直在長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