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很長時間的桂附地黃丸,作用不明顯,甚至還有上火的癥狀,這是怎么回事呢?
其實這是藥不對癥的情況,今天沈醫生教你如何辨別自己是哪種腎虛。我們先說一下桂附地黃丸,它雖然是補腎的,但它的主要作用是補腎助陽的,只適合于腎陽不足導致的腰膝酸軟,小便增多,畏寒肢冷、面色白,舌淡而胖、其他類型的腎虛服用是不對癥的。
中醫上講腎虛臨床上分四種,腎陰虛,腎陽虛,腎氣虛,腎精虛,不同腎虛用藥也是不同的。下面給大家詳細講解一下,每種腎虛的表現,以及該吃什么藥才合適,以免大家走彎路。
第一腎陽虛的主要表現就是怕冷,陽虛生內寒,平時怕冷,手腳冰涼,尿頻、小便清長,腰膝酸軟,腰腿怕冷嚴重,精神不振神疲乏力,大便溏泄,舌苔白。這個時候桂附地黃丸就比較合適,如果陽虛比較嚴重,參考和右歸丸一起用。
第二 腎陰虛就是腎臟的陰夜不足,陰虛生熱,就會出現五心煩熱,口干咽干,顴紅,潮熱盜汗,耳鳴,小便黃,尿少,腰酸軟無力,這些都是腎陰虛的癥狀,這個時候就可以用六味地黃丸滋陰補腎,但是六味地黃丸滋補膩礙胃,很多人吃了就會腹脹不消化,建議用砂仁和它一起用。
第三種腎精虧虛,腎精虧虛,就不能有足夠的腎精來濡養身體,身體出現須發早白、記憶力減退、頭暈耳鳴,腰酸腰痛,小便尿后余瀝的情況。這種腎虛情況可以參考填補腎精之效的五子衍宗丸。
第四種是腎氣虛,腎氣虛腎氣,臨床既有腎虛證癥狀,又見氣虛證表現。主要癥狀為氣短自汗、倦怠無力、面色黃白、尿后滴瀝不盡,小便次數多,而且顏色清亮,腰膝酸軟,聽力減退,手腳冰涼、手腳有浮腫等,治以補腎氣為主。這種腎虛可以參考滋補腎氣之效的金匱腎氣丸。你學會了嗎?